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盲校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时间:2022-05-04 12:45:44

试论盲校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摘 要】 盲校学生由于自身缺陷,对事物认知存在缺陷,对语文的学习缺少兴趣,课堂吸收率不高。高效课堂能有效提高盲生的课堂吸收率,激发学习兴趣,使低年级盲生在语文学习的初期阶段打好基础,从而锻炼学生能力,获得最优的学习效果。

【关 键 词】 以生为本;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7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27-0122-02

为了响应天津市教委下发的《2015-2016学年度天津市中小学课程计划安排意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这一要求,针对盲生的自身特点,就需在课堂既定时间内提高教学水平和学习效率,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把握课堂。故迎合新课改理念,紧扣“教”与“学”,做到教师教学方式和盲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以盲生的自主学习为主,让盲生愿意学习、学会学习的同时,形成自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使盲生在语文学习的初期阶段打好基础,从而进行学习能力的培养。为达到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的目标,提高课堂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

评价课堂是否高效不仅要看教师的教学能力,还要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学生的参与度,课堂上师生、生生的互动也极其重要。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构建盲校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

一、备课充分预设,教学目标定位准确

备课时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文本的内容、盲生自身能力和原有的语文基础,设立与之相符的分层教学目标,并在课堂教学中顺应或遵从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学习以达到既定的目标。课堂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教师在教学预设时,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针对盲生特点对教学目标做出相应的改善,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困难的地方,重点之处加以突破。如在《画家乡》一课中,教材要求学生在课后画出自己的家乡。根据学生特点在教学预设时可以分为两个目标,全盲生可以用优美的词句描述介绍家乡美的地方,低视生根据全盲生的描述和自己所想画出家乡,这样既可以让所有的学生参与进来,还锻炼了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我们在备课时,除了要关注教材,更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明确每节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并非面面俱到,但要预设出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从容面对,从而节省课堂上思考解答学生疑问的时间。

二、课堂环节优化,设计合理

1.课程导入,激发学习动机

低年级语文教材的课文内容丰富,在设计导入时要考虑如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注意力,针对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特点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如:针对全盲生采取事例、故事、音乐等音频,或动手操作的实验小游戏等形式激发兴趣,低视生可扩展为图画、视频、多媒体课件,等等,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学生及时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教师才能快速地导入当堂课要学的知识。

2.面向学生,设计合理的教学环节

课堂讲授过程中,亮点不应只是教师,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为了使学生从内心喜欢上语文课,要努力缩短学生与书本、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针对盲生思想禁锢、缺少联想的特点,可以充分利用教材、声音、触摸实物及学生相互交流沟通等环节使学生参与其中,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师提问的技巧方面,问题要有明确性,设计的问题要有相应的思考价值,让学生主动参与,激发他们思维活跃的学习。如在学习《乌鸦喝水》一课时,提出“瓶子周围要是没有小石子,乌鸦该怎么办”,不将问题局限于课本。开拓学生思维,通过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将问题放在小组内讨论,寻找解决策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也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鼓励学生提问,在读课文时留意不懂的词、句,老师讲课的过程中可以主动向老师提问,训练学生的质疑能力和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可尝试让学生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答案不一定是像老师讲述的那种标准答案,用学生浅显易懂的话语更容易让学生理解。

在课堂上,我们尽量给学生以不同程度的点拨、启发。比如学习古诗,理解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在老师讲解诗句含义前尝试自己理解,老师作为辅助启发并补充,对于能力稍差的,只需要他们在学习诗句后熟记并复述诗词含义即可,表现出色的时候及时鼓励,使每位学生都有学习的动力。

3.巩固拓展,注重积累

知识的拓展可适当加入德育教育和传统文化的教育。如在学习《画》一课时,介绍关于国画的一些知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学习《失物招领》一课,加强环境保护意识,自觉维护班级和校园环境等。除了教材的知识点外,要适当拓展注重课外知识的积累和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等等。一节课时间没变,但学到的知识多了,课堂的效率就会提高。

课堂作业不在多,要适当精简,关键是要有一定梯度,使学生学习到的知识得到巩固和强化。作业的设计要兼顾生活性、趣味性和思考性。例如:学习完《小壁虎借尾巴》一课,课文要求背诵,课下让学生利用编排课本剧的形式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印象,背诵也变得更加容易。对于生字的课后巩固,鼓励低视生利用学习书法时发的速干纸,将拿不准的字在大字格里进行书写,对笔画的安排、整体占格进行指导,之后再在普通的田字格里进行书写。只要学生有需要,任何时间都可以作为课堂的延伸。除了固定的作业,也要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阅读课外书籍,使学习更加灵活,语文的学习不能只局限于课本。

三、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

在课堂上,为了给高效课堂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老师要做到用真诚的目光注视学生,用亲切的语言教育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以无拘束、放松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更利于知识的形成,学生敢问、敢说,就会形成一种积极主动的课堂氛围。课堂当中还可以寓教于乐,通过游戏学习知识。如在复习课上,练习组词时,可以采用开火车的形式,后面每一个接词的同学说的词语第一个字都要用到前一名同学说的词的最后一个字,利用词语接龙调动每一个学生参与其中开动脑筋,想不出来的同学可以请教其他同学,让其他同学帮助自己,这样每出现一个词大家都会思考下一个词,在轻松开放式的环境下,学生没有压力地进行学习,记忆会更加深刻。

四、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辅助教学

针对班里低视生较多的特点,为了方便学生学习,利用配备的电子白板和助视器可以有效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尤其是在生字的学习上,学生可以使用助视器对准白板,将字放大到适宜观看的大小,省去了到黑板前观看来回的时间。默写生字时,可调出田字格背景请学生到白板前书写,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习不再枯燥。做练习时可以利用投影仪将学生的答案展示到白板上做实时批改,将正确答案更直观地展示给学生。针对低视生上课经常跟不上老师讲课节奏,不知道讲到什么地方的问题,通过投影仪可以将课文定格到白板上,讲到哪指到哪。信息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辅助了语文课的教学,使课堂更加多姿多彩,知识展现的方式也更加多样。

总之,建构适合盲生语文学习的高效课堂,必须以生为本,根据学生特点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方法,加强师生合作教学,使课堂教学变得开放、双向、多渠道。这不仅需要以教学理论作指导,还需要不断探索。只有构建起高效的语文课堂,才能真正提高盲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能力,从而获得最优的学习效果。

上一篇:学会三招可夺“冠” 下一篇:能源变革下的CFO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