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死了”+“冻死了”并非言过其实

时间:2022-05-01 03:03:49

可怕的“热射病”

中暑是最常见的高温引发的疾病。其实中暑也有程度之分,“热射病”就是中暑中最严重的一类。如果没有及时救治,死亡率甚至超过50%。

“桑拿天”更易发生

“桑拿天”高温高湿,外界和人体自身温度都很高。人体散热功能下降,肌肉温度升高,进而影响全身组织器官功能,出现发热、呼吸困难、血压升高、呼吸衰竭等严重症状。

在温度大于30℃、湿度大于70%的环境中待得较久,就可能发生热射病。

以下人群要警惕

老年人、慢性病患者

肥胖人群和皮肤汗腺发育不好的人、热适应能力不强的人

孕妇、体弱女性及儿童

长期在高温、高湿环境中作业的工作人员?大汗淋漓猛喝冰饮料、洗冷水澡的人:身体出汗时毛孔处于扩张状态,突然喝冰饮料、洗冷水澡容易导致毛孔剧烈收缩,导致身体脏器的循环障碍。

这样应对

立即将患者抬至阴凉通风处,浇凉水使其体温降低;可服十滴水,仁丹等防治中暑的药品;监测体温,如高烧超过40℃且持续不退须马上送医院治疗。

5招预防“热射病”

1、热天减少户外活动。如果必须外出,一定要走到阴凉通风的地方。

2、注意通风降温。空调房内如果人多不通风,也会发生中暑。

3、多补充水分。一般认为,夏日每天喝1.5-2升的水比较合适。补充水分最好少量多次。高温环境下,半小时喝一次水,一次200-300毫升,不要牛饮。可以在一升的水里加半匙盐,补充出汗时损失的盐分。

4、洗温水澡。如果感觉身体发热发烫 可用藿香正气水 风油精等药品擦拭,蒸发吸热。

5、常吃降火食物。绿豆粥、酸梅汤、西瓜皮粥、苦瓜等都是很好的降火解暑食物。

皮肤也怕晒

高温天气对身体最外层的皮肤有很大杀伤力,所以夏季是各类皮肤病的高发期。除了常见的痱子外,强烈的日光也使晒伤的发生率大大增加。日光性皮炎就是夏季日光过度曝晒引起的。

症状

在脸、颈和背部出现红斑、水肿,上有玉米粒大小的丘疹和轻度脱屑,日晒后加重,甚至出现肿胀、水疱,痛痒难忍。

这样应对

不可用热水洗浴,也不可用手搔抓,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止痒、止痛的软膏涂抹。

避免在烈日下曝晒,尽可能选择在早晨或傍晚活动;日光下外出时,要撑阳伞、戴宽边帽,还可涂搽防晒乳液。

“冻”出来的夏季病

酷热的夏天,呆在凉爽的空调房再吃些冷饮,最惬意不过。但凡事须有度,如果一天二十四小时大吹空调或电扇,又不开窗通风,或者冷饮吃得过多,也会影响健康哦。

热伤风

症状: 发热、恶寒、无汗或有汗、鼻塞流涕、头痛或头胀、咽痛、咳嗽、恶心、食欲不好、小便黄、关节酸痛、全身无力。

原因: 室内温度过低,人体抵抗力下降,细菌、病毒就乘虚而入。

如何应对: 升高室内温度。

喝些热的酸性饮料,象西红柿汤等,控制病毒在喉部的繁殖。

吃点中药或中成药。因为相当一部分热伤风早期阶段以病毒感染为主,使用抗生素不起作用。

空调病

症状: 鼻塞、眼睛干涩、嘴唇干、头昏、打喷嚏、耳鸣、乏力、记忆力减退、皮肤发紧发干、易过敏、易起皱、关节痛、肌肉痛等。

原因: 长时间开空调又不通风,空气变得干燥,导致人体脱水,身体各组织缺乏水分而不能正常运转。

如何应对: 服用藿香正气水或藿香祛暑胶囊;还可以喝一些绿豆汤、西瓜翠衣汤进行食疗。

这样用空调才Yes:

室温以27℃-28℃为宜。夜间睡眠最好不要用空调,入睡时关闭空调更安全。不要让通风口的冷风直接吹在身上,大汗淋漓时最好不要直接吹冷风。从空调环境中外出,应当先在有阴凉的地方活动片刻,在身体适应后再到太阳光下活动。

注意通风。每天应定时打开窗户,关闭空调,增气换气。严禁在室内抽烟。房间内使用加湿器。最好每两周清洁空调机一次。

增强抵抗力。经常进行户外锻炼,多喝开水,加速体内新陈代谢。

脑结冰

据报道,杭州一位小伙子从外面回家后,大汗淋漓急于解暑的他不仅将空调调至23℃,更将一大盒冰淇淋在5分钟内迅速“消灭”,不料随后便头痛不止;无独有偶,同城另一女性青年小陈,也因天气过度炎热,一口气连吃了八根棒冰,结果导致头痛得两三个小时都站不起来。

症状: 炎热天气快速或大量地吃冷饮后引发的头痛,疼痛会持续几十秒钟甚至更长,有的人甚至会恶心呕吐。如果之前有偏头痛的病人,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原因: 它与头部快速降温有关,降温过快导致颅脑血管调节功能紊乱,使得大脑供血不足,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

如何应对: 可用手反复进行局部按摩疼痛部位,缓解疼痛。

这样吃冷饮才Yes:

食用冷饮需适量,且不要把冷饮直接吞到口腔后部,应慢慢含化。如果一天里多次吃,每次间隔最好在2小时以上。

在饭后和剧烈运动后是不能立刻食用冷饮的,不然会让胃肠道的血管突然收缩,引起腹泻或腹痛。

低温也伤人

天寒地冻、缩手缩脚的冬季也很是难捱。在某些极端低温的地区,冻死冻伤事故时有发生。北方的冬季,银装素裹、素野茫茫,让人流连忘返。但如果你贪恋雪景不做好防护措施,眼睛也可能受伤哦。

低体温症

症状: 寒战、疲惫、意识模糊、记忆力下降、言语不清、嗜睡

原因: 有些人体内产热少,体温调节功能差,在寒冷环境中从皮肤丢失的热量多,当体温下降

到35℃以下时,就会发生“低体温症”。

下列人群易发生

老年人和婴儿。保温防护能力差,对温度的变化不那么敏感,有时即使室温相当低,也可能感觉不到。

登山者。在寒冷且大风的山上,体力透支的运动后,天黑降温,穿着湿的内衣,如果是全棉内衣且服装不够保暖,又没有帽子和手套,躺下后不再运动,就可能导致低体温症。

如何应对

测量体温。当体温低于35℃,属紧急情况,应立即就医。

及时取暖。如不能及时送医,应先为患者取暖。让患者呆在温暖房间,脱去身上湿衣,温暖其身体重要部位。喝热开水帮助患者升高体温,做好保暖。

冻伤

症状: 面部(鼻、耳)为最常见的冻伤部位。冻伤部位皮肤变成白色或灰黄色,感觉异常坚硬或者呈蜡样,麻木感。

原因: 寒冷环境,防护不足,软组织受冻并且局部血供减少时形成损伤。

如何应对:

脱离低温环境。脱掉湿冷衣服、鞋袜和手套,换上干燥衣服和鞋袜。

采取保温措施。立即用温水迅速复温,补充食物能量。

到正规医疗机构救治。

下列做法不可行: 使用雪或者通过按摩来摩擦冻伤部位,这样会加重损害;使用热的垫子、灯、炉子、取暖器等,因为冻伤部位通常感觉麻痹很容易被烫伤。

冻僵

症状:初期出现头痛不安、四肢肌肉和关节僵硬等症状;进一步则发展为嗜睡、记忆丧失、心跳和呼吸减慢、脉搏细弱、感觉和反应迟钝等。

原因:寒冷环境引起体温过低从而导致神经系统和心血管损伤。

如何应对

复温。应尽快使冻僵者脱离寒冷环境,并将其冻伤的肢体浸泡于40-42℃清洁温水中约20 分钟。

人工呼吸。如全身冻僵者呼吸已停止,应立即实行人工呼吸。急救无效时,应迅速

送医院救治。在运送途中,要始终注意病人保暖。

促进肢体康复。尽早采用热敷、理疗、按摩等疗法,并结合锻炼,促进肢体功

能康复。

雪盲症

症状: 眼睛畏光、流泪、异物感、奇痒、刺痛、水肿。

原因: 雪地对日光的反射率极高,可达到将近95%,直视雪地正如同直视阳光,眼睛视网膜受到强光刺激引起暂时性失明。

这些人群易发生

登高山、雪地和极地探险者; 未配戴保护装置的焊接工人;视力尚未发育完全的幼儿。

如何应对

尽快就医。用眼罩、干净的纱布覆盖眼睛,不要勉强用眼,并尽快就医。经过治疗休息后,雪盲症的症状在1-3天就能恢复。

这样预防

日光强烈的雪天出门,可以配戴防紫外线的太阳眼镜、选用聚碳酸酯或CR39的透镜或蛙镜式的全罩式灰色眼镜,并补充维生素A、B、C、E等。

上一篇:“蔫黄瓜”巧健身 下一篇:油脂分泌最旺季 小毛孔 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