关于新生儿肺炎的病理分析和护理体会

时间:2022-05-05 05:35:27

关于新生儿肺炎的病理分析和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133-01

【摘要】:目的:通过对新生儿肺炎产生原因和多况的分析,总结出如何进行有效护理的方法和进行护理时应该注意的重点。方法:通过对所有68例新生儿肺炎病例进行详细的发病原因和症状观察与分析,并对其进行了合理的喂养和抗感染护理,同时还对其心跳频率和呼吸状况进行了严密的监视,总结和归纳出在进行护理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和如何选择正确的方法。结果:在针对症状合理选择护理方法和重点之后,明显缩短了患儿痊愈的时间和减轻了患病症状,有效的减轻了新生儿的痛苦和妈妈烦躁的心情,其中痊愈的患儿为46例,转好20例,放弃治疗的为2例,有效率为98%,同时也为如何改进和提升新生儿肺炎的护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结论:新生儿肺炎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且根据新生儿体制的不同临床表现也或轻或重,而且新生儿肺炎的死亡率也很高,所以在进行护理时一定要进行严密的观察和细心和呵护,减少和降低并发症产生的几率。

【关键词】:新生儿;肺炎;病理分析;护理体会

对于新生儿的定义从医学角度来讲是指从脐带结扎到生后的28天,由于在这个阶段婴幼儿的各个系统脏器还是免疫功能都处于尚未发育成熟和功能较差的阶段,所以在护理时一定要做到科学、合理和细心,这一阶段也是肺炎、黄疸病等的多发时期,而且由于新生儿本身的生理特点,这一时期患病的死亡率也较高,一定要注意观察和及早治疗,降低死亡以及并发症的产生几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是根据我院2011年10月~2011年12月期间住院中随机抽取的68名新生儿患者,所有的患儿中男性为44例,女性为24例,年龄分配为1天到27天不等;足月儿与早产儿的比例为17:2,所有新生儿中出生体重大于4kg的为1例,介于4kg~2.5kg的为59例,介于2.5kg~2kg的为6例,小于2kg的为2例。按发病原因可以分为吸入性肺炎也就是羊水或者奶汁吸入等为8例,感染性肺炎包括产前、产中和产后三种共为32例,窒息病例为6例,低温症患儿为3例,并发症引起的缺氧缺血性脑病以及败血症病例为11例,硬肿症患儿为7例,化脓性脑膜炎为1例。

1.2 诊断标准

对于新生儿肺炎的病情诊断可以参照《儿科手册》中对于该项的描述和判定。

1.3 治疗结果

在针对症状合理选择护理方法和重点之后,明显缩短了患儿痊愈的时间和减轻了患病症状,有效的减轻了新生儿的痛苦和妈妈烦躁的心情,其中痊愈的患儿为46例,转好20例,放弃治疗的为2例,有效率为98%。

2 症状观察和控制

在本次研究所涉及的68名病例中,分别对其发病时的体温、肤色、呼吸节奏以及肌肉张力和尿便颜色与次数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记录。测量的频率为每小时一次,对于重症需要使用监护仪的患儿更应该严密观测和记录其特征以及机器的运行情况,对于呼吸和心音的观测分别是15分钟和30分钟一次,此外如果新生儿出现心律超过180次/min或呼吸超过60次/min时应及时告知主治医师并采取紧急救护措施。

病房温度的控制应在24~28摄氏度之间,这样有利于降低患儿的需氧量有效避免呼吸困难情况的发生,对于患病期间体温不正常的患儿,可以采取放入暖箱的办法来进行体温的恢复。具体的操作如下,当患儿的体温偏低的患儿可以采取将其先放于高1~2℃的暖箱中并以每小时提高1℃的方式进行复温,体温恢复的时间应该控制在24小时以内,对于体温偏高的患儿可以将其放置在预热到30℃的暖箱中根据其体温恢复的情况在6~12小时内进行恢复。

3 护理重点及体会

3.1 新生儿肺炎护理的重点

保持呼吸的平稳畅通是新生儿肺炎护理的重中之重,要保持呼吸的顺畅首先应做到及时的清理和排出患儿呼吸道中的分泌物避免造成堵塞现象,当气管内出现粘痰需进行吸痰时,一定要遵循无菌的原则避免早晨二次感染或者不必要的伤害。在进行吸痰时还要注意时间的次数的把握,避免出现过多的无效吸痰而且时间应该控制在15秒钟左右。在吸痰前还可以通过向气管中加几滴化痰剂或超声雾化湿润的办法来使气道中的分泌物易于排出,吸痰时应该两个人共同合作进行翻身和排痰。对于呼吸严重困难的患儿还应该以每1~2小时进行一次更换的办法来减轻其缺氧的状况,同时还有利于缓解其肺部的炎症和淤血。

由于新生儿的肺部组织发育不成熟和自身生理特征的限制,患肺炎后的小儿通常以加快呼吸平率的方式来增加吸氧量,所以如果在护理时出现节律明显加快或者鼻翼煽动,口唇或四周发紫的现象时应及时给与吸氧护理。由于缺氧会导致新生儿的肺部血管阻力增加产生痉挛现象,这样会导致肺动脉的血压升高直接增加了心脏的负荷,严重时可能会造成心肌损害或者心动过速为日后的身体健康埋下隐患。在进行吸氧时对于缺氧症状较严重的患儿可以使用浓度为40~50%的氧气,如果发紫或者呼吸频率过快的现象仍无法改善可以短时间给纯氧。对于一些日龄较大的患儿鼻导管法是最舒适便捷的吸氧方法,但对于躁动不安的患儿不适用。

3.2 新生儿肺炎护理的心得

在长期的护理中积累了下面一些护理心得希望能够对日后的护理工作有所帮助,首先对于病情好转且相对稳定的患儿可以初步进行一些积极的发育护理措施,如对其的视觉或者听觉进行适当的刺激,在一定程度给与其抚摸或身体接触等刺激使其感受到被爱的需要,同时适当的进行一些被动的运动操也可以促进患儿的生长发育和恢复。其次一定要预防交叉感染的可能性,这就要求要加强病房的消毒和处理工作,在进行消毒时应该使用紫外线且进行隔离。所有的护理人员应该统一的穿着清洁工作服和工作鞋,对于监护治疗仪器也应进行消毒处理降低感染的风险。最后是同家长的沟通和指导,在住院期间应该最好母亲的心理调解工作,对于出院的患儿应该告知其坚持母乳喂养和合理增加辅食。

4 结论

通过上文的分析使我们了解到新生儿患肺炎的机率和原因较多也较为复杂,其的发病特点也较难察觉和发展迅速,此外新生儿的肺炎不仅容易造成肺部的伤害同时还易引起其他器官的损害,严重时还会造成死亡。所以对于这类患儿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在护理时不仅要做到尽职尽责还要做到对症治疗,而对于处于恢复阶段或者痊愈的患儿也应施以妥善的保护和处理。

参考文献

[1] 戴年春、罗旭文.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新生儿肺炎的影响[J].中国医疗前沿,2012,(1):69-69.

[2] 石小英.新生儿肺炎70例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医学(江西),2011,(12):97-98.

[3] 沙丽彬.新生儿肺炎护理体会[J].健康必读:下半月,2011,(10):101-101.

上一篇:骨形成蛋白-4在骨性Ⅲ类错合畸形中的表达研究 下一篇:柯雷氏(Colles)骨折手法整复前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