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市麦田杂草种类及发生规律

时间:2022-05-05 12:04:29

【前言】曲阜市麦田杂草种类及发生规律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1.麦田杂草种类调查 在全市12个镇、街道范围内,每个镇、街道调查10块地,采用倒置“W”9点取样法,用面积lm2的采样框取样,调查记载样方内杂草种类、株数及所查地块相关情况。采用田间均度、田间频度、田间密度、相对多度4个参数对杂草情况进行数据处理,以便从中研...

曲阜市麦田杂草种类及发生规律

[摘 要] 经过调查,摸清了我市麦田杂草种类有11科22种,采用田间均度、田间频度、田间密度、相对多度4个参数对杂草调查情况进行数据处理,其中荠菜、播娘蒿、猪殃殃相对多度在35以上,为优势种群。明确了荠菜-播娘蒿群落的发生规律,为麦田杂草防除提供了技术依据。

[关键词] 麦田杂草 种类 发生规律

[中图分类号] S4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4-0090-01

近年来受栽培因素、耕作制度、作物布局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麦田杂草在我市发生日趋严重,成为影响小麦生产的重要因素,有的年份因此减产小麦2200万kg以上,直接经济损失4600余万元。为更好的摸清我市麦田杂草种类及发生规律,旨在为麦田杂草防除提供技术依据,笔者开展了麦田杂草种类调查及发生规律研究。

一、材料与方法

1.麦田杂草种类调查 在全市12个镇、街道范围内,每个镇、街道调查10块地,采用倒置“W”9点取样法,用面积lm2的采样框取样,调查记载样方内杂草种类、株数及所查地块相关情况。采用田间均度、田间频度、田间密度、相对多度4个参数对杂草情况进行数据处理,以便从中研究出规律性。

2.麦田杂草发生规律研究 荠菜-播娘蒿群落是我市主要麦田杂草群落。于2011~2012年连续两年在曲阜市良种场设3个固定观测小区,进行调查研究,旨在探讨该杂草群落的发生规律,为麦田杂草防除提供科学依据。试验所用小麦品种为泰农18,播种量为135kg/hm2,播种日期分别为2011年10月13日和2012年10月12日。观测小区面积为4.5m×3m,从小麦出苗到小麦收获期间,每7~l0天调查记录杂草的生长状况,包括杂草出苗的数量、株高、物候期等。调查时各小区按对角线取3个0.75m×lm的样点。小区除不除草外,其他管理与大田一致。

二、结果与分析

1.麦田杂草种类 调查结果(表1)表明,在我市麦田,造成危害的杂草主要有11科22种。通过比较相对多度,麦田杂草科属依次为十字花科、茜草科、石竹科、藜科、旋花科、菊科、玄参科、车前科、苋科、禾本科、蔷薇科。相对多度在10以上的杂草依次是荠菜、播娘蒿、猪殃殃、米瓦罐、藜、打碗花、刺儿菜、繁缕、小花糖芥、王不留行,其中荠菜、播娘蒿、猪殃殃相对多度在35以上,分布广、密度大,为优势种群,应重点防治。

表1 曲阜市麦田杂草调查结果

2.荠菜、播娘蒿群落发生规律

2.1 荠菜一般在我市小麦播种后5天左右开始出苗,10~30天为第一次出苗高峰期,到11月上旬数量趋于稳定。11月中旬至12月初,随气温的降低,约40%的荠菜死亡,荠菜的总体数量下降,这期间陆续萌发的荠菜小苗也多数被冻死。因此,从12月到次年3月上旬,荠菜密度基本保持稳定。次年2月,荠菜再次开始有少量出苗,随着气温的升高,3月中旬到4月下旬出现了第二次出苗高峰,5月初后基本停止出苗。整个生长期,荠菜的最高平均密度达145株/m2(4月14日)。随小麦的生长,一些荠菜植株在与小麦竞争中被淘汰,伴随着荠菜陆续开花、结实,从4月中旬开始荠菜数量迅速下降。

2.2 播娘蒿在我市小麦播后7天左右开始出苗,略晚于荠菜。播娘蒿秋季出苗主要集中在播种后一个月内,较整齐,其后陆续有少量出苗,且绝大多数能安全越冬。春季出苗少,并随小麦的生长,播娘蒿的数量略有下降。4月底至6月小麦收获前其果实陆续成熟。

2.3 从调查结果看,这两种杂草的出苗一方面取决于本身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另一方面取决于气候条件,同时表现出与小麦伴生的生态适应性。荠菜出苗与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有关,平均气温低于10℃或最低气温低于5℃出苗将基本停止;荠菜和播娘蒿的果实成熟期都略早于小麦,表现出明显的伴生性和生存策略。另外,秋季出苗的荠菜,出苗越晚,就越难越冬。

三、小结

对我市麦田造成危害的杂草主要有11科22种,其中荠菜、播娘蒿、猪殃殃为优势种群,应重点防治。荠菜、播娘蒿群落出苗集中在小麦播种后一个月内,在11月中旬左右,此时草小且生长缓慢,为开展秋苗期化学除草的最佳适期。由于荠菜和播娘蒿的果实成熟期都略早于小麦,为避免草籽在麦收前落地,春季麦田化学除草应尽早开展,即在3月上中旬之前,过晚开展防除,草大且伴随浇水,濒临死亡的杂草有可能成活,造成防效差。

参考文献

[1]郭跃华,黄河征,陈军,等.钦州市柑橘园杂草优势种群调查及化学防除效果评价[J].中国植保导刊,2010,30(6):33-35.

[2]王枝荣,等.中国农田杂草原色图谱.农业出版社.

上一篇:鹤壁市当前小麦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下一篇:嘧肽霉素防治棉花枯黄萎病试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