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高校教师职业生涯管理

时间:2022-05-01 05:39:47

试析高校教师职业生涯管理

【摘 要】针对我国高校教师职业生涯管理的特点,按照高校教师职业生涯管理的以师为本、全员参与、公平正义等原则,统和高校人力资源,实施职业生涯信息化管理,建立系统的职业生涯管理体系,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个人的潜能,实现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双重目标的统一,推动个人和学校的协同发展。

【关键词】高校教师;职业生涯;生涯管理

一、高校教师职业生涯管理的特点

(一)稳定性。高校教师职业因国家政策执行的延续性要求,人员和结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就高校教师个人来说,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对学校文化和利益需求等方面基本趋于一致。高校教师基本上是终身任职,拥有良好的公共信任氛围、社会形象较高的社会地位、优厚的经济待遇、良好的工作环境、较高的社会福利等职业稳定性因素。因此,高校教师与其他职业相比具有较高的职业稳定性,在进行职业生涯管理时可以进行较为长远的规划和有针对性的培训等。

(二)导向性。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求分生理需要、安全、归属、自我尊重、自我实现等层次,高校教师作为高层次人才,在追求物质需要的同时更多的是追求自我尊重、自我实现。因此,高校教师职业生涯管理具有显著的导向性,高校教师对职业生涯管理产生的效果也有自己独到的认识,高校可以通过教师生涯规划管理,对教师资源进行合理配置。

(三)非营利性。对于企业来说,借助职业生涯管理深入了解企业员工的职业兴趣、职业技能、价值观和未来发展空间的目的是为了设计适合企业发展的组织结构而进行人才盘点,使员工感到受重视,从而提升员工满意度、工作的稳定性、对企业的忠诚度,降低人力资源使用成本,为企业带来效益。高校教师职业生涯管理是和企业员工职业生涯管理有本质区别的,高校教师职业生涯管理是在高校这个特殊的组织背景下,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对高校教师进行职业生涯管理的目的就是通过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可迁移技能来促进高校科研和教育水平的进步,也为培养学生提供软实力,最终谋求高校可持续发展。

二、高校教师职业生涯管理的原则

(一)以师为本原则。高校教师职业生涯管理必须树立“以师为本”的思想,建立起有利于高校教师水平和能力全面发展的人力资源机制。在高校教师职业生涯管理中,遵守“以师为本”的管理理念,就是根据教师的思想规律和心理规律,通过尊重教师、关心教师、激励教师、改善人际关系等途径、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提高劳动效率和管理效率。

(二)全员参与原则。由学校各级管理者和教师共同负责高校教师职业生涯管理方案的研究、制定、组织全校教师实施,充分分析教师的个人特质、性格、家庭支持、关键事件等个人环境因素;充分探讨国际形势、国家政策的变化、教育改革、科学技术进步等社会环境因素,保证符合高校教师个人和学校的利益要求,保证高校教师职业生涯管理的可行性。

(三)公平正义原则。高校教师职业生涯管理过程中,及时向教师介绍学校的现实状况、阐明学校用人的相关要求、原则与程序、学校发展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等,使教师个人有均等的机会接受学校的职业生涯管理活动。向教师提供发展信息、教育培训机会、任职升职、评定职称、评优选先机会时,公开其条件与标准,营造公平竞争、彰显正气的氛围,保持高度的透明度。坚持以教师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结合学校的实际,以识人、育人、用人、发展人等多层面,逐步形成高校教师职业生涯管理的常规型发展思路。

三、高校教师职业生涯管理实施对策

(一)统合高校人力资源,实施职业生涯信息化管理。高校教师职业生涯管理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实施教师职业生涯信息化管理则是高校提升职业生涯管理效果和效率的重要手段。在高校,教师数量大,岗位层次多,组织结构复杂,有很多目标系列,诸如,“ 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的职务目标链、“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特聘教授”的岗位目标链等。高校教师职业生涯信息管理系统可以便捷地提供这些人事决策信息,使决策者在进行人事决策时能够更好地将高校需求、教职工素质及教职工自身特点等有效地结合,实现人事决策的实时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完善终身教育体制,建立系统的职业生涯管理体系。十报告中提出要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强调学历继续教育与非学历继续教育并重,强调优质教育资源的集聚、整合和共享,强调没有围墙、超越时空限制,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通过高校教师职业生涯管理,为高校教师提供知识技能培训、心理素质培训、价值观培训等多层面的教育培训, 提供在职教育、继续教育等多种特色的终身教育形式,为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开辟渠道,实现人职匹配,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

(三)推动优秀团队建设,深化高校文化内涵。高校的发展离不开一支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精湛、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的教师队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高校文化内涵的深化不是靠一个人的力量,而是要靠高校这个大团队的集体力量才能获得的。通过高校教师职业生涯管理,开展学校文化建设,继续深化学校文化内涵,以学校办学思想与办学理念为引领,不断挖掘精神文化、环境文化、制度文化、德育文化等各层面文化的内涵,形成高校自身的文化特色,铸就高校自身的文化品牌,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通过高校教师职业生涯管理,开展团队建设,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以德为先,以德育人,让每一个教师都成为成功德育教育工作者、德艺双馨的教育者,为人民教育事业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 易丽娟.高校教师职业生涯管理探析[J].科技创业月刊, 2012(11).

[2] 倪新刚.高校教师职业生涯管理的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6(7).

作者简介:宿钦静(1978- ),女,吉林梨树人,吉林警察学院,助教,硕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与教师教育研究。

上一篇:基于网络的初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试论高职外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