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不是“鸟”

时间:2022-05-04 05:56:31

“艺术是让我们觉得人生有趣的那一部分,不是把我们训练成某一种人。”

“有时受到过去的折磨,有时活在对明天的恐惧中,惟独生活在今天是很奢侈的一件事。”

――叶永青

按照常理,在众多光环与成就的铺垫下,叶永青的画拍出几十甚至上百万,实属平常。然而,他的一副鸟以25万成交价成交后,却引起了巨大的争议。

的确,在空白的画布上,一只仿佛涂鸦般黑色幽默的鸟,令人有些费解。其线条杂乱,乍看甚至像是儿童笔下游走的鸟。

这即是争议的源头。

这只鸟究竟价值几何?是否值得如此高的成交额?这是否是艺术?

即使艺术是这个世界上最无法估计其价值的门类,叶永青的鸟依旧被争议不断,同时,也伴随着无数解读与思考。

其实,这不过是他的角度,一种存在于他脑海中最直接的传达。艺术并非事无巨细,Chuck Close所代表的照相写实主义可以让肉眼所看到的一切如照片般真实,可那终究无法取代摄影艺术。

既然摄影作为艺术一种已经存在,并一直发展着,为什么绘画一定也要如此写实?或者说,如此常规。

跳出框架,用最专业的技能,绘制最简单直接的“幼稚”,这是一种回归,让世界回到最原始的一刻:假如我们什么都不会,画出一个不规整的圆,那么它究竟还是不是一个圆?

Chuck Close可以为了追求逼真的效果,手足具残,但叶永青也有他独特的体系,追求一些“轻”的东西,像游戏一般创造,而这些的背后,展现的是叶永青的世界,一种无法被替代的世界。

从沉重回归轻松,曾经在国外的经历对叶永青这一转变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性。那时候,有着良好艺术氛围的伦敦,曾给了叶永青无限开阔的平台和思考点,他的鸟,也颇受影响。

在回到云南之前,叶永青曾两次与死神游戏,那些令人回想起来心生恐惧的过往经历,也在同时更改着他对世界的看法与思维。

“我用特别认真的方法对待那种本来不值得那么认真对待的对象的时候,就有了荒诞感,它帮你度过时间。”这就是叶永青对“鸟”的解读,鸟不是“鸟”。

全观叶永青的经历,繁杂而多线索,他这只鸟,飞出云南,飞回云南,曾停留在重庆,停留在北京,停留在伦敦,停留在各式各样的城市里。

“我是云南人。”

这句话叶永青曾反复强调过。

在这些年的时间中,他有太多令人难以理解的想法、作品,甚至经历。然而,或许也像鸟不是“鸟”的出发点一样,这一切的难以理解,其实归根而来,不过是一个简单而直接的源头。

有时候,我们的深思启于少年时那些破碎的梦境,儿时发愿,总是会显得的无畏,视未来如坦途,时间徜徉过后,有时回忆,那些曾经稚嫩的声音竟然如此令人热泪盈眶。

回归简单,在一切繁华的迷乱双目后。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此。

上一篇:黑山谷 休闲养生之旅 下一篇:静虑离妄念 持珠当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