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呼玛县白银纳盆地九峰山组含煤地层煤质特征

时间:2022-05-04 05:29:50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呼玛县白银纳盆地下白垩统九峰山组煤层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煤岩特征、有害元素、工艺性能等数据,阐述了该盆地煤地层九峰山组煤层煤质特征。

关键词:白银纳盆地;九峰山组;煤质特征

中图分类号:P618 文献标识码:A

黑龙江省呼玛县白银纳盆地位于黑龙江省北部,距呼玛县城西北约96km,其范围为东经125°52′00″-126°13′45″,北纬52°09′15″- 52°27′15″。总面积为501.28 km2,本区含煤地层下白垩统九峰山组(K1j)主要发育在红光村断陷中。

九峰山组主要岩性由各种粒级的灰白色-灰色砂岩、砾岩、灰黑色粉砂岩,以及少量灰黑色泥岩、炭质泥岩和煤组成。含煤地层总厚度712 m。以薄煤线为主,可采及邻近可采煤层平均总厚1.40m,含煤系数为0.20%。其中可采及邻近可采煤层2层,自上而下编号为1、2号煤层,可采煤层为2号煤层。由于仅在地表、ZK6号、ZK7号钻孔见煤,因ZK6的2号层在煤质化验中精煤未浮起,必要的化验指标没作而定不了煤种,其化验结果仅作参考。本报告只依剧ZK7的1号、2号层的煤样来阐述。

1 煤的物理性质和煤岩特征

本区可采煤为黑色,块状或粉状,弱玻璃光泽-沥清光泽。条痕为黑色、棕黑色,断口呈参差状,条带状结构,宏观煤岩类型为半暗型-半亮型。

煤层煤岩组分以镜质组占绝对优势,镜质组中以均质镜质体为多,其次为基质镜质体和结构镜质体,可见碎屑镜质体。其次壳质组,壳质组中见角质体、木栓质体、类树脂体和碎屑壳质体,少见孢子体。惰质组主要为丝质体、半丝质体和碎屑惰质体。

2 煤的化学性质

据煤样的检测结果:

原煤水份含量(Mad):1号煤层为5.35%。2号煤层为7.79%。

原煤灰分产率(Ad):1号煤层为27.10%。为中灰煤。2号煤层为10.83%。为低灰煤。

精煤的挥发份产率(Vdaf):1号煤层在39.75%,属高挥发份煤。2号煤层在40.55%,属高挥发份煤。

煤的发热量(Qgr,daf):1号煤层为29.97MJ/kg;2号煤层为30.84MJ/kg,属于特高热值煤。

煤的元素分析:1号煤层:原煤,碳含量为76.02%,氢含量为4.70%, 氮含量为1.74%。2号煤层:原煤,碳含量为76.54%,氢含量为4.59%, 氮含量为1.73%。

3 工艺性能、有害元素及其它

(1)工艺性能

煤灰成份:本区在1号煤层和2号煤层中,都对SiO2、Al2O3、Fe2O3、CaO、MgO、SO3、TiO2、K2O、Na2O等9种常规氧化物进行了分析,均以SiO2、Al2O3为主,详见表1。

煤灰熔融性:按煤灰熔融性软化温度(ST)℃分级标准,本区均为中等软化温度灰.煤的葛金低温干馏:1号煤层空气干燥基焦油产率(Tar,ad)为10.0%。2号空气干燥基焦油产率(Tar,ad)为9.1%。属于富油煤。

(2)有害元素

煤样有害元素(磷、砷、氯)含量见表2。本区为特低硫、特低磷煤。

4 煤变质作用类型

根据本次工作成果看,1号煤层和2号煤层煤岩类型单一,显微成分组成和结构变化不大,以暗煤为主。本地区煤的镜质组最大反射率ROmax1号层为0.54%。变质阶段为Ⅰ阶段。

从ZK7号钻孔的两层煤可见垂向上由浅至深透光率增高,表明本区煤层以区域变质为主。

5 煤的风化和氧化

1号煤层腐植酸值为10.9%。2号煤层腐植酸值为2.1%。属于低腐植酸煤。

结语

根据化验参数本区1号煤层和2号煤层均属低灰、高热值,特低硫、特低磷;并且属于高挥发份,弱粘结性的富油煤。煤种为长焰煤和褐煤。可做动力用煤或民用煤;也可考虑用于化工用煤。

参考文献

[1]金若时.呼玛县鸥浦盆地九峰山组植物化石的发现及时代意义[J].黑龙江地质, 1997 (02):6-17.

作者简介:王文娟(1982-),女,江苏徐州人,工程师,2005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现在黑龙江省煤田地质勘察设计研究院从事技术工作。

上一篇:论采煤机滚筒的维修创新 下一篇:浅议电厂机务系统小径管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