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钢结构原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时间:2022-05-04 08:23:17

关于钢结构原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摘 要】课堂教学的有效一直以来是我们每个教师追求的课堂教学效果,为了达到钢结构原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我一直不断的总结、摸索,力求找到适合这门课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本文是我在钢结构原理教学中的总结的一些教学方式方法,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钢结构原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1. 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以及怎么学、学没学会。

2. 什么是钢结构原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这门课的特点:从历届的学生的学习状况来看,这门课知识点比较难,我认为学生对这门课的掌握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杆件及节点的空间位置关系的了解与掌握,第二部分:公式及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第三部分:运用所学的知识点解题。一堂课下来,如果80% 以上的学生能掌握80%以上的课堂教学内容那这堂课就是有效的。

3. 针对这门课的特点如何做到有效

用最少的时间圆满完成任务达到教学目标就是高效,平常我们谈备课,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如何备学生?那就是要清楚学生的基础、思维和接受能力。所以开展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讨,必须首先肯定这两个方面,即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

3.1 学生的特点。

少部分学生较优秀,另部分学生想学但由于底子薄或方法不当所以学的不是很好,还有的学生根本就不想学。教学目标的定位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定位教学目标,定位要难易适中,同时,对优秀的学生要拔高。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即让这门课的难易程度有挑战,同时又不能使学生对这门课失掉信心,也就是学生通过努力就可以学的很好。我们的培养目标是实践型人才,所以我们在教学的时候一些理论性比较深而且工作以后用的不多的知识课堂上不作为重点。根据因材施教原则,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论。对于优等生我们可以在课外延伸一些略带挑战性的练习;而对于那些后进生,我们也可以为他们制定一些浅层次的要求,让他们循序渐进。例如,我每次留课后作业的时候,就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做题,所有学生都必须掌握,还有一部分是选做题,针对一些优等生做一些有挑战的题。此外还要明确每节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而不应面面俱到,避免没有重点,体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之处,重点加以突出,每节课都要有比较深入的信息反馈与调整,确保每节课中目标的达成度。对班级里三个层次的学生掌握的程度做到心中有数。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创造高效课堂提供了重要保障。我也经常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要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通过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3.2 课程的特点。

3.2.1 我鼓励学生预习。

在每次下课前把下次课要讲的知识点大概讲一下,以便学生课后预习,引导学生预习不止是把书本看看,还要思考一些的问题,这样,听课就有的放矢,会抓重点,攻难点,课堂自然就有效了。 对于底子比较差,但有主动性这部分学生,我认为还好办,只要他们想学,我们做教师的可以多与他们沟通,找出学生不会的原因,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帮助辅导。有的学生主动性差,自己就不想学,那么针对这部分学生,我们就需要采取一些强制性的办法,例如,课堂测验,使得学生上课时有一些紧迫感,这样会使得一些不想学的学生也得学。另外,上课提问,这样学生在听课的时候,会有一定的紧迫感,不得已上课时也得听课。

我仔细分析学生不能掌握的原因,就这门课的第一部分也就是杆件间的空间位置关系来说,对杆件相互位置关系的理解需要有一定的三维空间想象能力,这种能力对我们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一种能力,将来不论做设计还是做施工,都需要有这种能力,我就采用实物教学。例如,我讲杆件连接的时候,我备课时用硬的纸壳做成梁柱等杆件,形成实物,拿到课堂,在课堂上把杆件用螺栓组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实物的三维图,还有通过多媒体放图像,也就是把实物从各个角度拍成图像以及做成三维动画放给学生看,也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3.2.2 公式及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

我发现有的学生想学,但由于底子差,理解起来就很费劲,那我上课一定讲得要细,要给学生思考时间,同时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运用所学的知识点解题,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是有区别的,对于课堂没有完全接受的学生,要鼓励他们多问,同时,我在课下留作业分成两部分这种做法,也就是一部分是必做题,另一部分是选做的拔高题的这种做法,使得大部分学生达到了我们对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同时对一些优秀的学生起到了拔高的效果。

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很重要的一条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他们自己主观上想学愿意学,这样课堂的有效性才能提高。我通过课堂上的观察,很多学生也想学,因为他们大部分人将来也要从事这个专业的工作,也希望能多学些本事,走向社会以后能很快地适应工作,但他们不知道现在学的理论知识和以后的工作有什么关系,如果上课只讲理论,学生会觉得枯燥,提不起兴趣来,我发现如果上课给学生讲一些实际工程的例子,他们会有很大的兴趣,例如,上课时,我拿一套实际工程的施工图,放给学生看,看完之后,给学生提出问题,问学生如果将来让你设计这张图,你怎样做,或者已设计好,让你施工这张图,你怎样看懂这张图,先让学生思考,引起学生的求知欲,之后,再进入我们这堂课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做,这样即把我们要讲的内容讲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觉得现在学的知识是有用的,这门专业课是重要的,同时学生读图的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4. 结束语

任何一种教学方式和方法,都要努力追求〝教〞与〝学〞的和谐与效果,这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有效教学的根本所在。

参考文献

[1] 黄运祥关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

[2] 贺光明关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上一篇:外贸企业生存发展之路初探 下一篇:浅谈新形势下的城建档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