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县林业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时间:2022-05-04 03:46:43

祁连县林业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摘要 从提高对林业生态建设的认识,坚持全民绿化;加强森林经营管护,为生态建设提供有效保证;深化林业改革,为生态建设提供源泉;实施种苗工程,为生态建设打好物质基础;推进重点工程,为生态建设构筑主体、框架;实施科教兴林战略,为生态建设开辟途径等方面总结了祁连县林业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以期为该县林业的生态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林业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措施;青海祁连

中图分类号 S718.5;F316.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2-0182-01

位于海北藏族自治州的祁连县,县域总面积1.47万km2,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2.6~3.7 ℃,冬季寒冷,气候干燥,夏季凉爽。年降水量159.3~359.1 mm;海拔4 200 m以上终年积雪,现代冰川广布,平均海拔3 500 m。全县森林覆盖率13.5%,林业用地面积20.97万hm2,乔木林地面积1.65万hm2,灌木林面积17.19万hm2。虽然全县森林资源较少,但均分布在黑河西岔(黑河)和东岔(八宝河)的高山峡谷地带,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重要作用。是祁连县天然生态屏障,同时也是甘肃河西走廊、内蒙古额济纳旗农田灌溉、工业用水和人畜用水的重要水源供应区。

由于历史和社会原因,数千年的乱砍滥伐、毁林开垦、樵采、过度放牧等,使祁连县的生态遭到严重破坏,目前,祁连县水土流失面积达4 667 km2,草地沙化,退化面积达7 266 km2,森林植被的破坏、草地的沙化、退化,造成了严重的洪涝、风沙等灾害,这不仅影响了当今的社会进步,而且严重地威胁后代的生存和发展。为此,要紧紧围绕国家实施的天然林保护工程、“三北”防护林等工程,从祁连县实际出发,加强当地林业生态建设,再造山川秀美的新祁连。

1 提高对林业生态建设的认识,坚持全民绿化

1.1 提高对林业生态建设的认识

以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为主的绿色植被构成了人类生态与发展的物质和能量基础。林业是一项产业及公益性事业,是为了对森林资源进行经营而组织起来的。在人类的文明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林业发挥了非常大的贡献,同时也付出了昂贵的代价[1-2]。

任何一个国家,其整体生态功能发挥的较为明显的标准为:森林的林分郁闭度应超过0.6,覆盖率超过30%,并且森林资源应均匀分布。若达不到这些要求,则该国家的生态环境就不可能完整,不可能达到较好的生态效果[3-4]。祁连县的森林覆盖度仅13.5%,林分平均郁闭度不足0.5,且森林分布不均,多为小片状,且风沙大,气候条件较为干旱,草地面积呈大范围的沙化、退化,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近年来,全县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艰苦奋斗,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的绿化活动,仅“九五”期间,祁连县就共完成人工造林1 533.33 hm2,但尚未彻底地改变该县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的趋势,直接对祁连县的的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目前,祁连县水土流失的总面积达4 667 km2,占总土地面积的31.75%,雨季黑河平均含沙量达10.8 kg/m3,每年的平均泥沙输量高达4 500 t,导致了该县的土地肥力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1.2 坚持全民义务植树造林

进一步提高全民的生态环境意识,坚持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的方针,充分地对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性进行调动,建立全社会均参与植树搞绿化的机制,继续坚持群众运动,大力宣传,进行全民义务植树,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部队等进行广泛动员,促进造林绿化目标的快速实现[5]。

2 加强森林经营管护,为生态建设提供有效保证

林业振兴、发展的主题是对森林进行经营管护[6]。祁连县当前已有的林木植被资源是经过多年发展得来的,由于该县的自然条件较差,一旦植被资源遭到破坏,则极难恢复,产生极大的损失。因此,应加强对现有林木植被资源的保护工作,并将其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来抓。应在对现有的森林资源继续进行保护的基础上,大力搞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同时,大力实施国有林区天然林保护工程。要多方面采取措施,严格控制林木资源消耗,在全面禁止采伐的基础上,坚决制止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等破坏资源等行为,切实地保护好已退耕还林的森林资源,严格地防止林地的逆转。

3 深化林业改革,为生态建设提供源泉

西部大开发为林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林业要发展就需要解决当前面临的许多问题,应采取合理的措施对林业进行一系列的改革。

3.1 构建林业发展的新机制

对林业发展的新机制进行构建,以为林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动力。改革首先应促使创新意识的提高。当前,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林业的发展实现了由单目标经营转向了多目标经营发展,主要以生态效益优先,兼顾经济社会效益。应进一步地促进思想的解放,进而更新观念,结合深入实际调查的结果,破除陈规,大胆地进行创新,探索出新的发展思路,跨越式地促进林业的发展。

3.2 积极对林业实行分类经营改革

对林业区进行划分,主要分为2类,分别为公益林业及经济林业。对于2种不同类型的林业区的发展,应结合其各自的特点,分别有针对性地采取适合的措施。对林业进行改革是一次具有根本性和全面性意义的改革,应积极地在分类经营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发展模式上的建立上进行探索,并充分地积累经验。建立其相应合理的林业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是建设生态公益林及实行林业分类经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林业的改革也即林业投入机制的改革。祁连县应多形式、各渠道地调动社会上各方面的力量,提高广大群众进行林业建设与改革的积极性,可利用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有利时机,抓好国有场圃的结构调整和优化组合搞活林场和苗圃。

3.3 积极发展林业生产要素市场

应在对林木权属进行完善的基础上,积极地推行森林资源的有偿使用,对于部分林区,其对公益林的保护还可以采取以林养林的办法,以实现林地使用权和林木资产以及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的目的。并在对产权关系进行明确和理顺的基础上,逐步地促进森林资源的资产化管理,从根本上加快林业的自我发展。

4 实施种苗工程,为生态建设打好物质基础

对于林业生态建设来说,其根本在于良种壮苗。因此,要全面地促进造林绿化质量的有效提高、加快林业生态建设的速度,必须抓好良种、壮苗的培育工作,其不仅是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也是推进林业生态建设的迫切需求。当前,祁连县种苗生产虽然有很大的发展,但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与目前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发展的需要相比,其发展的规模还远远不够,因此必须扩大种苗的生产。要加快工厂化育苗基地建设,对骨干苗圃的建设,应按照规划合理布局,实现苗木的自育自造。同时鼓励农民、个体户根据市场需求发展小苗圃,大力培育苗木市场,特别要注重对乡土树种的选择及育种,以提高栽植的成活率。加强对林木良种繁育中心的建设力度,以良种繁育中心为核心,建立和扩大中心苗圃,加大科技力量的注入,大规模地生产适宜当地应用的良种,以满足当前祁连县林业生态建设的需要。

5 推进重点工程,为生态建设构筑主体和框架

5.1 稳步推进重点工程,带动全县绿化工程

应对重点工程的示范、辐射及骨干作用进行充分的发挥,并将此作为祁连县国土绿化和生态体系建设的框架。同时,全县的各乡镇都综合考虑各地的实际情况,为延伸和补充国家重点工程,应建设一批相关的配套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应着重突出重点,原则上采取先易后难的顺序,稳步地实施各项工程,保证其顺利地进行,特别是应该集中各方面的力量及资金,促进宜林荒山绿化工程的实施。以综合治理为主、综合治理与开发利用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治害、兴业、促富的指导思想及科学开发的方针。应抓好目标管理,设立目标责任制,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促使领导干部在其任期内不断地探索绿化工程实施的有效形式,以促使其继续坚持、不断地发展植树造林。并将保护及发展森林资源定期目标的完成情况作为各级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政绩考核的内容之一。

5.2 动员全社会力量,进行林业建设

各级政府各部门要动员和组织群众,认真履行植树种草义务。要以小流域为单元,按户划定义务植树种草基地,把城镇周围的宜林荒山荒坡承包给机关、企事业单位、驻军等,投资投劳,大力开展植树种草活动,要进一步深化林业改革,建立健全绿化奖励机制,落实优惠政策,使群众在造林绿化中得到实惠。造林时必须明确林地权属,让群众心里感到踏实。同时大力推广四旁植树,林业部门要做好农田林网防护作用的宣传工作,迅速建立一批防护效能较好的农田林网示范工程,以带动全县林网工程的发展。县绿化委员会和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要肩负起造林绿化的重任,并要挑起组织、协调全社会办林业的重担,加强检查和督促工作,确保全县造林绿化目标的完成。

6 实施科教兴林战略,为生态建设开辟途径

一是进一步地推进祁连县的林业推广体系建设,包括对乡镇林业工作站的推广职能进行加强,进而可促使基层林业科技队伍的稳定,并从各个方面创造有利的条件发挥其在林业生态建设中的先锋作用。对林业推广机构的服务范围进行进一步的拓宽,以期为林业生产提供各阶段的服务工作,该服务工作可贯穿林业生产中的产前、产中及产后,促进林业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二是抓好科教兴林的综合示范,搞好县级科技示范点,做到乡镇有示范村、村有示范产,以加快林业科技示范网络体系的形成,林业科技的推广可采取示范辐射的方式,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三是搞好各方面的培训工作,主要是有关行业岗位及林业技术骨干的培训。行业岗位的培训可以普遍提高林业队伍及广大林农在林业方面的综合素质;林业技术骨干的培训可以尽快培养一支技术骨干,其不仅懂技术、善经营,还具有较好的管理能力,能够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加快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7 参考文献

[1] 祁连县志编纂委员会.祁连县志[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3.

[2] 祁连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祁连年鉴1986-1994[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

[3] 马绍仁.海北州林业生态建设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9):213-215.

[4] 江伟.怀宁县林业生态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8(24):340.

[5] 王国仙.西畴县林业生态建设发展对策探讨[J].绿色科技,2012(6):41-43.

[6] 陈继海.刍议如何推进林业生态建设[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7):273.

上一篇:甲醇投加系统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下一篇:上海城市绿地土壤改良配方的室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