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教材”进考场

时间:2022-05-03 11:19:15

带着“教材”进考场

高考政治试题在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广泛涉及社会热点话题、关注生活知识和社会知识,注重对同学们运用理论知识认识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但不管试题如何变化,它们并未脱离教材理论知识,正所谓“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因此,通过梳理教材体系,将考点结构清晰地装在脑子里,对相关知识了然于胸,在考场上才能随机应变。

一、整理知识体系,优化知识结构

政治复习冲刺阶段,同学们要按考点主干知识能力要求经典试题的顺序,把每个考点再过一遍,对考什么、怎么考做到胸有成竹。我们要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思想,完善知识结构,才能从宏观上把握知识体系,掌握各个考点之间联系,真正把政治理论和观点运用到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中去。但教材中没有直接反映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整体结构,我们所获得的知识往往是零碎的。如果在政治冲刺复习时,仍然是简单地阅读教材、识记理论和观点,而不清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不但影响对知识的长久记忆,在解决问题时也难以顺利提取相关知识。因此,在冲刺复习中,同学们要从整体把握教材体系,透过一个个考点的具体内容,用教材之中的隐性线索将零碎的考点串联起来,结成网络,巩固知识。

例如,把握《经济生活》模块的知识,要建构“程序性”和“主体性”的知识网络。首先,要按照“程序性”的思路来归纳知识,教材从消费切人经济生活,回答“生产什么”,然后分析生产、分配,依次回答“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的问题,进而从经济体制、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国际经济环境与发展趋势等方面,集中理解我国的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全球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其次,解题时要迅速提取相关的知识点,顺利建立试题与知识的联系,有必要“以主体为线索”,对“程序性”的知识进行整理归纳。《经济生活》涉及三类主体:国家、企业(公司)、个人。按照这三类主体,有关知识可作如下归纳。

国家: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与国家的宏观调控相结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坚持对外开放、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企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诚信经营,遵循价值规律,参与经济全球化,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个人:货币财富的所有者——对待金钱的态度;理智的消费者——消费心理、消费结构、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新型的劳动者——树立正确就业观、维护劳动者权利、提高就业竞争力;理智投资者——家庭投资理财的方式、理性投资;诚信纳税人——奉献回报社会。

二、整理热点体系。拓展思维半径

把握清晰的考点知识体系,在考场上能够比较顺利地提取相关知识,但在实际解答试题时,也常常会出现要点不全的错误。因此,带着“教材”进考场就面临着一个如何拓展思维的问题。精选本考试年度重大时事,按照热点专题重构知识体系,对热点问题进行多角度、多层面剖析,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理解和把握知识、思考和认识问题,这是冲刺复习阶段拓展思维的重要措施。热点专题在结构上一般包括:①热点综述,主要是简要概括热点的主要内容;②内容分析,对热点相关内容作简要介绍,分析背景和原因,探究影响和意义,介绍相关方针政策……通过“热点综述”和“内容分析”,了解相关的热点,学习相关的时政知识;③链接考点,分析热点内容所体现的相关理论和观点;④典型例题,回顾近年高考对该热点的考查情况,精选各地模拟试卷和复习资料中涉及该热点的新题,通过训练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对热点专题的整理,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切入点要恰当,要选择社会普遍关注,并且符合高考实际,与教材理论有一定联系,能够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和理解的热点。二是分析要适度,要调动和运用政治学科的理论知识,分析理解热点问题,以理析事,以事明理,事理交融。以教材的理论为限度,抓住精要内容。三是要形成体系,以热点为线索重构知识体系,通过热点专题的建立,明确该热点有哪些主要成果,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分析该热点可能涉及的理论和观点,解决出现的问题应该运用的原理和方法论。

例如,分析“促进收入分配公平”这一热点的原因,从《经济生活》的角度看,可以运用“消费的反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科学发展观”等知识;从《政治生活》的角度看,可以运用“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的真实性、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国家与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政府的职能、政府的工作原则、党的性质和宗旨”等知识;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看,可以运用“联系的观点、矛盾分析的方法、群众路线与群众观点、正确价值观”等知识。通过这样的梳理,在考场上遇到相关的热点试题,才能迅速、全面、正确地调出相关知识,提高答题的得分率。

三、整理题型体系。优化思维程序

清晰的知识体系和热点体系,能够保证我们在考试中顺利、全面地提取知识,但如何根据试题要求提取最具针对性的知识,是影响考试成绩的关键。因此,整理题型体系,掌握解题思路,优化思维程序,才能让我们真正用好带进考场的“教材”,减少不必要的失误。

高考政治试题都是经过精雕细琢、千锤百炼而来的,反映了命题者对考试目标的深思熟虑和对教材的理解。试题重视考查同学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常常故意将与解题有关的重要条件加以隐藏,考查同学们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与全面性,有效检验同学们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仔细研究这些试题,可以更好地领会高考命题的方向,掌握科学的答题方法。

高考政治试题按命题形式可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其中,选择题可分为事例材料型、引文材料型(主要是古诗文)、表格材料型、图示材料型、漫画寓意型、计算型等;非选择题可分为体现说明型、原理依据型、策略措施型、因果关系型、分析意义型、说明启示型、认识评价型、图表型等。在冲刺复习阶段,与其大量练题,不如抽出时间揣摩高考试题类型,并学习借鉴对试题分类讲解的有关资料,建立自己的题型体系,掌握各类试题的答题技巧与答题程序。在模拟考试和平时训练时,尝试运用这些规律和技巧分析试题,按该类试题的答题程序进行解答,在实战中弄清自己在哪些方面存在着弱点,集中精力加以攻克,形成适合自己的解题思路。

上一篇:挣脱十年臆想禁锢,重拾幸福婚姻 下一篇:家有腐女妻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