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巴洛克时期的声乐艺术

时间:2022-05-01 08:40:54

简述巴洛克时期的声乐艺术

【摘 要】巴洛克(Baroque)一词来源于葡萄牙语(Barroco)意为一粒不规则,鳞茎状的珍珠,现已成为说明17世纪和18世纪初期豪华的建筑风格的用语。音乐中的巴洛克时期,则指的是从歌剧诞生的1600年开始到巴赫逝世的1750年结束的前后150周年的多样的音乐风格,这时期最重要的代表音乐家有蒙特威尔弟、卡利西米、科莱里、维瓦尔地、亨德尔、约赛・巴赫等。

【关键词】歌剧;康塔塔;清唱剧;假面剧;阉人歌手

意大利歌剧产生于16~17世纪之交,这时期音乐逐步克服复调音乐不顾词句的倾向,提出了重视歌词的要求,并在词、曲结合上下功夫;最后16世纪下半叶主调和声音乐有了更大的发展,和声伴奏的主调旋律的独唱取代复调合唱,音乐与戏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17、18世纪,意大利歌剧称霸欧洲,对欧洲各国歌剧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只有法国利用意大利歌剧的经验,创造出了与意大利歌剧风格截然不同的歌剧艺术。法国歌剧产生于宫廷,有其思想局限性,但同时法国歌剧又是作为法国民族歌剧艺术的代表形式而存在的。

吕利是法国民族歌剧的奠基人,法国“皇家歌剧院”上演了他的第一部歌剧作品《爱神和酒神的欢宴》。吕利的歌剧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展示出了法国歌剧的特色。以后的法国大歌剧也是源于此。其特点如下:1.大多取材于神话故事。2.运用与法国语言节奏密切相配的宣叙调风格。吕利特别重视诗词,法国语言的抑扬顿挫、音色变化、演员的朗诵风格在歌剧中都有所体现,他的宣叙调比意大利歌剧中的“白话宣叙调”更富于歌唱性,而咏叹调更富于朗诵性。3.大量采用芭蕾舞和规模可观的大合唱,使其更符合法国人的审美习惯。4.重视管弦乐队的作用,序曲采用附点节奏的慢板,后接一个赋格式快速段的形式,其结构形式为A―B―A形式,但恰好是与意大利序曲结构相反的序曲形式。这种序曲形式被欧洲各国模仿延用至18世纪中叶。

17世纪初,英国出现一种包括有宣叙调在内的独唱、重唱、合唱、舞曲和各种器乐曲的音乐剧,称作“假面剧”。假面剧作为贵族活动而风糜于整个英国上流社会。17世纪上半叶的英国政局不但没有促进音乐剧的继续发展,反之它的一系列的动荡,严重阻碍了英国音乐的进一步发展。在这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作曲家珀赛尔的出现,翻开了英国歌剧史上的第一页。

德国歌剧的诞生虽然比英国更早,但它自产生之日起,几乎都受到意大利歌剧的支配,直到伟大的莫扎特歌剧作品的问世才真正创造了德国歌剧的辉煌。

康塔塔与清唱剧是在17世纪时期同步发展起来的姐妹艺术,在形式上与歌剧十分相似,包含有宣叙调、咏叹调、重唱、合唱,同时又都属于主调音乐范畴。康塔塔意为歌唱、演唱的意思,是与演奏的乐曲“奏鸣曲”相对而言的,用于歌唱的乐曲。17世纪初,人们通常把不属于歌剧的声乐作品都称为康塔塔。清唱剧是用来讲述圣经中的故事,它可以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只表现一个叙事段落或某一个场面的部分情节,可以不用服装、布景单纯清唱。

17、18世纪,美声唱法的兴起与阉人歌手的盛行把独唱艺术推向了最高峰,形成了美声唱法的“黄金时代”,而美声唱法的最早实践者则是阉人歌手。阉人歌手是在儿童时期(一般7~12岁之间)进行手术,去掉或全部的生殖器,到了成年后,身体其他器官均发育成长而唯独声带和喉头保持不变,这样他的声带比女子的声带更短、更薄,且具有男子强健的体魄与肺活量,因此阉人歌手的嗓音特别高,经过严格训练后的阉人歌手具有出色的演唱技巧,声音高亢、嘹亮、华丽、明快轻巧且音域十分广,阉人歌手以其独特的声音魅力先是在教堂中代替了女声部,继而又迅速地占据了整个歌剧舞台。欧洲的达官显贵们倾倒于阉人歌手出众的声乐技巧和惊人的肺活量。18世纪阉人歌手不仅排挤了女声,而且也排挤了男声称霸乐坛。

16世纪末到18世纪末,阉人歌手的盛行把美声唱法推向了顶峰,在声乐史上人们称这一时期为美声唱法的黄金时期。但到了19世纪初,阉人歌手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淡出了历史舞台。这是有其历史根源的,首先尽管阉人歌手在发音技巧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对人体进行、摧残本身来说就是一种不人道的现象,因此阉人歌手被淘汰和废除是历史的进步。其次到了18世纪阉人歌手在演唱时无视剧情的需要单纯地炫耀声音的技巧和极端的哗众取宠,让作品显得支离破碎,音乐的连续性遭到了破坏,作品的完整性丢失了,舞台成为了他们争风吃醋和炫技表演的场所,再者就是19世纪“关闭”唱法的出现,男声发声方法突飞猛进,改变了过去只有女声才能担任主角和独霸舞台的局面。同时男声音域扩大,在音量上也雄壮、丰满、高亢起来,这是阉人歌手所不及的。

19世纪初妇女打破了“妇女在教堂中保持缄默”的指令,走上了歌剧舞台并以高超的演唱技艺打破了男扮女装阉人歌手独霸舞台的局面。

最后一位阉人歌手是莫莱斯基,直到1913年退休,于1922年去世。到此为止,阉人歌手完全退出了历史舞台。

参考文献:

[1]胡郁青.中外声乐发展史[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赵梅柏.唱歌的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3]古斯塔夫・科贝.西洋歌剧故事全集[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上一篇:关于大学生校园礼仪教育的思考 下一篇:“美人应当忠于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