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源偏紧后市或价升量跌

时间:2022-05-04 08:07:27

在近期价格不断上涨的楼市中,“房荒”一下子成了各方关注的焦点,不过仔细分析一下,其实市场新盘可售数量的减少具有明显阶段性和周期性的特征。而近期土地市场成交已经再度活跃,这将会缓解市场后续有效供给的压力。

楼市“房荒”让人慌

近一段时间以来,房价的不断上涨已是不争的事实,购房者对此也开始逐渐能够“忍受”了。但与此同时,另一个焦点却仍然搅得人们有些不安,并有逐渐蔓延的态势,这就是所谓的“房荒”。一位购房者说得颇为形象:“现在去买房时会感觉房源特别紧张,时常会被告知要买就快买,不然的话房子就没了。有时候想想心里也是挺慌的,如果哪一天真的没房子卖了,那像我们这样还没买房的人该怎么办啊?”

的确,不仅是一些普通购房者,“房荒”正在成为近期市场普遍关注的焦点。据报道,此前渗淡经营的杭州楼市,从3月份开始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化,从量价齐跌变成了量价回升,楼市成交量一路上扬,火爆行情不断攀高,幅度之大、速度之快,令人炫目。5月份,主城区月度总成交量10058套,刷新2007年6月创下的单月成交量6532套的最高纪录,是今年4月(6267套)的1.6倍。进入6月份,尽管8753套的总销售量比5月有所下降,但这一数字却是去年同期的近5倍。在此行情下,不少楼盘在一两天里被销售一空,连夜排队的景象重新出现。“杭州楼市再度演绎‘疯狂周末”’等标题又一次出现在当地媒体版面。据悉,绿城房产开发的一个楼盘,两天之内售完,回收资金20亿元。与疯狂上扬的成交数据相比,杭州的存量房产被迅速消化。到5月份,全市存量房产跌破两万套,之后,“10000套”,“9000套”,杭州主城区存量房的数字连连下跌,因此有媒体惊呼,如以之前的成交量计算,一个月后杭州就将出现无房可卖的局面。

其实不仅是杭州,其他不少城市近期也出现了新盘可售数量大幅度减少的现象。据悉,到今年5月,深圳商品住宅出清周期下降到只有7个月,也就是说以最近6个月的平均成交量计算,只要7个月的时间就能把目前的新房存量消化完,这也是2008年以来出清周期最低值,达到了2007年房地产火热时的水平。而截至5月底,深圳新房可售规模已不足4万套,这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和议论。而在上海,截止7月5日,可售面积已降至543.77万平方米,按照目前的销售速度,只能够“维持”6个月的销量。同样在北京,其可售面积数量也降至了1465.73平方米,这同样也引发了许多市场人士的高度关注。

供应“断档”事出有因

那么,许多人疑惑的是,市场怎么会一下子出现“房荒”的现象呢?通过分析记者发现,目前的“房荒”其实是由于供应“断档”造成的,具有明显阶段性的特征。从近几年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情况看,在2007年市场再度出现火爆之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特别是对二套房贷的限制极大地打压了市场,从而使2008年楼市出现了整体萧条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开发商都放慢了开发建设的节奏。与此同时在土地市场上,开发商的拿地热情也大幅度降低,很简单的道理,既然造房子已经不赚钱了,那还有什么必要再去竞争圈地呢?

不过今年以来,市场却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随着去年末国家针对房地产市场一系列“强心针”的出台,近几个月来楼市终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交放大房价上涨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是面对这突然汹涌而来的购买潮,楼市的供应却有些跟不上了,从而造成市场供应一下子“断档”,“房荒”的说法也就随之而来了。有专家认为,从市场角度看,商品房建设周期长,其短期供给缺乏弹性,而供给相对滞后于需求调整。具体表现在需求下降、交易量萎缩时,商品房建设仍在以较快速度增长,供过于求从而对房价造成压力。相反,在需求上升时,交易量增加,商品房建设却在萎缩,使未来供不应求。

不过仔细分析一下近期供应“断档”的现象,可以发现前期建设速度放缓是主要的原因,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据了解,今年1~2月,全国商品房当月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14.8%,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仅同比增长1%,比同期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低25个百分点。而在广东省,今年一季度该省房地产开发投资金额同比下降14.97%,开发商购置土地面积同比下降84%,商品房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51.59%,商品房住宅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50%。而近期,上海由于部分房产项目让路世博将停工8个,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市场供应紧张的状况。

几家地产巨头同样也是“随大流”,保利地产在去年年报中就表示,2008年部分地区主动缩减开工面积,暂停开发变现能力差的商业项目,有效缩减投资。而在公司现金流量表中,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了47.28%,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公司减少了开发建设的资金投入。无独有偶,万科的年报中也披露了公司下调开工和竣工面积,公司全年新开工面积由年初计划的848万平方米调整为570万平方米左右,竣工面积由年初计划的689万平方米调整为586万平方米。2008年末,万科实际完成新开工面积523.3万平方米,同比减少32.6%,比年初的计划数减少38.3%。

后市可能价升量跌

不过,随着近期楼市发生的剧烈变化,土地市场已经发生了明显的转向,开发商再度纷纷入市“抢地”,这也使得楼市未来的供应将出现转机。根据6月中原土地监测系统数据显示,6月居住用地供应量较前12月均值增加45%,其中重庆、武汉、沈阳、南京和杭州等二线城市放量明显,与此同时各地地王频出,北京、重庆纷纷涌现地王。

根据克而瑞(中国)研究中心的分析,2009年上半年土地市场表现为:1季度市场冷清,1~2月份合计只成交5块土地,3月份甚至没有成交;但到了第2季度随着市场的逐渐回暖,土地市场成交开始活跃,甚至近乎疯狂,众多知名企业如大华、万科、绿地、世茂、金地和华润置地等,纷纷出手拿地,争相竞标、高溢价、高地价状况重现。2009年上半年企业新增土地投资金额约302亿元,其中6月份合计成交金额约143亿元,占总量的47%;5月及4月成交土地金额分别达到约89亿元和56亿元,分别占总量的29%和19%。

不过,虽然开发商的拿地意愿已大幅度加强,但真正反映在供应上仍然尚需时日,所以下一阶段极有可能出现价升量跌的状况。对此,克而瑞(中国)首席研究员陈啸天认为,在近期的一项调查中发现,由于近期房地产市场刚性需求大量释放,成交量明显增加,一些开发商有了提价的冲动。其中近7成的受访企业认为,随着投资型需求的不断增加,三季度房地产价格会快速上涨,并导致成交量萎缩。所以面对当前的市场,投资者要把握好购房的节奏,避免出现盲目追涨的状况。

上一篇:让我们一起“慢生活” 下一篇:京沪穗豪宅投资相继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