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后山饮桃花茶

时间:2022-05-01 10:56:01

坡后山饮桃花茶

兴国州后山原名后垴山,距县城约38公里。山峰嵯峨,怪石嶙峋,谷深幽峻,林木葱茏,风景秀丽。最高峰为桃花尖,遍植桃树和柳树,故有此名。每至阳春三月,桃花灼灼,桃红柳绿,疑是画中。悬泉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峰癫石僧,乱云飞渡仍从容。前人有诗曰:“闲来缓步傍溪边,杨柳依依笼暮烟。更喜桃花红几树,夕阳斜照更鲜妍。”宋代大文学家坡曾到此游历,品桃花茶,留诗而去,传为佳话。

坡泡桃花茶的水取自后山瀑布,分前后两叠,是兴国州最大的瀑布。瀑布的源头是一口灵泉,泉水如成串珍珠从石缝中涌出,累累纷纷,日光之下,颗颗水泡,或红、或紫、或青、或蓝,五彩缤纷。远眺灵泉,泉逐云影,或如晴天细雨,或如明珠万斛,情趣横逸。泉水清澈甘甜,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是天然的矿泉水,也是冲茶的极品水。第二叠瀑布,从八十多米高的山林中奔泻而下,如脱疆野马,翻海蛟龙,咆哮怒吼,入谷成溪,汇入印月潭。潭旁建一古寺,名桃花寺。当年东坡在寺中住了两日,与长老秉烛长谈,参悟禅理。瀑布的一侧峭壁如削,悬岩欲坠;一侧古藤盘结,荆棘丛生。荆棘中隐藏着一个溶洞,洞内有无数钟乳石,蔚为奇观。

元丰七年(1084年),宋神宗下旨将苏轼由谪居地黄州调为临近京师的汝州。接到调任的圣旨后,坡当即决定到筠州看望弟弟苏辙。坡从黄州出发,顺流而下,很快进入兴国军境内。经富池口,被富水河风光吸引,就入富池口溯河而上,到了后垴山,寺中长老率僧众过来迎接,请东坡喝桃花茶。时值阴历三月,山中桃花盛开,桃花尖如一团火焰在燃烧,东坡先生心甚乐之。

桃花茶从古有之。《千金药方》载:“桃花三株,空腹饮用,细腰身。”《名医别录》载:“桃花味苦、平、主除水气、利大小便,下三虫。”桃花性味甘,平,无毒,可消食顺气,痰饮,积滞,小便不利,经闭。《国经本草》载:“久饮桃花茶可使容颜红润,艳美如桃花。”据说桃花仙子曾驻足桃花尖,这里的桃花因此分外芳香,制成的桃花茶也有一股奇香,号曰桃花绝品。《兴国州志》载:“五十里曰桃花尖,上有泉甚甘,系里人以造茶,味胜他所,称其茶曰‘桃花绝品’。旧有寺。”当年兴国军知军王琪饮后曾赋诗曰:“梅花既扫地,桃花露微红。风从北苑来,吹入茶坞中。”《东坡诗集》引《名胜志》载:“桃花寺,在兴国州南十五里桃花尖之下。寺有泉,甘美,用以造茶,胜他处,号曰桃花绝品。”坡是一位融儒佛道于一身的大学问家、大诗人,可谓外儒内道而有佛骨。佛教僧侣修行讲求“禅定”,茶有消除疲劳、提神益思之功效,有助于入禅入定。道家崇尚自然,认为饮茶可洗却心灵上的尘埃,达到“无我”的境界。东坡既深研佛道,当然精通茶道,他品遍天下佳茗,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咏茶诗词。今天饮的桃花茶,果然为人间一绝。东坡一连饮了七杯,颇觉身轻气爽,不顾旅途劳顿,拽着长老去登桃花尖。停留两日,临走带了一些茶苗准备移栽黄州居所雪堂,并赋《后垴山桃花尖乞茶栽雪堂》(见《兴国州志・古迹诗歌》。此诗《东坡诗集》卷五亦作《问大冶长老乞桃花茶栽东坡》)诗曰:“周诗记苦荼,茗饮出近世。初缘厌粱肉,假此雪昏滞。嗟我五亩园,桑麦苦蒙翳。不令寸地闲,更乞茶子。饥寒未知免,已作太饱计。庶将通有无,农末不相戾。春来冻地裂,紫笋森已锐。牛羊烦诃叱,筐未敢睨。江南老道人,齿发日夜逝。他年雪堂品,空记桃花裔。”

东坡到汝州后,念念不忘后垴山桃花茶,后来又写成《水调歌头・桃花茶》词曰:“已过几番风雨,前夜一声雷,旗枪争战,建溪春色占先魁。采取枝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碎,结就紫云堆。轻动黄金碾,飞起绿尘埃。老龙团、真凤髓,点将来,兔毫盏里,霎时滋味舌头回。唤醒青州从事,战退睡魔百万,梦不到阳台。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

生动而传神地记述了采茶、制茶、点茶的情景及品茶时飘飘欲仙的感觉。东坡先生可称茶圣。

上一篇:初中体育教学现状及改革对策 下一篇:中国设计师弄潮美妆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