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议中国民族高校校名英译问题

时间:2022-05-02 06:37:07

再议中国民族高校校名英译问题

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中国的高校亦加快了国际化的步伐。最明显的就是体现在很多高校增加了英文校名。其中,民族高校也顺应此潮流,加快其建设一流民族大学的步伐。目前,我国的民族院校业已成为我国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和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基地,但是民族高校的英文校名存在一些问题。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修改的建议。

英文校名民族高校问题高校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在弘扬中华文化方面发挥了无可替代的独特作用。随着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中国的高校也加快了国际化的步伐。最明显的就是体现在很多高校增加了英文校名。其中,民族高校也顺应此潮流,加快其建设一流民族大学的步伐。但是民族高校的英文校名存在一些问题。这一定程度上无疑会影响中国民族高校的“走出去”的效果。

一、中国民族高校及校名英译现状

民族院校是党和国家为解决我国国内民族问题而建立的综合性普通高等院校。经过60年的实践和探索,民族院校为我国民族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成功的范式,发挥了非民族院校不可替代的作用。现全国有6所中央部属民族院校(中央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和大连民族学院)和19所地方民族院校。

当前,国内有很多刊物发表了专家学者对于中国高校校名英译研究的文献,这些文章按照内容大致分为两类。一是综述性的,对高校校名英文翻译过程中应注意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探讨;而是侧重点讨论校名英译中的某些细节的处理,属于微观层面。查阅相关资料,可以发现,这些文章有具体谈论关于师范类和农业类等学科类校名的翻译,但是涉及民族类高校的文章却很少。学者麦新转分别在文章《论Nationalities University的可接受性》(2008年)和《中国民族院校校名英译研究》(2011年)对民族高校校名翻译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但是,时过境迁,这些校名翻译还存在新的问题值得商榷和改进。

近日,笔者再一次认真浏览了全国各民族高校网页上的英译校名,发现与学者麦新转两篇文章里的记录略有出入。对比研究之后,发现译法各不相同,而且还有很多细节的错误,而又似乎未引起重视。试看从各大民族高校网站上抄录的下列高校的英文译名:

中央民族大学: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

中南民族大学: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西南民族大学: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西北民族大学:Nor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北方民族大学:Beifang University of Nationalities

大连民族学院:Dalian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

广西民族大学: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云南民族大学:Yunnan University of Nationalities

内蒙古民族大学: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the Nationalities

青海民族大学:Qingha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贵州民族大学:Guizhou Minzu University

湖北民族学院:HUBE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民族学院:TIBE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四川民族学院:Sichuan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北京民族大学:Beijing Nationality University

但是,打开国家民务的网页,显示的却是State Ethnic Affairs Commiss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首先,各大民族高校自身的英文校名各有差异;其次,国家民委的“民族”一词的官方翻译与其下属的民族高校的翻译也大相径庭。不难看出,我国民族高校名称在翻译上很不统一,存在明显错误。为此,希望就这些问题能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加以规范和统一。

二、英译问题分析

1.大学(university)和学院(college)使用的混乱

大学即university,主要指学生学习以获取学位、教研人员进行学术研究的高等教育机构。西方的大学重视学生入学的水平、毕业的质量、教师和学生的创新革新能力,追求世界一流、国内领先的教学水平和学术地位。而学院即college,school,institute,academy等,其概念或语义包括提供高等教育、专业教育甚至职业教育的机构。

通过查阅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7th Edition)和Webster's Ninth New Collegiate Dictionary对university的解释:

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7th Edition)对university的解释为:an institution at the highest level of education where you can study for a degree or do research.

Webster's Ninth New Collegiate Dictionary对university的释义为:an institution of higher learning providing facilities teaching and research and authorized to grant academic degrees;specifically,one made up of an undergraduate division which confers bachelor's degrees and a graduate division which comprise a graduate school and professional schools each of which may confer master's degrees and doctorates.

所以,英语中university的含义不仅只是一个提供教学与研究的综合类的大学,还应该是可以授予各层次的学位,通常包括能够授予学士学位的本科生教学层次以及能够授予硕士和博士学位的研究生院以及数个专业学院。这些民族高校中,首先只有中央部属的几所民族高校和一些地方民族高校的办学规模和科研水平达到了university的要求。其次,如果是按照能够授予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标准,则能够达到university标准的学校则更少。只有中央民大,西南民大,中南民大,北方民大和西北民族大学。我们看到大连民族学院,湖北民族学院,四川民族学院和民族学院的翻译都是用了university,把学院自诩为university,是违反了翻译的原则,甚至是违背了诚信的道德规范,因此一些民族学院不应译为 university。而作为民办高校的北京民族大学,翻译是也是采用了university。而其规模和科研力量却远未达到大学(university)的标准。所以,university的使用应当加以规范。

2.校名的语义结构

据调查,目前中国大学校名的语义结构来看,大致分为:(1)地名+性质,如北京大学;(2)学科名+性质类名,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3)特定文化名+性质类名,如复旦大学;(4)地名+学科名+性质类名,如中国农业大学;(5)人名+学科名+性质类名,如中山大学。进一步分析,中国高校中文校名中,中国80%以上的高校校名的语义结构组合类型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两大类:①地区名/特色名+学校性质类别;②地区名+学科名+学校性质类别。学科名主要有师范、化工、航空、财经、政法、语言、民族等学科领域。而中国这些民族类高校都是采用了地区名+学科名+学校性质类别的模式。但是民族高校在采用英译校名的时候,却是采用了①地区名+学科名+University,Dalian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②学科名+University of+地区,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③地区名+University of/for+学科名,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Nor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Beifang University of Nationalities等;④地名+学科名+University,Guizhou Minzu University.在英语中,“地区名+university of/for+专业名称”往往会造成误解。地区名作为前置定语,专业名称作为后置定语,而在英语语法中后置定语形容词多表示暂时的特征。所以说,譬如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给人的误解就是for nationalities是从属于Southwest University下面的一个学院了。

再者,地名属于专有名词,用汉语拼音字母拼写中国地名,不仅是中国的统一标准,而且是国际标准,全世界都要遵照使用。Beifang University of Nationalities(北方民族大学),采用的就是汉语拼音。但是,对于西南民族大学的译法: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SOUTHWEST”就是指代不清,意思不完整,应该译为SOUTHWEST CHINA或者“Xinan”。对于民族高校来说,可以采用“地区名+专业名称+University”的形式,这样就便于宣传,简洁易懂。就可以翻译为China Minzu University,Southwest China(Xinan)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Northwest China(Xibei)Nationalities University等。

3.大小写、冠词使用和nationality的单复数问题

内蒙古民族大学校名的英译出现了常识性的错误,竟然使用了the Nationalities,应改为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不难发现这些民族高校译名不仅出现了冠词使用的错误,而且在书面拼写格式上出现了明显的错误。如Qingha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青海民族大学),介词“for”的第一个字母使用了大写,违背了英语语法的原则,应该引起该民族院校的注意。对于民族高校来说,是具有多民族的师生,所以,应该是nationalities,才能体现出这一特点。

三、结语

随着中国民族高校在国内外学术交流机会的不断增加,作为民族高校一定要运用好自己的外语人才,把自己学校的国际宣传工作做好,吸引更多的外国人才。英译校名是各民族高校乃至全国各类高校对外选出,扩大知名度的一个媒介,因此应避免随意性。民族高校应注意使用符合语言规范和自身特色的英文名称。只有这样,才能通过标准化、规范化的高校译名,才能更好的促进与国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交流,提升学校品牌,实施民族高校“走出去”的战略,加快实现建设国内外一流民族大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韦建华.再谈高校名称英译问题[J].语言学理论与研究,2006,(2):30-34.

[2]何自然,麦胜文.中国高等院校英文校名刍议[J].外语教学,2005,26(3):7-9.

[3]蔡向麟,张建龙.探讨中国高校英文校名翻译现状[J].外语论坛,2009,(15):200.245.

上一篇:浅析合作学习对于军事英语课堂教学的影响 下一篇:数学难题的分析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