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场开发“原汁原味”的生成性资源

时间:2022-05-03 05:11:23

临场开发“原汁原味”的生成性资源

【关键词】生成性资源 数学教学 开发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5A-0016-01

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具有随机性以及不可预见性,是课堂上临场生成的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恰当地开发这种动态资源,合理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更加富有趣味性,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理解与接受新知识,提高学习效率。生成性资源的开发,有利于我们发现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从而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提高课堂效率。

一、巧用讨论式开发课堂资源,培养学生思维

课堂上老师讲、学生记的传统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教学时我们应适当采取一些积极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在日常教学中,我更倾向于采取师生问答、学生间的互动等讨论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开发课堂中的有效资源,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

例如,在新课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线段的认识》一课教学中,介绍完线段的有关知识后,笔者对学生提出了几个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分组讨论:(1)线段和直线有什么关系呢?(2)直线和线段有什么不同?(3)直线和线段有什么相同点?这样的问题讨论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开发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让他们在数学的相关学习中有所思考,有所领悟。在学生认识到线段的内容的同时,自己也对线段与直线进行了相关的比较分析。学生们在这种生成性信息的启发下思考问题,接受知识的效率要比平时高很多。

二、从错误中总结经验,在课堂上发掘资源

在学生接受与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时犯错误是难免的,很多时候教师急于纠正错误而忽视了导致产生错误的原因。但就日常教学而言,学生犯错误的地方,正是教师应当好好利用的教学资源。教师不能害怕学生们犯错误,而应当从学生的错误出发,把学生的错误作为宝贵的教学资源,对错误的问题进行理性剖析,帮助学生认识错误,并在改正后使问题得以解决,同时也为我们自己积攒好的教学经验。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一课画角的环节,笔者经常发现学生刻度外圈、内圈不分的情况(如学生把一个100度的角,画成了80度)。但是当学生出现这些错误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错误资源,把他画的结果放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出来,让全班学生一起对比,再让正确理解了角的画法的学生指出他的错误,引导其他学生进行思考,并弄清错误的原因:画角时,他在量角器上数刻度时数反了。最后让这个学生自己当场再画一个正确的角。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在错误发生时,及时地发现问题,找到错误根源,及时纠正。

三、利用互动的教学方式,探索生成性资源

生成性资源在多数情况下,都是学生在课堂互动学习中发现的问题,或是在与学生讨论时对我的启发而形成的。因此,笔者认为,课堂互动这一形式是生成性资源形成的好方法,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捷径。这些学生在课堂中的互动的问题就是课堂学习知识的重点,也应当是我们教学的核心内容,因此,教师并不应该驻足在学生已经掌握的所谓课堂重点上,课堂的真正核心应该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以及误区。例如,笔者在课堂上常常采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形式,以发掘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只有针对学生的困惑,对症下药,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取得课堂上的双赢。让学生们在教学的互动之中,总结经验、共同进步,同时也不断丰富自身的教学经验,帮助更多的学生提高、进步。只用通过这种课堂的互动,充分利用这些生成性资源,才能更好地为课堂服务。

就教学效果而言,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最好的老师是这些课堂中产生的临场资源。教师需要利用好这些动态的资源,帮助学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课堂随机性内容的学习中与学生一起进步、共同提高。小学是学生数学思维形成的基础阶段,我们要利用好这些宝贵的课堂资源,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数学。

(责编 林 剑)

上一篇:数学课堂要给学生“留时间” 下一篇: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有效整合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