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建筑结构设计看住宅造价成本的控制

时间:2022-05-04 04:13:50

从建筑结构设计看住宅造价成本的控制

【摘 要】建筑结构设计是一项系统的、全面的工作,在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功底,灵活创新的思维和严肃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通过加深对建筑结构设计内容与原则的认识,本文从建筑结构设计看住宅造价成本的问题就行了控制,进行了合理的控制。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问题

(一)建筑结构设计概述

飞速发展的房地产市场,对其他行业的带动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尤其是与之直接相关联的建筑设计行业。随着房地产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房地产经营企业对成本的控制可以说是达到了锱铢必较的地步,由此导致了建筑工程造价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故而控制建筑造价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成为各地产商的必然选择。由建筑材料做成用来承受各种荷载或者作用,以起骨架作用的空间受力体系。建筑物根据其结构形式,可以分为排架结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和大路结构等。剪力墙的建立就是房屋或构筑物中主要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的墙体。防止结构剪切破坏。剪力墙的主要作用是承担竖向荷载(重力)、抵抗水平荷载(风、地震等)。剪力墙结构中墙与楼板组成受力体系,缺点是剪力墙不能拆除或破坏,不利于形成大空间,住户无法对室内布局自行改造。短枝剪力墙结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采用宽度(肢厚比)较小的剪力墙,住户可以一定范围内改造室内布局,增加了灵活性,但这是以整个结构受力性能的降低为代价的(虽然有试验和研究表明这种降低幅度较小)。建筑物中的竖向承重构件主要由墙体承担时,这种墙体既承担水平构件传来的竖向荷载,同时承担风力或地震作用传来的水平地震作用。剪力墙即由此而得名(抗震规范定名为抗震墙)。剪力墙是建筑物的分隔墙和围护墙,因此墙体的布置必须同时满足建筑平面布置和结构布置的要求。剪力墙结构体系,有很好的承载能力,而且有很好的整体性和空间作用,比框架结构有更好的抗侧力能力,因此,可建造较高的建筑物。剪力墙结构的优点是侧向刚度大,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侧移小,其缺点是 剪力墙的间距有一定限制,建筑平面布置不灵活,不适合要求大空间的公共建筑,另外结构自重也较大,灵活性就差。由于短肢剪力墙结构相对于普通剪力墙结构其抗侧刚度相对较小,设计时宜布置适当数量的长墙,或利用电梯,楼梯间形成刚度较大的内筒,以避免设防烈度下结构产生大的变形,同时也形成两道抗震设防。短肢剪力墙结构的抗震薄弱部位是建筑平面外边缘的角部处的墙肢,当有扭转效应时,会加剧已有的翘曲变形,使其墙肢首先开裂,应加强其抗震构造措施,如减小轴压比,增大纵筋和箍筋的配筋率。高层短肢剪力墙结构在水平力作用下,显现整体弯曲变形为主,底部小墙肢承受较大的竖向荷载和扭转剪力,由一些模型试验反映出外周边墙肢开裂,因而对外周边墙肢应加大厚度和配筋量,加强小墙肢的延性抗震性能。短肢墙应在两个方向上均有连接,避免形成孤立的“一”字形墙肢。在建筑设计的时候要准备好作为备料、施工组织工作和各工种在制作、建造工作中互相配合协作的共同依据。便于整个工程得以在预定的投资限额范围内,按照周密考虑的预定方案,统一步调,顺利进行 。

(二)影响住宅造价成本的因素

对住宅建筑成本起决定性影响的指标是每平方米的钢材使用量和每平米的混凝土使用量。每平米用钢量包含上部结构的用钢量和基础部分的用钢量。所以,从成本控制的角度来讲,结构设计必须考虑的影响因素有:建筑结构;基础形式;上部结构体系和构件;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因素。主要是:1、剪力墙的设计。在高层建筑中,剪力墙对建筑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在设计剪力墙的时候,剪力墙结构设计剪力墙结构的侧向刚度不宜过大,如果采用全剪力墙结构,即除门窗洞外均为剪力墙,无一片后砌的填充墙,第一周期只有1.02秒,侧向刚度过大,使地震作用过大,不经济,不合理。关于底层剪力墙的厚度:抗震设计时,筒体和一般剪力墙承受的第一振型底部地震倾覆力矩不宜小于总底部地震倾覆力矩的50%。剪力墙的计算配筋应为墙肢一端的配筋量。在短肢剪力墙较多的剪力墙结构中,多数设计人员将较短的墙段都画为约束边缘构件或构造边缘构件,将计算需要的纵向钢筋均匀配置在整个墙段内,这是不妥的,因为配置在墙肢中和轴附近的钢筋并不能发挥作用,因此纵向钢筋应向墙肢端部集中,宜打印剪力墙边缘构件配筋计算结果复核。抗震墙的墙肢长度不大于墙厚的3倍时,应按柱的要求进行设计,箍筋应沿全高加密,SATWE等程序在计算时也是照此条规定办理。如墙厚为200mm,墙肢长度600~800mm,虽然墙肢长度达到墙厚的3~4倍,认为仍宜按柱配筋。 有些人在电算总信息中输入分布筋的配筋率为0.30%,剪力墙的竖向、横向分布筋也不必太大,如墙厚为200或250mm,纵、横向分布筋都配φ12@200双排(配筋率达0.565~0.452%)似无必要,但钢筋间距宜≤200mm,对防止剪力墙开裂有好处。2、结构设计人员问题。由于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候出现的问题,所导致的。高层建筑的地基与基础设计问题一直是建筑结构设计人员比较重视的问题之一,该阶段设计工作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后期结构设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建筑物地基基础也是整个工程造价高低的决定性因素。在地基基础设计这一阶段,极有可能出现一些问题,如果不加以重视,将对建筑工程造成巨大的损失。3、地基设计时候的问题。高层建筑的地基与基础设计问题一直是建筑结构设计人员比较重视的问题之一,该阶段设计工作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后期结构设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建筑物地基基础也是整个工程造价高低的决定性因素。高层建筑的基础应选用整体性好,满足地基承载力和建筑物容许变形的要求,并能调节不均匀沉降的基础形式。高层建筑宜设置地下室以减小地基的附加应力和沉降量,有利于满足天然地基的承载力和上部结构的整体稳定性。此外,在地基基础设计中要注意地方性规范的重要性。

(三)从建筑结构设计看住宅造价成本的控制

对于建筑结构设计中住宅的成本主要的控制是:1 、设计单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建筑结构的设计和设计单位离不开关系,由于受利益的驱使,一些掌握建筑装饰工程项目的单位或个人,以虚假招标或假的邀请招标的办法,从中弄虚作假,骗得中标,得到施工项目,导致住宅造价成本增加。2、对建筑结构的设计进行施工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在建筑结构设计的时候,结构构件应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计算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验算,不要乱用建材,造成成本的增加。3、降低混凝土的设计强度,控制成本。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的增加必然导致造价成本增加。为有效控制这一局面,必须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大力降低方案中混凝土的设计强度,降低住宅成本大幅增长的恶性循环。由于住宅建设的开间面积不大,住宅建筑的构件配筋率同混凝土设计强度有明显的关联性。

参考文献:

[1]颜兴强,《浅谈建筑结构设计方法》[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9(5)

[2]李昕.建筑结构设计比选和住宅造价成本控制的研究[J]沿海企业与经济.2010

[3]孔雅莎,《建筑结构设计杂谈》[J].建筑结构,2009(3)

上一篇:建龙·第一城景观规划理念解析 下一篇:浅析建筑工程中异形柱结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