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结扎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探析

时间:2022-05-04 05:42:02

高位结扎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探析

【摘要】 目的 探析高位结扎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从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32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采用高位结扎联合微波凝固的方法对于32例患者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单侧肢体手术时间28-65min,平均时间(35.7±4.3)min,术中出血量4.3-16.4ml,平均出血量(9.7±1.9)ml,住院时间3-8天,平均住院时间(4.7±0.8)天。有40条肢体得到完全治愈,治愈率达到95.23%,2条肢体通过手术后仍然存在少量静脉曲张问题。术后1例出现大隐静脉走行局部皮肤I度烧灼伤,7例出现踝部轻度肿胀,3条肢体出现麻木感,经治疗后均治愈。在术后对于患者进行半年至一年的随访,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无静脉曲张和溃疡复发,患者能够正常进行日常生活和工作。结论 高位结扎联合微波凝固的方法用于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具有操作简单,安全系数高,治疗效果明显的优点,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关键词】 高位结扎;大隐静脉曲张;临床探析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656-02

传统高位结扎手术具有能够完整切除血管,且治疗效果确切的优点,但其存在手术创口面积大、手术出血量多、术后恢复速度慢等缺点[1]。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高位结扎手术的治疗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院采用经过改良后的高位结扎联合微波凝固手术方法对于大隐静脉曲张的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为我院从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32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其中男13例,女19例;年龄19-70岁,平均年龄(53.6±5.1)岁。其中左下肢静脉曲张22例,右下肢静脉曲张20例,单侧静脉曲张22例,双侧静脉曲张10例。病程7.6月至23.4年,平均病程(7.8±2.1)年。均有典型的浅静脉迂曲、扩张表现,伴色素沉着6条,伴湿疹样变4条,伴局部静脉曲张团6条,伴溃疡2条。

1.2 方法 对于32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采用高位结扎联合微波凝固的方法进行治疗,具体操作如下。

1.2.1 术前准备 让患者在手术前通过站立和行走的方法使曲张静脉尽可能扩张,进行手术的医生通过触诊的方法对于曲张静脉的轮廓用笔进行描绘,这样可以方便医生在手术中对于曲张部位进行正确的判断[2]。

1.2.2 让患者采用仰卧姿势,对其进行硬膜外麻醉,在腹股沟大隐静脉汇人股静脉处,做一约2.0cm长切口。分离显露大隐静脉根部,近端结扎。距结扎线0.5cm处血管壁做一小切口,经切口向大隐静脉远端置人带微波探头的导丝,在光源指示器引导下,探头向下肢远端行进,直到顺利行走至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处[3]。在导丝进行行进的过程中要用湿纱布进行外敷,同时用手对于探头所在处进行均匀施压,使用微波对于大隐静脉进行凝固处理,凝固时间在1s左右,结束后将结扎导丝置入端血管中,对于伤口进行包扎缝合[4]。

1.2.3 术后处理患者在进行完手术6小时后可下床进行活动,需对静脉注射抗生素3天,采用强力绷带对于患者进行包扎2-3天,而后可该穿弹力袜,术后要定期对于患者进行复诊检查[5]。

2 结果

单侧肢体手术时间28-65min,平均时间(35.7±4.3)min,术中出血量4.3-16.4ml,平均出血量(9.7±1.9)ml,住院时间3-8天,平均住院时间(4.7±0.8)天。有40条肢体得到完全治愈,治愈率达到95.23%,2条肢体通过手术后仍然存在少量静脉曲张问题。术后1例出现大隐静脉走行局部皮肤I度烧灼伤,7例出现踝部轻度肿胀,3条肢体出现麻木感,经治疗后均治愈。在术后对患者进行半年至一年的随访,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无静脉曲张和溃疡复发,患者能够正常进行日常生活和工作。

3 讨论

大静血脉曲张是血管科一种常见疾病,通过研究对于进行研究后发现其发病机制为静脉瓣膜损害、血液出现逆流情况。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肢体出现肿胀、静脉曲张、溃疡等。当患者病情较轻时会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当患者病情严重时会使患者出现残疾现象。传统结扎手术方法由于其缺点较多且具有较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目前已经不再使用。目前对于该类疾病进行治疗一般采用的是高位结扎联合微波凝固的方法,该种手术方法具有术后感染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得到了患者和医院的一致认可。

我院采用高位结扎和微波凝固的治疗方法治疗大隐静脉曲张。该种方法对于大隐静脉主干进行双重结扎,对于股内、外侧静脉进行切除处理,同时保留腹壁浅静脉、旋髂浅静脉和外静脉[6]。该种改良过的结扎方法对于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具有显著效果。微波凝固可以有效防止移动血栓的形成,使血管进行闭锁,减少血管再通的可能性,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高位结扎联合微波凝固的方法用于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具有操作简单方面,安全系数高,治疗效果明显的优点,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庆玮,杨秀波,亓琦,等.改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和剥脱术135例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9,12(2):264-265.

[2] Dong BW,Liang P,Yu XL,et a1.Sonographically guidedmicrowave coagulation treatment of liver cancer:all experimental andclinical study[J].ARJ Am J Roentgenol,2008,171(8):449-454.

[3] 刘增健,杜泽廷.大隐静脉曲张术后复发14例分析[J].中国乡村医生,1998,14(11):32.

[4] 张培华,黄新天.下肢静脉外科的进展和发展趋势[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1,21(5):257-258.

[5] 王小平,粟文娟,王珊珊,等.微波血管腔内微创治疗下肢静脉曲张[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6,15(12):938-940.

[6] 陆清声.静脉曲张的手术方法.见:景在平,主编.现代血管外科手术学[J].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4,12(3):234.

上一篇:小儿不典型肺炎84例临床特点分析 下一篇:充血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的抑郁状态分析与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