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色江南圆明园

时间:2022-05-03 11:14:39

一晃,圆明园已举办第二十届荷花节了。今年的圆明园荷花节又有新意,从6月20日到8月20日为期两个月的荷花节期间,每逢周六周日上午都会举办“圆明园市民文明大舞台”演出活动,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舞台节目隆重推出抗日题材歌舞。荷花节举办的圆明圆历史文化大讲堂还邀请研究圆明园的专家来园,和游客一起游圆,解读这座皇家园林的前世今生,感受圆明园深厚的历史文化。荷花节还开辟了水上观荷线,游船穿行在曲曲折折的水道上,让游人近距离赏荷姿品荷韵。

遗址公园的水

去游过圆明园的人,都会由衷地发一声赞叹:圆明园里有一种野味。我对圆明园的野味感触颇深。孩童时期,父亲领着我从五道口徒步去颐和园玩儿,过了清华大学西门不远,就会看到右侧稻田绿树后的一片,白晃晃的,神神秘秘地吸住我的视线。父亲说,那里是圆明园。童年的我心中的圆明园就是一片无遮无拦的水面,只知它很大却不知到底有多大。圆明园头一次举办荷花节,我去了,给我强烈印象的,除了荷花,还有南墙内的芦苇荡。芦苇高高的,密密的,被河似的水道分割开来,凌乱地向河心倒伏,向西不远,便把河道遮没。河面漂浮着杂草、枯树技,也漂浮着一条小船。河岸是绿柳,是高丘,荒野小岛似的。这画面让我想起西方油画家创作的风景画,荒僻幽静的美中有一种刻骨的苍凉。春季我游过圆明园,我喜欢曲岸高树下的清清水面,浅浅的,脱鞋光脚下去,沁凉中一丝快意。学生们最爱干这样的事,离清华、北大、体育学院近,微风中黄翠的杨柳枝下满是青春的靓影,他们是男是女,都争着挽起裤腿下到水里,扬洒出满天的欢乐。圆明园举办的活动多,一次满园灯火的夜晚,我和几个同事泛舟水上,不知是行到了何处,只见大鱼纷纷跃起,有不少一蹿就是半米多高,好几条鱼飞落到船上。我们顾不得看景,手忙脚乱地放生,惊叹鱼的肥美。它们是被灿亮的灯火、喧阗的音乐和人流吓傻了还是受到鼓舞,踊跃与游人一起欢庆庆典?

游圆明园,进南门不远就可见水的。

圆明园的水,深锁着爱游圆明园人的记忆。

但这欢乐的深处却是悲怆。由清朝五代皇帝,历150余年建造经营的最宏伟、最秀美的大型皇家园林,继承了我国3000多年造园艺术的优秀传统,吸收了江南风景与园林精华。位居大型皇家园林之首的圆明园,有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最杰出代表之誉,也被称为万园之园。不幸的是,1860年、1900年两次遭受帝国主义的焚烧劫掳,已毁坏殆尽,现在只剩下遗址。好在,它的山林水系,一直比较完整地保存着,由此不仅可以知道当年鼎盛期圆明园的规模,而且山体水系中的江南风貌依稀尚存。

圆明园水系

圆明园的水来自玉泉山水系和万泉河水系。

玉泉山水系大家都知道,一个大大的昆明湖在那儿摆着呢,万泉河却让大多数人犯愣:北京还有条万泉河?

万泉河确已是消失的河流,没什么人再提到它,连一些介绍北京历史水系的书也见不到它的名字,但它不仅曾经存在,而且风光无限。它的发源地在海淀区永定河旧河道上的万泉庄,是地下泉眼冒出的泉水汇成的河,河分两支北流,又汇昆明湖、长河下泄水流入清河。地下泉主要分布在万泉庄到巴沟一带,而以泉宗庙处为最多。万泉河水催生了好多园林,诸如以园林为主的泉宗庙、皇家园林畅春园、明末文人米万{的勺园、勺园改建成的清睿王花园、蔚秀园、鸣鹤园、朗润园、熙春园、近春园、承泽园等等。

圆明园是由圆明园、畅春园、绮春园三园组成的,三圆呈倒品字形排列,东西长约3公里,南北宽约2公里,总面积5200亩,国内由人工堆叠起来的土山250多条,由人工挖浚的河湖水面共约1800多亩,各大小水面上架起的石木桥梁约有200座,水体变化多姿,园内各景几乎均与水有关,可谓“桂楫兰桡处处通”。

万泉河水域,被文人墨客们称为“丹陵c”。“丹陵c”上,现北京大学西门对面,明代有武清侯李伟的清华园,清康熙帝在其旧址上修的畅春园,是离宫式皇家园林,园林中有前朝后寝模式的建筑群,康熙皇帝一年中几乎三分之二时间在此办公,清帝的园居生活自此形成习俗。围绕畅春园,周边兴起众多皇室和重臣的“赐园”,康熙帝赐给第四子雍亲王的园子就是圆明园。当时的圆明园规模很小,只有500亩左右,是典型的水景园。雍亲王成为雍正皇帝后,畅春园留给了皇太后,圆明园大加扩建,园南起造殿宇作为外朝,前湖北岸的“九洲清宴”大建筑群和东西两侧的一些小建筑群作了宫区的内寝,为帝后嫔妃们的居住地。同时雍正帝又浚池引水、广植花木、修亭建榭,作为游览观赏区。它更加水景园化,大型水面“福海”、中型水面“后湖”、28景区大大小小的水面、回环萦绕的水道连成完整的圆明园河湖体系。到乾隆帝,圆明园的扩建改造工程更是空前,和康熙帝一样六下江南的乾隆帝把江南的主要名胜都“移天缩地”地再现在圆明园内,新增了12景,又另外在园东和东南建了两座附园――长春园和绮春园。绮春园后改称为万春园。

最初的圆明园,水都引的是万泉河的水,雍正继帝位后扩建时也是。但到乾隆扩建时,万泉河的水已远远不够了,只好从昆明湖寻求新的水源。乾隆帝在兴建清漪园前大规模疏浚改造昆明湖,开挖昆明湖后湖,便与此有关。我们现在能看到圆明园外经修整后的护城河,它就是把昆明湖水引流过来的一条通道。它有几条暗沟,与圆明三园的水是相通的。昆明湖水主要从圆明园的西南角藻园附近流入。

江南水貌

想象中,夏景天,在江南赏荷与在北方赏荷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江南的优势是能在水里乘着船赏。实际上,这并非江南的独有特色,凡水域面积比较大的地方,荷塘中开辟水路放舟过去,那效果差不了多少。紫竹院、北海公园、如今的圆明园都有荡舟赏荷的项目,游人大可不必羡江南,非去江南不可的。何况,圆明园本就是个江南风韵十足的地方。

圆明园修复了一些建筑,正觉寺就是其中一处。正觉寺在圆明三园的绮春园正宫门西侧,俗称喇嘛庙。乘4号线地铁,出圆明园站口就能看到它。这是圆明三园唯一遗存较多的建筑群,历史上的两次罹劫都幸免于难。今年的荷花节上有一百多个品种的荷花新贵以盆栽的形式在正觉寺与游客见面。修缮后的正觉寺气势恢宏,早于它之前复建的绮春园正宫门金碧辉煌,但这改变不了圆明园遗址公园主体的野性味道,固有水系使它体现出浓厚的郊野江南水乡味道。沿着陆路赏荷路线走,无论从南门到小院到小花园到鉴碧亭到涵秋馆到三园交界到风荷楼到海岳开襟到转香帆到法慧寺到全景模型到东门还是相反,饱览400多种荷花的风采之时,圆明园水系的奇姿幽韵也是历历在目的。水体变化多姿,布局有致,洲岛错列,开合多趣。人为的谋划,已成自然的融溶谐和,是自然的一部分。有心的,会去寻清代帝王江南情结下的理水陈迹,那是个水网密布的地方。水作为园林中最活跃的因素,造成的空间效果和园林性格,比一般土地和草地更为生动。

福海景区,位于圆明园东半部,和北京城内北海的面积差不多,1860年遭劫后曾变为一片稻田和藕田,1985年经过挖浚,又恢复了当年碧波荡漾水光浩淼的旧观。这处近正方形的湖面,当年四岸共布置了10余处建筑群和风景点,圆明园中修造的仿杭州西湖十景,这里占了半数,南岸有“南屏晚钟”,东岸有“雷锋夕照”,北岸有“双峰插云”和“平湖秋月”,北岸深处,有“三潭印月”。直接采用杭州西湖十景的称谓,显示了整个湖区着意模仿西湖风貌的创作意图。沿湖四岸的建筑群和风景点,不搞崇楼高阁,不施浓艳色彩,强调效仿西湖的素装淡抹的一面。

福海景区原“方壶胜境”、“三潭印月”、“廓然大公”、“别有洞天”处残存的山林水景是不能不看的,它们比之福海方形湖区是另一种风格,别开生面。如“别有洞天”的水面,气氛宁静,与福海的辽阔开朗比较,确实别有洞天。“廓然大公”有精心布置的透视福海的豁口,是个天然的画框,如今叠石及山洞虽有所破坏,但仍留下大量的山石,山形水体轮廓依然。

圆明园的北景区,类似扬州瘦西湖,有不是江南胜似江南之誉。这里是一块被高墙团团围住的狭仄用地,运用瘦西湖的手法,创造出过一派江南景色和田园风光。围墙被矮山遮蔽起来,有山的起伏变化,行舟水中时,只见两岸垂柳,阡陌农田,连亘的土山包也是一抹绿色。山顶至河岸的连线跟地平线的夹角很小,不会造成压抑、封闭的感觉。理水也很讲究,此处地面没有扬州城西那么宽裕的土地,就因地制宜,河道不大拐弯,小拐弯,讲曲折,讲宽窄,收放开合,再分出支流,何去何从让你考虑让你选择,瘦湖不觉瘦,水体风景丰富多彩。水汇聚成湖,与远近青山相映成趣,水流过平原,与阡陌农田打成一片;夹于村舍之间,朴素无华;穿行庭院之中,婉转有致;环绕楼房时满塘荷花清风送爽;穿过围墙水关,小舟游人柳暗花明。

比较扬州瘦西湖,感受圆明园北景区,能悟出很多叠山理水的道理。

海岳开襟,原本是长春园西湖内的岛上楼阁,上下两层圆形台阶,汉白玉的石围栏,正楼为四出轩式的三层楼阁。台的四面都有牌楼,方亭、圆廊、牌坊、配殿建筑都是对称的。现在只是座修补了圆形高台石基的小岛,水上游赏荷路线就开设在这里的水面上。长春园西湖风貌仍不失旧韵。

在圆明园游玩,不要犯懒,能走到的都要走到,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的。

上一篇: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治疗结核药致肝损害疗效分... 下一篇:重阳开,赏秋花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