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桑群培 藏族律师的法治理想

时间:2022-05-02 04:46:23

罗桑群培 藏族律师的法治理想

在拉萨的几天里,天气总是阴晴不定。空中不时飘来的丝丝细雨,打湿了路边摇曳的格桑花,为这座“日光之城”平添了几分浪漫与诗意。

拉萨当热路上,第一家合伙制律师事务所――恒丰律师事务所的别墅办公楼在一片氤氲中静静矗立,远远望去,如同朦胧勾描在画布上的建筑剪影。

律所的创始人之一罗桑群培就在这时走入了记者的视野。

他是土生土长的康巴汉子,却有着学者的儒雅气质。一身笔挺的西装,脸上的线条犹如高原的风刻出一般的坚毅,金丝眼镜后的目光自信而笃定。热情寒暄之后,他带领记者参观律所宽敞明亮的办公楼,耐心地讲解律所的发展历程,语气中透露出欣慰与自豪。

作为第一位法学博士,罗桑群培已经在法律的道路上走过了二十年光阴。岁月的长河记载着他不同寻常的经历:出生在辽阔的雪域高原,就学于厚重的京城,奋斗在异国他乡,继而把他的法治理想践行于家乡的每一寸土地。

他创办了第一个合伙制律师事务所、第一家由律师和律师事务所发起的法律援助公益机构、第一个农牧民法律援助工作站、第一个公益法律图书中心、第一家法律援助基金会。他走过的法律道路,几乎与第三次工作会议后的社会发展同步,见证并助推了法制建设的发展与繁荣。

“我的个人成长轨迹与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提起过往,罗桑群培感慨万千。站在律所的顶层凭栏远眺,拉鲁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美丽与壮阔尽收眼底,远处响起火车长长的鸣笛声,勾起他对往事的回忆。

藏民内心的法律革命

1971年,罗桑群培出生在素有“藏东明珠”之称的昌都地区。

昌都是康巴人的分布区。有一首歌谣曾这样形容康巴汉子:“血管里响着马蹄的声音,眼里是圣洁的太阳,当青稞酒在心里歌唱的时候,世界就在手上。”罗桑群培说,这个地区特有的红土地孕育了他洒脱开朗的性格。

1987年,勤奋好学的罗桑群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政法专业,踏上奔赴京城的求学之路。大学四年的刻苦学习不仅为他打下了良好的法律基础,也让他对以外的世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毕业后,心系高原的他选择回到,进入拉萨的一家国办律师事务所工作。

和老百姓打交道,罗桑群培感触颇深。“直至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发展仍相对缓慢,老百姓的生活、思想都处在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下,法律意识非常薄弱。”

在他的印象中,有一种传统观念在藏民的内心根深蒂固:这辈子最好不要打官司。他们觉得打官司是一种耻辱,有损名声。而身为“法律代言人”的律师,也被认为只会“耍嘴皮子”“说三道四”。由于法律体制的不完善,的律师事务所寥寥无几,并且都是“国字头”,没有一家私人律师事务所。许多家庭纠纷,老百姓讨工薪等问题都不能通过法律得到合理的解决。

自那时起,创业的想法在罗桑群培的脑海中渐渐明晰。“我希望创办自己的律师事务所,服务的老百姓,使他们懂得通过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带着心中浓浓的理想主义色彩,1995年,罗桑群培毅然放下了令人艳羡的“铁饭碗”,与志同道合的律师们共同成立了第一家合伙制律师事务所――恒丰律师事务所,一步步深入群众,普及法律知识,践行他的法律理想。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律师事务所成立前,1994年7月,中央召开了第三次工作座谈会, 提出了加快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确定了发展的任务和目标,做出了全国支援的战略决策。自此,一批批干部前仆后继地奔赴雪域高原,为的发展建设挥洒了无数青春的汗水。

早在很久之前,罗桑群培就接触过孔繁森、等优秀汉族干部,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让他深深感动。“干部深入,像一座桥梁,带来的不仅仅是资金和项目上的扶持,更多的是一种新的思维,一种奉献的精神。”

历史的足迹证明,第三次工作座谈会有力地促进了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罗桑群培发自内心地感慨,自己也是政策的受益人。“随着各行各业的繁荣发展,市场强烈召唤着法律时代的出现,由此延伸了律师事务所的发展,律师的地位也逐渐提高。”

他还记得,1996年,一个贵族家庭内部深陷家庭资产纷争。为了解决纠纷,他们开始主动寻求法律的渠道,找到恒丰律师事务所。但当罗桑群培带领律师去了解情况时,80多岁的老母亲却坚持不愿意与律师沟通。她连声告诉儿女:“我不想跟这些人谈,这是我们家里的事,不要他们来插手。”然而,如果继续僵化,整个家族脉细都面临着断裂的风险,后来老母亲还是妥协了。在这个家庭的全体配合下,纠纷也最终通过法律得到妥善解决。

这个深居在拉萨八角街巷子里的大家族的案例,代表了新旧观念在社会的裂变,也代表了法律时代的变迁。

罗桑群培则是这种变迁的亲历者。“刚刚成立律师事务所的时候,只有一些企业需要法律顾问,后来逐渐扩大到政府和各级行政部门。随着社会不断进步,老百姓的法律意识逐渐提高。法律文明也在慢慢形成,发展。”

恒丰律师事务所因取得一定的成绩,获得司法部“全国法律服务行业文明服务窗口”。

大洋彼岸的公益梦

进入新世纪以来,恒丰律师事务所迎来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他们告别了租赁的时代,办公地址搬迁至四层的别墅,并为区内政府、事业单位、各大银行、上市公司等担任常年法律顾问,发展蓝图日益扩张。

这时,罗桑群培敏锐地发现了一个新趋势。“随着经济的发展,渐渐开始出现很多涉外组织,律所也开始涉及许多涉外投资和法律业务。”

其中有一个案子让他印象深刻。有一对德国夫妇在开办了一个公益盲童学校。过程中牵涉到很多法律问题,找到罗桑群培时,他们已经束手无措。

通过翻译,罗桑群培真诚地告诉他们:“你们给盲童带来一种心理上的光明,帮他们找到人生的立足点,这个法律费用一分我都不收,而且愿意为你们做常年法律顾问,有什么事情直接找我。”

此后,罗桑群培每天东奔西跑与各方交涉,并自掏腰包,付了3万多元的费用帮助解决问题。在他的努力下,学校最终成功开办。当被一群天真可爱的盲童团团围住时,他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在刹那间烟消云散了。

之后,学校得到了世界各地的善意捐助,这对德国夫妻也去了印度开辟新的天地。而罗桑群培却做出了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决定:放弃手上的工作,去国外留学深造。

在事业的上升期选择离开,身边的人认为他“简直疯了”。罗桑群培却有自己的理由:“当时没有能用外语从事涉外法律业务的律师。虽然固守在这边做业务,一年能够创下很多财富,但我还是希望走出去,不仅学习语言,也从法律方面了解国外的一些管理制度。”

2002年,罗桑群培踏上了美国的土地,作为一名访问学者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美国文化和历史。他一边打工赚钱,一边认真学习。半年后,顺利得到了美利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进入法学院攻读国际法和国际环境法专业。在美国求学期间,罗桑群培萌生了将法律与公益相结合的想法。“律师是站在利益链上的个体。然而,他们不仅仅可以创造一种经济价值,更能创造一种社会价值,用爱心去关怀别人,回馈社会,为人民带来法律的阳光。”

于是,2004年法学硕士毕业后,罗桑群培谢绝了美国一些公司伸出的橄榄枝,带着满腔爱国之心毅然回到祖国,回到魂牵梦萦的,开始踏上他的公益之路。

为农牧民工的权益保驾护航

2005年,经自治区司法厅批准,罗桑群培主要负责和创立第一个由律师创办的农牧民工法律援助中心――央金法律援助中心,罗桑群培担任副主任。

央金法律援助中心是一个针对农牧民,外来劳务民工的专业性、实务性、公益性、体系性的法律援助机构。不仅帮助农牧民工解决在务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难题,更填补了农民工法律援助民间机构的空白,真正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2007年,日喀则江孜县的农民工次仁多吉和工友到拉萨打工,在辛苦完成了对某公司旧楼的拆除工程后,却被工头恶意拖欠工资。就在他们多次讨要工资未果时,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向法律援助工作站求助。在工作站律师的努力帮助下,次仁多吉和工友们最终拿到了被拖欠了4个月的工资。事后,他们一起为工作站送来了表达感恩的锦旗。

2008年,从堆龙德庆县来拉萨打工的扎西旺堆和他的工友们,在农牧民工法律援助站的帮助下,终于在藏历新年前将上一年辛苦劳动了半年的工钱拿到了手中,并置办了年货,过了一个开心的新年。

……

一组数据摆在记者面前:自中心成立以来,罗桑群培带领援助团队,共接待法律咨询案件2456余件,电话咨询2210多次,办理援助案件465件,涉案金额760多万元。而在这组数据的背后,是律师们不懈的付出与坚持。

“在法律援助的过程中,我们在为老百姓解决法律纠纷的同时,也对农牧民工进行多种形式的普法宣传,培养他们的维权意识,降低侵害农牧民工合法权益的案件发生率。”罗桑群培说。

由他设立的位于图书馆内的法律图书信息中心一直发挥着普法及宣传工作站的良好作用。这是第一家法律公共图书室,共收藏法律学术书籍、实务书籍、法学期刊等6000余册。除此之外,他还带领中心工作人员结合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印制中文、藏文法律知识宣传单,在拉萨火车站、汽车站、劳工市场等农牧民工流入流出地段进行宣传,同时也使其更加清楚援助中心的性质及作用。

为开拓项目领域和筹措项目资金,罗桑群培成立了法律援助基金会,与司法部法律援助基金会、全国律协取得联系,争取到了全国律协与联合国发展署农民工法律援助的两年项目和国家扶贫办与世界银行法律援助的一年项目,并以优质服务,高效运行圆满完成两个项目,得到了高度认可。

法律援助中心获得司法部“法律服务创建和谐社会先进集体”“法律服务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并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为打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用法律促进社会繁荣稳定

2012年,罗桑群培获得了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学位,成为第一个法学博士,并与中国政法大学合作成立了一个研究西部法律建设的研究中心,致力于西部法律建设的研究和探索,完成了一项关于农牧区法制建设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事实上,罗桑群培从大学毕业后就一直热心关注农牧区基础教育和公益建设,1992年曾在大学毕业之初随时任共青团自治区委员会书记洛桑江村参与第一个农村希望小学――山南隆子县希望小学的开班和运行。

“现在整个社会都在唱响中国梦。”罗桑群培说,“这是中国价值追求的目标,对于来说,意义可能更大。在今天看来,我们似乎还能触摸到20年前的梦――经历了从旧社会到新社会的转变过程,人民欢欣鼓舞。而今,我们的梦仍在延续。”

目前,社会正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社会问题。罗桑群培认为,律师作为站在经济大潮的最前沿、社会矛盾最尖端的斗士,要时刻牢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反对分裂,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态度明确。“在3・14事件中,工作站各律师接受法律援助中心指派,拉萨市中级人民法院指定,作为案件中犯罪嫌疑人的辩护人全程参与了庭审活动,出色完成了11件辩护任务,为的安定团结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而在近年来的虫草纠纷、矿区纠纷、企业改组后的员工问题上,恒丰律师事务所的律师们坚持冲在司法第一线,积极协调纠纷,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望未来,罗桑群培认为,青年应坚定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反对任何分裂行为,把建设得更好,群众更加富裕,社会文明程度更高。而实现梦想的过程中,则需要每一个人付诸自己的行动,才能最终享受幸福的果实。

“作为一名藏族法律工作者,我认为法治是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而其中,法律服务的作用至关重要。”罗桑群培说。他希望今后在法律工作的道路上,能够尽自己的努力,为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上一篇:基于多媒体的初中数学集体备课研究 下一篇:刍议初中数学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