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远格调,意境不凡

时间:2022-05-02 10:42:27

专题解说

说到“意境”,我们会联想到富于诗意的优美画面,其实,意境有不同风格,司空图曾在《诗品》中列出雄浑、冲淡等二十四种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皆谓意境。借助“境”表达“意”,能够产生丰富蕴藉的意味,增强艺术感染力。

营造深远的意境,首先是创造“境”,使文章内容具体形象起来。朱自清在《关于散文写作》中说:“意境似乎就是形象化,用具体的暗示抽象的。”

王国维说“境”有“写境”与“造境”之分(《人间词话》)。“写境”就是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或场景形成符合生活真实的生动逼真的“境”,使之成为抒绪、表达思考和认识的凭借。如《荷塘月色》借月下荷塘和塘上月色来抒情;《赤壁赋》由泛舟赤壁引发人生感慨,又取譬水月表达旷远情怀;《老人与海》中将主人公置于茫茫大海中一叶孤舟之上,成群鲨鱼面前,在激烈冲突的场景中诠释“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的主题等。

“造境”就是通过想象虚构富于浪漫色彩的“境”,使文章呈现一种诗化风格,在对现实的超越中使读者感受到表达的张力。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透过瑰丽梦境暗示自己的长安经历,以“觉时”与梦境反差表现人生的变幻;《逍遥游》中以大鹏振翅九万里的奇特景象展现不受束缚的自由境界;《道士塔》将敦煌莫高窟文物流失的历史浓缩定格于瞬间等。

除了在散文、小说(包含记叙文)等文体中营造整体意境,在议论文中也可以适度营造局部的“境”以增强文章可读性。使用事例时可以采用“场景法”,以生动描写代替平白叙述,为议论蓄势。如《过秦论》中“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在叙述中加入对比描写,使九国之师慑于秦威仪的乌合之态一览无余,为最后揭示秦乃自取灭亡做了铺垫。表达观点或阐发看法时借助比喻等手法,化抽象为具象。如“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帕斯卡尔)“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上”(马丁・路德・金)等都是脍炙人口的经典之句。

总之,意境可大可小,所占篇幅可多可少,甚至有时一句一字即可点石成金,将读者的情思引向深远。

营造“深远”的意境,就是对意境进行深化与开拓,这要通过“炼意”实现,“境”深远的背后是意深远。

“深远”首先是让意境开阔。横向联系多侧面的社会生活,纵向联系古往今来的历史,把不同的人物事件连缀起来,可以使文章具有“广度”。这要求作者有开阔的视野与丰厚的积累,突破领域的界限,跨越时空的阻隔。观察生活时勤于思考,看到人物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写作时能够触类旁通,信手拈来。例文《放不下好酒》在这方面做得就很突出。

“深远”还需要让意境深邃。写作可以“以小见大”,从具体角度切入展现厚重主题。这要求作者具有一定的文化高度、哲思深度或历史的厚度。2001年江苏高考优秀作文《赤兔之死》虚构了赤兔马为“诚信”殒身的故事,将主题放在人们谙熟的三国故事中展现,从传统“忠义”的层面阐释诚信,立意高远;2011年北京高考优秀作文《中国历史的一半骑在马背上》开篇即以“中国历史的一半骑在马背上”的惊人之语先声夺人,全文沿着这一形象比喻展开阐述,揭示了历史发展中少数民族武力威胁使中原民族“生于忧患”的规律,见解独到而深刻。

“深远”亦可以表现为虚实结合,留给读者想象空间和回味余地。如2011年北京高考优秀作文《让与不让》结尾说“你让或不让,没有人会强迫,但你让或不让世界却会因此而改变”。没有将结论强加于读者,却会让读者在自己思考中更深入地理解问题,做出选择。

所有意境的深化与开拓,本质上都是作者精心揣摩,将主观情意与物境有机交融,使之典型化的过程。意境要锤炼,但求之过度反而会落了痕迹,显得造作。自然,方为化境。

在写作中营造深远的意境,运用适宜有利于表达主观情意,展现作者才思,提升文章的格调。然而,“有无意境不是衡量艺术高下的唯一标尺”(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要避免“为境而创造境”的情况,与达意割裂的描写只会使文章显得芜杂造作。在适合的题目与题材上尝试,才会成就文章的个性发展。

模拟试题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2012年高三北京市海淀区一模试题)

诗人说,“白的花胜似绿的叶,浓的酒不如淡的茶”。的确,生活中有人偏爱白花淡茶般的素雅,不喜欢绿叶浓酒式的热烈;其实,也有人偏爱浓酒绿叶般的浓重,不喜欢白花淡茶般的清淡。这两句诗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自定角度,自行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上一篇:“甄”读音之争 下一篇:一个老城区的招商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