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有余地 获得希望

时间:2022-05-05 11:42:36

学生在议论文的写作中,论据的选择和运用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缺少事实论据、缺少道理论据、事例论据错误等。本文以话题作文“留一些柿子在树上”为例,对议论文中事例论据常见问题作一简要分析。

【作文题目】

韩国北部的乡村路边常常会有很多柿子园。金秋时节来这里,随处可见农民采摘柿子的忙碌身影。但是,整个采摘过程结束后,有些熟透的柿子也不会被摘下来。原来这里是喜鹊的栖息地。有一年冬天,天特别冷,下了很大的雪,几百只找不到食物的喜鹊一夜之间都被冻死了。第二年春天,柿子树重新吐绿发芽,开花结果了。但就在这时候,一种不知名的毛虫突然泛滥成灾。柿子刚刚长到指甲大小,就都被毛虫吃光了。那年秋天,这些果园没有收获到一个柿子。直到这时,人们才想到了那些喜鹊,如果喜鹊在,就不会发生虫灾了。从那以后,每年秋天收获柿子时,人们都会留下一些柿子,作为喜鹊过冬的食物。喜鹊仿佛也会感恩,春天也不飞走,整天忙着捕捉果树上的虫子,从而保证了柿子的丰收。

在收获的季节里,别忘了留一些柿子在树上。因为给别人留有余地,往往就是给自己留下了生机与希望。

请以“留一些柿子在树上”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自定立意,自拟题目,文体不限。

【思路点拨】

留一些柿子在树上,短期看是减少了收成,但目光放远了看,又何尝不是为自己留下了一线生机呢?而这也不仅仅适用于树上的柿子,将这一准则放在自然界物与物之间、人与自然之间,放在社会为人处事之间、生意场上,甚至国家与国家之间,我想也都有可借鉴之处。其实这便是古人常说的“与人方便,自己方便”、“万事要留余地,切不可斩尽杀绝”等等。

例:鳄鱼给鳄鸟留有余地,给鳄鸟送去口中的食物,自己的口腔也得到了清洁;齐桓公和管仲,管仲曾企图射死公子小白,可小白登上王位后并未怀恨在心,而是给他留有余地,最终成就一代霸业;人类为追求最大经济利益,大肆破坏自然环境,导致环境恶化,资源濒临枯竭,就是因为没有给自然留有余地……

多方面、多角度的举例,文章的中心就能得到更加充分的论证,文章就会更加有说服力。

【论据剖析】

一、事例不正确

举例:若是刘备当初只去茅庐一次,并且在遭受诸葛孔明拒绝之后,不给他留有余地,就一气之下将其杀掉,那就没有三国鼎立中的蜀汉了。

解析:这一事例虽然是扣住话题“留有余地”进行分析,但是犯了常识性的错误,不仅不能证明论点的正确性,还给文章的整体论证带来了负面效果。因此,我们在议论文中列举事例的时候,一定要首先建立在正确的基础上。举例、说理、引用都不可以犯这种常识性的错误。

二、事例不典型

举例:多情之光――柳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太多离绪别恨织成今夜的惆怅。谁也忘不了这一岸消瘦的柳枝,谁也忘不了花前月下,你和那素衣的女子抚琴而歌。梧桐唱尽,秋霜唱尽,今夜,多情的你是否亦已唱尽?“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雨洒着你的忧郁,你的多情。雨后的青楼,雁群把天空叫成碎片,一片一片,落满你的青衣长袖。琵琶易老,红颜空瘦,只是这无边的流水,何曾皱了又皱?

于是你,柳七俊郎,留住了一缕多情的阳光,在“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的佳话中为我们铭记。

解析:这段话文字优美,作者的语言功底、文学积淀都很深厚,但是用来论证“留有余地”却有所偏颇。“余地”不可能是单方面的,而这一例中只提到了柳永,跟话题要求不吻合。事例的选择一定要紧扣话题,一定要具有典型性,而这都必须建立在正确理解话题的基础上。

三、事例不真实

举例:强盗生前作恶多端,死后到了地狱,强盗天天承受着地狱之火的煎熬。他痛苦地对上帝说:“主啊,求求你发发慈悲,救救我吧!”上帝听后,就用他的大智慧看到一次强盗在路上行走时一只蜘蛛在他的脚边爬过,而他刚好要踩到,但他的脚又缩了回来,并且说:“可怜的小东西,你走吧!”这是强盗在世间的惟一善行。上帝从他的这个行为中看到了强盗心中未泯灭的良知,于是就让强盗救过的蜘蛛放丝去救他,强盗抓住丝从地狱中爬了上来。他来到上帝的身边,上帝告诉救他的原因,强盗痛哭流涕。

解析:事实论据的作用本是用来证明论点的切实可行性,可这一事例中的“强盗”、“上帝”本就是不真实的,根本就不具有说服力。举事例时,一定要选择真实的,比如:历史名人的事例、当今社会有影响力的人的事例、我们日常生活中身边的人和事。切忌出现“时光隧道”、“上帝”、“神仙”之类不存在的人和事,这样才能增强文章的论证效果。

四、事例后缺少分析

举例:赵国大将廉颇,一个七尺男儿,历经百战,犯了错,自知亡羊补牢,犹未晚也,便登门负荆请罪,结果一声声的欢笑成就了赵国的一时雄风。

解析:此例可作为论据,但是缺少了分析过程,未能与话题联系起来。举例是为说理服务的,少了点睛之笔,就如同失去了灵魂。出现这样的问题,只需作如下修改:蔺相如凭借口舌,位居廉颇之上,廉颇心中不平,口出恶言,但蔺相如从国家大局出发,不与其争位次的高低,虽多次受辱,但仍给其留下余地。这才有了“刎颈之交”的佳话,才成就了赵国的一时雄风。这样,从“留有余地”和“获得希望”两方面分析,就完全符合话题的要求了。

五、事例分析未紧扣话题

举例:紫罗兰被踩扁后,却把香味留在那人的脚上,这就叫宽容。正是由于蔺相如的宽容使一时失去理智的廉颇负荆请罪,最终两人前嫌尽释,使赵国日趋强大。而素有英雄美誉的项羽,只因一时的冲动,坑埋了三十万秦军,他失去了宽容之心的同时,民心也随之而去,然而得民心者得天下,项羽的乌江自刎使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解析:这一例虽然可作话题的事实论据,但是从始至终都是紧扣“宽容”分析,似乎与本作文话题无关了。其实在第一句和第二句中间再加一句“宽容也就是给别人留有余地,这样自己也可以从中获得希望与生机”的话,这样就靠到话题上来了。典型的事例论据固不可少,但是事例后紧扣话题、中心的分析也同样重要。

六、事例太多描述性语言

举例:那件事发生在冬天的一个中午,大伯从乡下到了我家,看着大伯的寒酸样,我完全没有了笑脸,自顾自地玩着。大伯坐在沙发上搓着手,好像有话要说,但又开不了口。爸爸问大伯有什么事,大伯说儿子今年考上了大学,家里没钱。想跟爸借点钱,我一听,咕哝了一句:“你家没钱跟我家有什么关系。”大伯的脸顿时红了。爸爸瞪了我一眼,叫妈妈取了五千元给大伯。大伯离开的时候眼中充满了泪水。

解析:议论文中议论性的语言必须在2/3以上,而事例论据只需叙述事件并紧扣话题分析,而不能像记叙文一样,进行大量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这一例以叙代议,不符合议论文语言要求。

(作者单位:盐城市第一中学)

上一篇:中考材料议论文审题实用技法 下一篇:本色化让作文教学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