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压力下的人民币汇率

时间:2022-05-04 05:55:08

多重压力下的人民币汇率

随着欧元区和日本经济的好转,美元将持续疲弱,人民币在下一阶段会有继续加速升值的可能性。

一、美元与人民币汇率息息相关

虽然一种货币的升值必然对应另外一种货币的贬值,在外汇市场这是最为简单的道理,但对于人民币这样一种远未实现可自由兑换、资本项目仍然存在严格管制、浮动机制还较为僵化的货币而言,和国际外汇市场其他币种的价值变动存在隔离实属正常。而近期,从人民币的每日收盘价变动趋势,我们却发现它与美元汇率的走势相关性极大。

这种密切的相关关系,表明人民币正在朝着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灵活的浮动机制的目标快步前行,在这种趋势下,人民币将伴随着中国国力的迅速增长而国际地位不断加强,同时其自主波动幅度也将会逐步扩大。

同时,这种相关性使得我们可以通过美元未来的变动趋势来大致预测人民币的未来方向。近期美国的各种经济指标数据,尤其是房屋开工、个人消费支出和就业市场数据都使得其经济放缓迹象明显,尤其是连续17次的加息已经使得美元利率处于历史高位,这与中国处于历史低位的利率以及高速强劲的经济增长态势形成鲜明对比,而且随着欧元区和日本经济的好转,美元将持续疲软,所以,人民币在下一阶段会有继续加速升值的可能性。

二、外部压力重重

今年9月是国际会议等重大事件的密集期, G7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都不可避免地讨论到人民币汇率问题,加上延期已久的“舒默格雷厄姆法案”将在月底表决,这些外部因素都给人民币产生了巨大的升值压力。而美国财长鲍尔森的访华,其对人民币汇率的态度将是最直接,针对性最强的压力来源。每一次外部事件的压力都会使得人民币有急速上涨的行情,目前我们认为,密集的重大事件在前期(9月初)连创新高的急速上涨中体现,在事件临近期,市场目前保持谨慎的态度,而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9月11日发表的对中国经济的年度评估报告认为,中国政府坚持以渐进和可控的方式推进汇率变化的政策是恰当的,过快地调整人民币汇率可能会对宏观经济稳定产生负面影响。鲍尔森在本月13日接受采访时所表示的中国应允许人民币进一步升值,但并不指望中国会在短期内作出迅速调整的温和态度,可以推断,下阶段人民币受到敦促升值的强硬言词的可能性较小。更重要的是为了表现出人民币汇率的可控性和渐进性,重大事件的密集发生时期,人民银行允许人民币大幅升值的可能性较小,但过后,人民币再次蓄势上攻的可能性较大。

三、内部压力是关键

今年8月我国的贸易顺差达到188亿美元,这是今年以来中国贸易顺差连续第四个月创历史新高,前八月累计贸易顺差达到946.5亿美元。虽然出口的大幅增长和中国产能释放,出口退税的前期效应以及内需启动不足有较大关系,但持续扩大的贸易顺差证明目前的升值幅度远不能缓解对外经济失衡的问题,同时国内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将因此而加剧,再次加大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的难度和外汇储备的管理风险。

在目前宏观调控效果初显的关键时期,为保证货币政策的实效性和有效解决贸易失衡问题,人民币汇率继续宽幅振荡上行仍是主基调,但速度会略有加快。

四、资本项目不断开放,扩大波幅区间渐趋紧迫,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划分的43个资本交易项目中,目前中国有

一半以上的资本项目交易已经基本不受限制或有较少限制,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已经实现了部分可兑换。随着QFII以及QDII等重要资本项目的不断深入,人民币外汇市场的供求基础逐步得到完善,客观上要求其波动区间的扩大,以便真实反应市场供求关系。目前,人民币兑美元的日浮动区间是上下0.3%,人民币汇率窄幅的管理区间无疑会加大央行的外汇管理成本,不仅使政府积聚了过多汇率风险,而且大大降低了外汇的使用效率,更重要的是要想有效地消除人民币升值预期,过窄的汇率波动区间加大了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难度,而人为的振荡极易被市场识破和利用,不利于央行汇率政策的实施。

另外,根据WTO协定,2006年底我国金融市场将全面开放,以及各种汇率衍生品的相继出现,要求人民币汇率更大区间的弹性波动。

所以可以预期,在合适的时机,积极主动地扩大人民币对美元的波动区间是大势所趋。

上一篇:专利较量“战国策” 下一篇:解析股权激励计划对当期利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