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异常性股痛的养生与食疗

时间:2022-05-02 04:00:49

感觉异常性股痛的养生与食疗

周先生,48岁,自诉右大腿前外侧麻木两周。两周前,他直接坐在潮湿的操场上约6小时,次日即出现左大腿前外侧的下2/3部位皮肤灼热、麻木,时有蚁行感。开始时尚不明显,后逐渐加重而就诊。疼痛部位局部皮肤无红、肿,皮肤色泽及温度正常,触觉及感觉均减退,舌质淡红,苔薄黄,脉滑数。医生诊断为:感觉异常性股痛,风湿痹阻型。

感觉异常性股痛又名股外侧皮神经炎,是皮神经炎最常见的一种。偶有家族史。多发生在成年人,以肥胖中老年男性为多见,往往单侧发病。很多人认为大腿外侧牵及腰部的疼瘠均为坐骨神经痛,殊不知股外侧皮神经炎也每每让人的单侧或双侧大腿外侧有疼痛,甚至伴有麻木、虫爬等异常感觉,走路、久站可加重。此病的原因较复杂,而且很多患者查不到明显病因。但患此症者,常有腰腿疼痛史。由此可见,该病与腰椎退行性病变有密切关系;股外侧皮神经在通过腹股沟韧带即大腿根处,因局部组织纤维化使其神经受压迫而引起症状;久站、步行、伸腿仰卧、内脏下垂、妊娠、肿瘤、疝气和长期紧束硬腰带等刺激压迫,也可致病。此外,受凉、感染、糖尿病、过度吸烟、喝酒及中毒、动脉硬化等也与股外侧皮神经炎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感觉异常性股痛属于中医“皮痹”“髀痹”和“着痹”等范畴。如

《中国医学大辞典》谓皮痹:“由风寒湿乘虚入于皮肤所致……搔之不痛。初起皮中如虫行状。”本病临床以经络闭阻,气血不畅,气滞血淤而致,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1)风湿痹阻型:病程短,有股部受寒或坐卧湿地史,股外侧皮肤灼热、刺痛或有蚁行感,不影响运动功能,局部皮色不变,舌脉亦可无明显变化。

(2)淤血阻络型:病程较久,股外侧皮肤麻木不仁,痛、温、触觉明显减退,但不影响运动功能,局部皮肤枯燥干涩,甚至肤色变褐,舌质暗红或有淤斑、淤点,脉细涩。

自家养生与食疗

针灸等各种治疗方法对本病均有理想的疗效,但也要积极治疗原发病。要注意局部保暖,避免寒凉、潮湿及劳累。经常锻炼身体,使正气旺盛,风寒之邪很难入侵则可预防此病。可选用中药补阳还五汤(生芪、当归、川芎、地龙、赤芍、红花、桃仁、牛膝各15克~20克水煎)口服,每日1剂,连服5剂~8剂。

川乌董米粥:生川乌朱儿10克,薏苡米30克。将薏苡米与川鸟一同加水煮粥,先用大火煮沸,再改用小火慢煨成稀薄粥,加入姜汁5亳升,蜂蜜10克,搅匀,分两次服。

槐仁决明粥:桃仁、草决明各15克,小米50克,蜂蜜适量。将桃仁打碎与草决明同煎取汁再与小米加水同煮粥,每日1剂服用。

川芎白芷炖鱼头:川芎、白芷各15克,鲤鱼头1个。将川芎、白芷分别切片,鲤鱼头去鳃洗净,一起放入锅内,加生姜、葱、盐、料酒、水适量。先用急火烧沸后,改用慢火炖熟。佐餐食用,每日1次。祛风散寒。活血通络。

乌鸡附子散:雌鸟鸡1只,生附子30克。将雌乌鸡宰杀,去毛及内脏,洗净。附子削去皮尖,研为末儿。把附子末儿撒鸡上,用火炙黄焦,捣为散。空腹用酒送服5克~10克,每日两次。温经散寒,除湿止痛。

当归姜肉汤:当归50克,生姜50克,羊肉片300克,盐适量。用纱布包好当归、生姜片,与羊肉片加水适量煲汤食用。对体弱畏寒的感觉异常性殷痛者有效。

上一篇:哪些食物中抗生素残留量可能过高 下一篇:吃什么食物可以有效预防结肠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