搁浅的梦想,逆风飞扬

时间:2022-05-03 12:28:14

搁浅的梦想,逆风飞扬

高三这一年漫长又短暂的时光,如此平淡无奇,却又如此不同寻常;这一年,我经历了很多,也感悟了很多;这一年,我成长了很多,不断地走向成熟. 因为把握好了高三这一年,我才没在人生的第一道槛――高考留下遗憾. 未来的路还很长,高考后一切从零开始,但这一段难忘的时光,使我受益终生.

拾忆,高三

清潇的秋风,络绎的单车,美丽的清华园.这些高考成功的旗舰式符号,成了我这个秋天温馨的韵脚和注解.

对于我来说,高考是一张皱褶的纸,涂满了奋斗的狰狞和或深或浅的屐痕,两年高三,两次高考,冗长的灰色时光最终将其折成精致的纸飞机,沿着圆滑的弧线,飞向了梦想的象牙塔.

冰心说:“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我对这首诗有很深的体悟.

那年,我背负全家的希望参加高考,最终却以608分这样一个差强人意的成绩草草收场.回顾中考,我以全市第二的成绩进入当地最好的高中,所有人都相信我能成功跃入一流大学的门槛. 结果,过度的压力让我疲于备考,焦灼的心态影响了高考发挥,曾经的梦想被现实撕得粉碎.

是走还是留?很多亲戚朋友劝我走,不再冒险,不再受苦,学着接受平淡,寻找另一个出口.我,只是低头沉默.犹记得那些不眠之夜里时钟滴答的漫长,记得叩问自己时抉择的艰难.

我不是一个轻易服输的人,我深知:如果就这么走了,我一定会后悔;如果我留下,那么即使又输了,又何妨?最起码,我尝试过,给过自己一次机会,那就可以无悔. 最终,我坚持了自己的心志,决定再度风雨. 我给了自己一个坚定的承诺:我会全力以赴. 我在日记本里写下那句我最喜欢的句子:逆风的方向,更是适合飞翔,我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复读,高四

曾经的同学已四散天涯,曾经的老师已接管新生. 我,停在原点,在此搁浅.

走进原来的教室,开始了我的第二次征程.我向学校要了一张单人桌,摆在教室靠窗的一个角落. 奋笔疾书,争分夺秒的备考生活延续着我的梦想.罗素说:“梦想是最有力的网,轻而易举地把世界打捞.”因为心底对自己的信任,也因为家人、老师、朋友对我的期待,我不断地提高对自己的要求,不断地挑战自己,我是每天进教室最早的之一,也是晚自习后离校最晚的之一,课间也很少无所事事. 在家与学校之间流转,两点一线的生活却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充实.

高四的我更加沉稳,更加坦然,我铭记着一位老师说过的话:“成功不癫狂,失败不沮丧.”我一直践行着,锻炼着自己的心态. 第一次高考,我输给了心态,同样的错误,我不允许自己犯第二次.

其实作为一个复读生,有着比应届生更大的压力. 每当心态上存在问题或是学习状态不好时,我更多的是一个人消化. 告诉同学,担心会加重他们的压力,毕竟每一个高三生在高考面前都异常敏感;告诉家长,担心他们为我睡不着觉,况且他们平时的工作已经很累. 我喜欢一个人,在公园的幽径上穿梭,或者,在校园的一个安静角落,静静杵坐,放空自己,这样,一些压抑或是浮躁的心绪就会沉淀下来,渐渐褪去.

高四的生活就这么倏忽而过,在一次次考试串起的旋律中进入尾声.

时光的齿轮不断啮合,六月如期而至.再一次走进高考考场,一切,是那么熟悉,又那么陌生.我对自己说:“尽吾志矣,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高考两天的气温异常的高,我依然沉稳,没有被灼热的空气撩起半点浮躁,高考也是一场心态上的比拼,我觉得坦然的心态帮了我很多.

高考结束. 我一个人站在空荡荡的走廊,看着同学们蜂拥而出,泪水突然决堤. 一年多时光,结束了,我无法一一分解,这泪水里包含着怎样的情愫,有感动,亦有辛酸,高中,散场.我只在心里默念:静静等待,愿梦花开.

浅谈,学习

提颈回望,一路走来,深深浅浅的脚印里埋藏着太多值得我一生去铭记的财富. 伏案提笔,谨与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学习经验,希望能对学弟学妹们提供借鉴.

说到学习方法,我想提三个关键词:刻苦,坚持,总结反思.

刻苦和坚持不是死记硬背的代称,不是高分低能的标签. 其实很多人对刻苦的同学存在偏见,觉得他们死读书,其实这正反映了一种错误的心理. 学习是需要技巧,提高效率的,但刻苦和坚持是永恒的基础.刻苦和坚持是一种态度,给自己一个目标,努力去争取,才有可能迎来青冥浩荡、日月齐辉的未来.

因为刻苦和坚持全凭个人的毅力和韧性,所以我着重讲一些我的学习技巧.

总结和反思特别重要,平时接收到的信息特别多,总结就能起到升华的作用.根据自己的特点和知识掌握情况,过滤掉已烂熟的内容,淘出知识的死角,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如何总结?我的方法是建立纠错本. 我的各科都有总结,纠错笔记,内容不多但很清晰,主要是易错易漏易忘的知识点. 每次翻阅笔记就像又打扫了一遍屋子,每个暗角都更加敞亮,多看几次基本就可以熟悉了.

如何填充总结本?我的思路就是少而精,只记重要且不熟悉的内容,切忌全而空,否则总结本就成了课本的复制品,价值大减!笔记内容主要来自于平时做的试卷习题,因为这些是自己认真思考过且老师精讲过的,会存在更深的感悟. 看笔记就成了纠正补全思路的过程,容易引起反思:当时做这一题我为什么没有想到这一点?这一类题的基本思路、答题点是什么?久之,做题能力就锻炼出来了.

除了总结,纠错,平时还要注意细节把握,重点分析. 例如,到高三后期,应重视英语和语文作文,努力提升加分空间;要减少数学的失误率,把会做的题做对,该拿的分拿到;要注意答题规范性,做到卷面整洁,条理清晰. 把细节做精,就能为高考增加筹码,保值增值.

高考,一场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战役,似乎比三国里群英决斗,金戈铁马,硝烟弥漫,战火纷扬的场面还要引人入胜,纠人心结. 夏日的炙烤,秋风的微凉,最终还是熔尽了,吹皱了那些硝烟战火,一切,在令人们或辗转反侧,或欣喜若狂之后,又归于平静了. 像是暴风雨后的寂沥山色,像是火山上的葡萄园,每个人,又开始了新的争渡.

祈愿,学弟学妹们,在下一个渡口,拿到属于自己梦想殿堂的入场券.

上一篇:解析几何与函数知识的融合 下一篇:长与短 大与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