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着的坚守者

时间:2022-05-02 07:47:09

成都师范学院走过了59年风雨历程。在从成人高校向普通高等师范学院改制转型的艰难跋涉中,学院的领军人们怀着对西部教育事业发展现状的深刻认知和坚定执着的大众情怀,摒弃了各种诱惑和多种“变脸”的选择,始终不渝地坚守着教师教育这块阵地。在服务基础教育上,走出了一条创新师范生培养模式的发展之路。

坚定的教育共识

学院党委书记曹子建曾在全院干部职工大会上指出:“改革开放30多年,国家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和进步,但是东西部发展的落差、城乡发展的失衡依然是困绕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巨大障碍。作为西部人口大省,四川省的农村基础教育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今天,广大农村孩子不仅要求上学,更渴望能上好学。人们对公平发展的期盼更加直接地表现为对教育公平的追求。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需要优秀的教师;农村的脱贫致富,需要优秀的教师;农村儿童的成长,需要优秀的教师。人民群众的需求理当成为我们全体成师人忠贞不二的追求。以创新的模式,培养大批面向基础教育的优秀教师,这正是我们师范教育工作者神圣的天职。成师人责无旁贷,义无反顾。”

正是基于这样坚定的共识,在学院党委领导下,经过长期探索与实践,成都师范学院针对基础教育对教师品质结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针对师范生培养中师德养成教育、学科专业教学和教学技能训练相分离的“三张皮”现象,经过深入调研,创造性地构建了“三维一体”的师范生培养模式,搭建了“2+1”校地合作的办学平台。通过该模式和该合作办学平台的有机融通,并运用于全校师范学生培养实践和上岗检验,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同。

创新培养模式,引领发展方向

学院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形成了“一个模式,两项举措”的师范生培养范式。其中“一个模式”是主体,“两项举措”是支撑。“一个模式”即“‘三维一体’的教师教育专业培养模式”,是融“师德养成教育、学科专业教学和教师技能培训”为一体的教育教学体系。“两项举措”即“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和“教师成长助推计划”。以“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为引领,以“教师成长助推计划”相助力。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发展之路。

其一,优化师范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教师教育专业教学内容针对性和示范性。一方面认真分析师范生“品质结构+知识结构+教学能力结构”三个方面的培养规格要求,将师德养成教育、学科专业教学、教师技能培养内容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一体设计、在教学过程中一体推进、在顶岗支教中一体实践,促使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品质、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的协调发展,优化了师范生教师素质的培养结构。另一方面,针对专业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的问题,改革了传统的课程结构与内容体系,将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与学科专业课程教学深度融合形成新的课程内容体系,增设了8个至10个学分的教师职业技能课程;增设服务农村发展的地方选修课,解决了农村优质师资培养的教学内容针对性问题。此外,还探索课程教学模式创新,形成了学科知识、教法演示和案例分析融为一体的专业课教学模式,解决了专业课教学的示范性问题。

其二,实施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工程,提高了师德培养的实效性。针对新形势下师德教育知行脱节的问题,学院提出师德教育“从灌输到养成”的理念,探索出“立德、融通、践行、内化”的师德养成规律,创设了“师德养成教育工程”。站在立德树人的高度,将师德养成教育内容落实到人才培养方案和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强调师范生的主动践行体验。本着“养成是核心、参与是关键、指导是保障”的原则,学院的师德养成教育设置五个模块,建设五个载体,强化五种功能,即通过把理论教学作为教导载体凸显渗透功能,把主题活动作为参与载体凸显强化功能,把实践教学作为践行载体凸显体验功能,把环境建设作为文化载体凸显熏陶功能,把过程评价作为测评载体凸显检验功能,使师范生师德教育收到实效。

其三,系统推进、板块强化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模式。具体而言:一是系统性的资源平台。建立学院教师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形成了包括三字一画、教师语言、微格教学、课堂教学观察与评价、班主任工作技能情景模拟等实训室;加强教师职业技能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形成了由基地专职教师、各系教学法教师、中小学一线教师和知名教育专家组成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加强教师职业技能的课程开发与教材编写,出版了《怎样写好粉笔字》《师德行为技能训练》等系列教材。二是板块化的技能训练。学院在师范学生中有步骤、分阶段地进行“三字一画”、教师口语、简笔画、教师礼仪教师、小组和班级“微格教学”“教学设计技能”“课堂教学观察与评价”“班主任工作技能情景模拟”“师范生毕业前职业技能强化复训诊检”等训练。三是全方位的过程管理。建立了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校、系、班三级管理体系,分层履职,分工协作,整体推进;成立了师范生职业技能考核委员会,师范生职业技能考核内容纳入学分制管理,按照学生活动第二课堂管理模式,积极组织师范生参加各个层次、各种类型的教师职业技能竞赛。

搭建“2+1”校地合作平台

2010年,成都师范学院和温江区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搭建了“师范院校+地方政府+中小学校”的“2+1”合作平台,创建了“校地共建”教师培养新机制。学院和区政府通过互派干部挂职、政策咨询论证等管理互动形式,实现教育设施共建、教育信息互通、教育平台共享。学院与区教育局共建“名师工作室”,汇聚了一大批校内和温江区、省内外的教育教学知名专家与中小学学科教学名师,形成名师资源共享模式。学院为温江区启动了名教师、名班主任、名校长“三名工程”,推动了温江区中小学教改和教研,提升了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和教学质量;温江区的名师参与师范生的培养,提高了教育教学能力。学院建立了由“研究实验学校”+“附属实验学校”+“伙伴协作学校”的组成的实习实训基地群,在附属学校试点助理班主任制度,形成了教师专业技能集成训练的特色。

同时,成都师范学院构建教师教育“培养、培训、研究、服务四位一体”协同创新平台。遴选校内外310名高校、中小学、幼儿园的优秀教师为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培训专家库成员;遴选93所中小学、幼儿园为教师专业发展基地;建设6个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培训首席专家工作坊;与地方教育局合作,探索教师培训创新实验区,搭建师范学生成长的大平台。

成效初现,信心倍增

一是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收到实效。2011年底,在成都师范学院召开的“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研讨会”上,来自教育部、科技部、四川省教育厅、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对成都师范学院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工程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二是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得到强化。学生参加顶岗支教实习,学院对实习生的评价都在优良以上、家长对实习生非常满意和满意的占98.6%。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四川日报》《教育导报》等多家媒体对学院师范生的培养工作进行了全面报道。

三是师范生的专业素养得到极大的提升。成都师范学院2012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全院学生共有100余人次获得国家、省和行业的学科竞赛、教学竞赛一二三等奖;20多人次的教师获得指导教师奖。“国培计划”置换研修项目学院顶岗实习学生的能力认可度逐年提升,近3年师范生的就业率都在95%以上。

四是学院创新教师教育新模式结出硕果。温江区所辖中小学、幼儿园办学水平、教师能力都得到显著提升。成都师范学院附属实验学校借力成都师范学院专家,迅速崛起成为“成都市新优质学校”和唯一属于区县的七所“未来学校”之一。2013年,学院“2+1”校地合作、教师教育一体化、培训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等3个项目成为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示范性项目。

均衡发展,任重道远

在促进教育公平和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中小学与幼儿园教师数量不足、素质不高、流失严重、补充困难等问题,成都师范学院在师范生培养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体会。

一是师范院校特别是省属师范院校,要自觉履行高校的社会责任,需要充分调研一线需求,把解决基层群众的需求作为学院办学的目标与方向。

二是省属师范院校要与政府、中小学幼儿园等建立紧密合作共赢的师范教育共同体,才能寻找到更好服务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新模式。

三是要创新师范教育的体制和机制,探索有效的国家、各省免费师范生培养模式,寻找解决农村及民族地区中、学及幼教师资“下不去、留不住和不好用”的问题。

因此,成都师范学院将以《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为指导,信守人民至上的理念,坚持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方向,不断深化改革创新,继续探索和实践卓越教师的培养路径与方式,加大教师的培养培训力度,为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和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单位:成都师范学院)

上一篇:中职教师师德现状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多媒体教学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