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奥沙利铂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

时间:2022-05-05 05:24:17

以奥沙利铂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 探究以奥沙利铂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收集从2012年2月~2014年3月在我院确诊为胃癌后采用以奥沙利铂为基础的化疗方案进行治疗的55例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同时随机抽取该时期在我院采用以顺铂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治疗的45例晚期胃癌患者作为对照组,连续治疗4个周期后,观察每组患者的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近期总有效率分别为42.2%、70.9%,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关键词:奥沙利铂;化疗方案;晚期胃癌;临床效果

胃癌在医学上属于一种多发的恶性肿瘤,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尽管胃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在过去的几年内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1]。尽管手术治疗属于当下医学界中所承认的用于治疗胃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但是辅助治疗胃癌的方法也相当关键,一般包括放射性治疗、化学性治疗与生物性治疗等等[2]。当胃癌患者处于临床晚期时,或对于一些不能进行手术治疗或是经手术治疗后又复发的患者,一般考虑采用放射性治疗、化学性治疗与生物性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3]。常见的用于治疗胃癌的化疗性药物较多。本文为获取比较好的治疗方案,对两种治疗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回顾性分析从2012年2月~2014年3月在我院确诊为胃癌后,经患者同意采用以奥沙利铂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治疗的一些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随机抽取该时期在我院采用以顺铂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治疗的一些胃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55例,男性31例,女性24例;年龄为44~76岁,平均年龄为(52.1±2.31)岁;其中低分化腺癌患者为21例,管状腺癌患者为14例,黏液腺癌患者12例, 状腺癌患者8例;病理分期:Ⅲa期胃癌患者占34例,Ⅲb期胃癌患者为21例。对照组45例,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为45~77岁,平均年龄为(54.1±2.41)岁;其中包括有17例低分化腺癌患者,11例管状腺癌患者,10例黏液腺癌患者,7例状腺癌患者;病理分期:Ⅲa期胃癌患者占28例,Ⅲb期胃癌患者为17例。

为了保证实验对象的可靠性,采用均衡性2对各组实验对象的性别比例、年龄分布、胃癌分类及分期共四个因素进行了均衡性分析。

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年龄分布、胃癌分类及分期共四个因素经统计学分析,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其无显著差异(P>0.05),所以该实验中实验对象的选取是可靠的。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于第1 d静脉滴注顺铂75 mg/m2;从第1~3 d静脉滴注5 h亚叶酸钙200 mg/m2,于亚叶酸钙滴完后静脉注射5-氟尿嘧啶500 mg,再持续静注5-氟尿嘧啶(2.5 g/m2)48 h。观察组按照以下化疗方案进行:于第1 d静脉滴注奥沙利铂(125 mg/m2)2 h;从第1~3 d静脉滴注5 h亚叶酸钙200 mg/m2,于亚叶酸钙滴完后静脉注射5-氟尿嘧啶500 mg,再持续静注5-氟尿嘧啶(2.5g/m2)48 h。两组患者按照上述治疗方案均接受治疗4个周期后,然后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并结合统计学方法来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近期疗效、生活质量改善及对患者产生化疗毒性反应。

1.3各指标判定方法 对患者的疗效判定根据国际抗癌联盟(UICC)推荐的实体瘤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该标准将疗效等级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NC)及进展(PD)四级。治疗的有效率通过(CR+PR)/总例数×100%进行判定,临床稳定率通过(CR+PR+NC)/总例数×100%进行判定。联合化疗后每月对各患者进行随访直至死亡,继而得出生活质量改善及化疗毒性反应。

其中生活质量指标评价采用的是KPS评分方法,治疗后KPS分值增加超过10分即为提高,治疗后分值降低超过10分即为下降,增加与降低不超过10分均称为稳定。

毒副反应指标:根据1981年WHO制定的抗癌药物化疗毒性反应的分级标准对两组患者的化疗毒副反应进行比较,该标准依据毒副反应严重程度分为0~Ⅳ度。

1.4统计学方法 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并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统计计量数据进行t检验,计数数据采用χ2检验。当P

2结果

2.1两组患者各指标比较

2.2.1近期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分别通过不同的方法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见表2。从表2中可以看出,对照组临床稳定率为73.3%,观察组为87.3%,差异显著(P

2.2.2生活质量比较 对照组45例患者生活质量总的提高率为33.3%(15/45),观察组55例患者生活质量总的提高率为63.6%(35/5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

2.2.3化疗毒性反应比较 两种治疗方法在用药后均会产生一定的化疗毒性反应,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出现骨髓抑制的患者比例分别为41.9%、53.3%,差异显著;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出现腹胀腹痛的患者比例为18.2%、31.1%,差异显著;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出现恶心呕吐的患者比例为12.7%、26.7%,差异显著;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出现脱发的患者比例为27.3%、37.8%,差异显著。

3讨论

在我国常发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疾病中,胃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始终居于首位。因其临床上缺少特异性症状,使得多数患者就诊时已经步入晚期,此时由于形成腹水等原因通常不能进行手术治疗,化疗便成为其主要的治疗手 段[4]。

应用腹腔化疗能够在人体的腹膜-血浆屏障下使腹膜腔与高浓度药物进行广泛而直接地接触,从而通过直接接触或渗透方式充分有效地作用于原发灶和癌细胞,达到杀灭癌细胞和改善淋巴循环等目的。5-氟脲嘧啶在体内活化后能抑制胸苷酸合成酶的活性,从而干扰DNA的合成,亚叶酸钙作为5-氟脲嘧啶的生化调节剂,能够提高其与胸苷酸合成酶结合的底物数量从而极大提高疗效。顺铂通过产生键内和链内交联作用直接破坏DNA结构而发挥抗肿瘤效果,与5-氟脲嘧啶又具有相互调节、协同增效的作用。奥沙利铂是一种当今肿瘤界所公认的新型铂类抗肿瘤化疗药物,已经被广泛用于抗肿瘤治疗上。与顺铂相比较,奥沙利铂的化学结构与其不同,且其在细胞内与DNA的结合速率优于顺铂约十倍,并且其与DNA结合后比较牢固,产生的抗癌作用也相对较强,因此奥沙利铂具有更加广谱的抗肿瘤功能,并且其与顺铂无交叉耐药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以奥沙利铂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干预后的患者的疗效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因此,采用以奥沙利铂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有较好的疗效,是治疗晚期胃癌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刘艳,刘佳丽,许崇安,等.以奥沙利铂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对照研究[J].现代肿瘤医学,2011,19(8): 1595-1598.

[2]李晟,陆建伟.晚期胃癌化疗的历史和现状[J].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11,3(1):39-42.

[3]姜勇,崔林,吴兴军,等.周剂量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一线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2,25(3):208-210.

[4]蒋士有,左雷鸣,陈洁,等.含羟基喜树碱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的临床观察[J].四川医学,2010,14(6):182-184.编辑/张燕

上一篇:幼儿手足口病的口腔及皮肤护理探讨 下一篇:农牧区孕产妇合并贫血早期护理干预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