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瞻天矗南诏

时间:2022-05-04 08:31:07

继一九八二年国务院将大理古城公布为第一批24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后,一九九四年一月三日,国务院又一次将大理州巍山古城列入第三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公布。至此,大理作为一个祖国西南边陲的地一级区划内拥有了两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这在全国地区一级特别是30个民族自治州中是绝无仅有的。从地下出土文物证明,巍山是我国古人类最早居住和生活的地区之一,生活在这里的白、彝等土著先民和中原汉民族的始祖基本同时迈入了文明的门坎,早在公元前109年,即汉元封二年,汉武帝就在此设邪龙县,三国时受蜀汉羁縻,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白子国属地。唐初,白子国王张乐进求禅位于巍山豪酋细奴逻,遂于唐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统一了蒙舍川,建号大蒙国亦称南诏。蒙氏三代经略八十年后,到唐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细奴逻的重孙皮逻阁自称南诏王。南诏建国后先筑王城于 图山,到公元730年始建都城于蒙舍川(今古城村南)。

公元738年皮逻阁在唐王朝的支持下统一了六诏,建立了历史上有名的南诏国,臣服唐王朝,并迁都太和城。南诏迁都洱海地区后,作为发祥地的蒙舍川古城池随着历史岁月的沧桑逐渐废弃。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明军袭破大理经略云南改土归流。明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适朱元璋在全国广筑城池的浪潮中,朝廷借在当地屯垦的明军劳力资源,将元代段氏总管于南诏大理国在蒙舍川的宗教活动场所上始筑的土城扩建为砖石城。据《蒙化志稿》载,城周四里三分,计九百三十七丈,高二丈三尺二寸,厚二丈,砖垛石墙,垛头一千二百七十有七,垛眼四有三十,建四门,上树谯楼。东曰忠武、南曰迎熏、西曰威远、北曰拱辰。北楼高三层,可望全川,下环月城,各级坚固,城方如印,中建文笔楼为印柄。在巍山古城众多的古建中,首屈一指的就是巍耸城关的北门拱辰楼。

巍耸在二丈多高的砖古城墙上的拱辰楼楼体为三层,离地通高23.4米,横长47.1米,纵宽24.6米,占地1150平方米,由城门基座和楼体两大部分组成,楼体是面宽5间,进深4间的重檐歇山式青砖古建筑。拱辰楼南北两檐下分别悬挂着“魁雄六诏”、“万里瞻天”两块巨匾。皆为清代遗物。“魁雄六诏”为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蒙化府同知康勤所书,“万里瞻天”巨匾为清乾隆五十年(公元1786年)蒙化直隶厅同知黄大鹤所书,二匾皆为行楷,笔力雄健,高古峻拔,气势磅礴,是巍山古城的画龙点睛之笔。1993年拱辰楼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岁月沧桑,拱辰楼亦几经修葺,南明永历四年(公元1650年),拱辰楼初修将三层重檐改为二层。历经三百多年后,由于风雨剥蚀,栋梁蛀朽,城台酥松,层顶渗漏,楼体变形危在塌圮。为了抢救文物,一九九五年,经巍山县人民政府报请省文化厅批准,州县文物部门组织勘察论证,提出维修方案,由国家文物局、省州文化部门和县财政拨款并向社会集资,共计90万元人民币,遂于一九九六年元月二十五日始进行落架大修,于次年三月二十五日竣工。经省州文物和城建部门专家验收,达到了修旧如旧的要求。如今,经修葺的拱辰楼恢复重现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色古香的点睛之笔,远瞻近观巍然雄镇。登斯楼也,古城内外东岳宫,文华书院、玉皇阁、太阳宫、云隐寺、封川等诸古塔散落如珠,揽胸入怀,让您溯游古国,历览前朝,回味无穷。极目远眺,蒙舍川内道教圣地巍宝山古建群香风徐袭,意若微薰;九曲十八弯漫流的红河源鳞光闪烁,令人神思遐想,心游旷古。星罗棋布的村舍,如画卷展开的绿野畴陌尽收眼底。此刻、此境,你也许会如陶令吟出:“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恒。”归去来兮!

上一篇:大理·汉语和我 下一篇:佛教圣地鸡足山文献资源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