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富源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5-04 05:07:56

浅论富源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 农村集体“三资”就是属于村(组)集体经济组织全体成员所有的集体资金、资产与资源,是发展农村经济和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是解决当前农村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促进新农村建设和谐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

[关键词] 富源县 农村集体 三资管理

[中图分类号] F321.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6)10-0028-01

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客观需要,是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群众合法权益的必然要求,是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1 富源县“三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部分干部在思想上存在误区。一是认为实施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村级基本没有集体资产,不需要管理;二是村民自治,不能管理;三是情况复杂,不好管理。农村“三资”涉及面广、项目多,既有现金的,又有实物的,还有资源性质的;既有可动产,又有不动产;既有国家支农资金、各项补偿补助款,又有集体收入,还有筹资、捐资等,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多样性,导致管理难度较大。

1.2 思想认识落后。集体资产被随意占用,任期内的村干部图安宁,不愿惹;群众敢怒不敢言,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致使集体资产的安全无法保证,造成集体资产的流失。

1.3 经济合同签订不规范,集体组织利益得不到有效保证。集体资源低价承包、私自转包,合同条款不完善,甚至没有书面合同等;发包期限过长,集体收益减少。

1.4 乡镇(街道)经过几轮的机构改革,原有工作职能已经找不到做事的机构。2009年各乡镇(街道)按照省市县要求成立的村级会计委托服务中心职能划转,现在村级会计委托中心在银行开户时只能使用“×××乡镇(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财务专用章”,无机构和法人。

1.5 乡镇(街道)工作人员缺乏积极性、创造性,总等着上面的指挥棒,缺少探索精神;由于村级报账员报酬未纳入财政核算,由村级自行解决,报酬低更换频繁,村级“三资”管理工作开展的热情度不高。

1.6 农村“三资”管理范围不全面,我县自2009年推行村级会计委托服务以来,着重对资金进行了管理,资产仅对部分(如办公楼、学校及日常办公用品等)进行了管理,而资源性资产尚未管理。

2 富源县“三资”管理的解决措施

2.1 组建领导机构,明确工作任务。成立了县委书记任组长,纪检监察、农业、财政、审计、民政、国土等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三资”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可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并设立了富源县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办公室,负责全县“三资”管理日常工作。各个乡镇(街道)也制定了相应的工作方案,做到机构、人员、场所三到位。同时,各村(居)委会成立“三资”清查组,理顺村务监督委员会全程参与监管的体制,在全县形成了由“县到乡到村到组”的四级监管组织。

2.2 建立相应的管理平台。全县各乡镇(街道)都成立了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委托服务中心、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产权交易中心、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服务中心为主体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三个机构,完善了相关制度流程,配备了工作人员。各乡镇(街道)按管理制度规定1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农村工程项目、大宗物品采购以及村集体资产产权交易、资源开发利用等必须进入乡镇(街道)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产权交易中心进行公开竞价或招投标。

2.3 强化制度管理。农村“三资”管理始终做到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在制度的框架内运行,同时制定了《富源县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制度》。按照“三资”管理工作要求,各乡镇(街道)建立健全了委托机构内部管理制度、农村集体资金管理制度、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管理制度、农村产权交易制度、农村集体“三资”民主监督等制度并上墙,认真按照各项制度要求规范操作,严格管理集体资金、资产、资源。

2.4 “三资”清产核资工作培训。清产核资是实现全面委托服务的中心环节,富源县“三资”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富源县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清产核资工作业务要求》,对乡镇(街道)“三资”管理工作人员开展清产核资业务培训,在全县各乡、镇、街道共组织业务培训36期,总计1981人次。全县各行政村严格按照清查、评估、整改、公示、登记“五步法”,认真开展清产核资,做到先清账内、后清账外,先清资金、后核查资产资源。在村级“三资”清理登记完毕后,各乡镇进行严格审查,再由各村向群众进行张榜公示,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在公示期满无异议后,由村委会负责人、村监督委员会、村小组组长、参与核资人等签字盖章后上报,建立农村集体“三资”明细台帐,力争做到不漏一村、不漏一项。

结语

在今后的“三资”管理工作中,要定期对业务人员进行培训,及时宣传国家的各项惠农政策及法律、法规知识,让广大群众参与到农村“三资”管理工作中来,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监督权、参与权,实行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使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增值保值,防止因管理不善、监督不严造成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流失,从源头上遏制农村党员干部违法违纪问题的产生。

参考文献

[1]马金荣.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J].农业经济,2012(2):57-58.

[2]蔡宁.浅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财经界,2013(24):121.

[3]徐捷.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探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22(7):141-142.

[4]钱小曼.城镇化背景下深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路径选择――以浙江省绍兴县为例[J].农业经济,2014(4):68-70.

上一篇:日光温室秋延后茄子高产栽培技术 下一篇:陕西户县度小麦品种展示示范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