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提问中的语言艺术

时间:2022-05-02 01:56:53

小学数学教学提问中的语言艺术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还比较欠缺。因此,他们的学习依然需要教师的引导。尤其是数学,这种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来讲,小学生更需要教师通过一定的方式来指导学习。而课堂提问无疑是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同时也是帮助学生突破自身思维的重要途径。而且,对于气氛较为严肃的小学数学课堂来讲,教师适当的提问能够缓解课堂压抑氛围,同时还能够启发学生。提问,能够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当然,在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主要分析课堂提问的语言艺术,以达到进一步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现状

缺乏主体性 在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环节上,很多教师往往都是以解决问题为主。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虽然能够扩大课堂的容量。但是,由于教师大都使用普遍提问的方法,造成问题的提问缺乏主体性。也就是说,教师一般只是以解决问题而进行问题的提问,这种方式看似能够解决学生的疑惑,但是却没有让学生感受到应有的重视,这对于小学生长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来说非常不利的。而且,这种方式的课堂是以教师为主导,这实际上是与素质改革之下的教学大纲要求相违背。另外,教师对课堂提问和问题解答流程上的严格控制,将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因为,在这个流程中,学生会形成依赖教师提问,并等待教师给出唯一标准答案的模式,这种课堂提问的教学依然没有实现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和发散思维的目的。

缺乏探究性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学大纲对学生的培养做出了一定的调整:在重视理论知识教学的基础上,应当注重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针对这一教学大纲要求,课堂提问应当具有探究性的特点。但是,在目前的课堂提问中,教师的提问往往不符合学生的生活和理解识记,或者说没有足够的针对性。一方面,教师给出的问题过于简单。看似达到了活跃气氛的目的,实际上没有起到什么实质的作用。例如,在提问时,教师经常会使用“好不好”“是不是”等口头语,虽然这些貌似具有很强的互动效果,却根本无法提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另一方面,教师给出的问题超出学生的理解范围。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数学这种逻辑抽象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的学习,本身就有很多的障碍,这些障碍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清扫,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来讲,将是一个很大的挫伤。这也是教师需要在课堂的提问中解决的问题。而一旦教师无法正确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将会让学生陷入更大的数学学习困境。因此,教师必须将现阶段学生的掌握能力和思考能力考虑其中。

缺乏引导性 目前,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普遍存在着一个盲目性的特点。也就是说,很多教师在预留学生提出问题的环节上,一有问题就急于解决问题。这当然能够解决部分学生的疑惑。但是同时,对于那些不习惯发言的学生将是一种客观的漠视。而且,由于小学生理解能力上的问题,很容易出现答非所问的现象,面对这种问题的回答,教师一般以摇头示意,或者是对以某一个问题过于执着,只是想得到一个同学的正确回应。这种课堂提问的方式,既没能够让教师发挥教学的主导性,同时也没有让学生得到应用的重视和鼓励。长此以往的提问教学,不仅无法达到提问能够带给数学教学带来的预期效果,还有可能造成部分学生思维的懒惰,这对于他们今后的数学学习非常不利。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艺术

处于小学的学生本身具有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而且他们的理解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上都存在着很大的欠缺。这些共同的因素决定了教师必须做好学生的引导学习工作。而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恰当的提问无疑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并且,课堂的提问实质上依然是教师的知识传授。同时,又能够在师生的交流中完成彼此之间的情感交互,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当然,这种价值的最终实现需要借助于教师在提问中所使用的语言艺术。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语言艺术内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提问能够完成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综合。对于小学生来讲,其课堂的注意力本就容易分散,而数学课程又是令学生头疼的一门科目。因而,在数学课程的学习上更容易出现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而课堂的提问显然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在这种形式之下,学生的注意力得到集中,学习效率也会提高,从而慢慢进入数学学习的正常轨道之上。而一旦学生能够以正常的心态进入学习的状态,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也会被激发出来。这样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对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非常大的帮助。

其次,提高学生的活动热情。课堂本身是具有很强的严肃性的。这种严肃性虽然能够让学生对课程的学习产生重视。但是同样,过于单调的氛围却让学生慢慢进入数学学习的疲软状态。而课堂提问却能够召唤学生进入良性活动的状态中来。而且,当这种互动具备了稳定性之后,学生会形成提问或者询问的习惯,并慢慢促使他们在数学的学习中表现自己真实的情感。而这种情感的活动,也必然会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这对于帮助小学生解决人际交往的问题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最后,提问能够维持课堂的正常秩序。在小学课堂中,由于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控能力较差。因此,在面对他们所不喜欢甚至不适应的数学课堂中,很容易出现开小差和交头接耳的现象。而如果教师能够在课堂中安排提问的环节,看似令一学生措手不及,实际上却也是让学生始终保持注意力集中的方法。这样一来,不仅数学课堂的秩序得到正常的维护,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由此可见,教师必须正确认识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环节的价值,也要真正理解提问的语言艺术内涵,这样才能够保证课堂提问效用的最大化发挥,也才能真正达到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目的。

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策略

明确目的,确定提问顺序 相关研究证明,教师在提问环节如果能够完成连续的提问,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如果问题得以以有序地方式进行有效提问,那么就能够使学生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认识问题。另一方面,连续的提问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同时也会让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一个更深层次的互动。由此可见,教师如果能够有一个明确的提问顺序,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而要真正完成这一具有完整意义的连续提问,教师就必须注重两大问题:问题的重点以及问题的层次。换句话说,教师必须完成一个具备目的性的,有核心的连续发问。当然,这一核心问题的存在价值并不是让学生形成客观的记忆,而是帮助教师逐步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内容的回忆和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以认真的态度精心设计核心问题,同时要保证问题求解的有序性。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核心问题必须与教学目标相一致,并能够达到激发学生思维和讨论欲望的目的。

上一篇:中外德育教法比较 下一篇:建立师生关系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