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定位 自信人生

时间:2022-05-01 08:16:47

准确定位 自信人生

李永瑞,男,汉族,1970年5月出生,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他在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学习期间,先后跨化学、教育学、体育学、心理学多个专业进行学习和研究,曾从事过大学教师、同声传译、报社专栏主持人等职业,担任过外企公关部经理,大型企业集团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人力资源总监等职务。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级人才选拔、团队功能识别及组织优化、职场心理与领导力训练,现主要为各层次学生讲授《领导科学》、《人力资源测评》等近10门人力资源专业课程,同时兼任多家大型机构人力资源顾问。近年来,先后在国际心理学杂志、心理学动态、应用心理学、心理学探新等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20余篇,已出版《领导科学与艺术》等专著,并自行开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BT-LYR注意能力测试系统和TOMA(1.0-5.0版)职业管理者心理能力测试等专利系统。

阿成,男,内蒙人,28岁,2002年毕业于北京某著名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毕业后曾耗资数千元辗转于京蒙两地报考公务员长达一年之久,屡屡受挫并债台高筑后,自2003年起供职于北京某民营企业物流管理部,入职四年,岗位、薪水一直没有任何变化,自我感觉遭遇了职业发展瓶颈,前不久他来参加我们的一个硕士课程研修班,近日来信求助于我。

李老师:

您好!昨天下课与您交换名片时,本想与您多聊会儿,但见您行走匆忙,便只好打住。但回到我租住的地下室里,辗转难眠,思前想后,我还是把我的心里话写成文字,盼老师能帮我指点迷津,给我一些建议或帮助,学生自当感激不尽。

我来自蒙西,家里极度贫困,但世界很公平,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我一直是班上最贫穷但成绩最优秀的学生。自初中起,每次大小考试,我基本上想考第一就能考第一,特别是数理化及英语。1998年,我顺理成章地以我所在中学历史上的最高分数一路高歌走进了我的母校――北京一所985工程大学。

我家很穷,父母亲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我从小手脚勤快、乐于助人,自小学起,学习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我在家乡一直有很好的口碑。从小学到大学,我的学费、书费及其他一切有关学习的费用,大都是村里人三块五块凑起来的。村民们之所以愿意资助我上学,一方面是当地民风纯朴;另一方面按他们的话说“这个娃子有出息,将来一定能做大官,一定会给我们家乡带来好处。”

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所以我一直对曾经帮助过我的村民们心存感激,特别是那些在我危难之际,倾其所有帮助过我的村民们。而要报答他们,按照当地人的看法,我必须做官,并且要做大官才行。就这样,在填报大学志愿时,尽管我对理工科很感兴趣(至今看一些自然科学科普书籍时,还会不由自主地陶醉到自然科学特有的那种美妙旋律中去),但为了梦想,我填报的志愿,全部都是行政管理、公共管理等从字面上看来很容易成为官员的专业。

在大学期间,我所学的专业是行政管理。大学四年,除了在低年级的体育课、大学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英语等基础课上找到些许外,尽管我对专业课的学习也投入了全部的精力和热情,但不知怎么搞的,我总觉得行政管理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都很空洞,总给人一种梦里依稀、隔河听歌的感觉。大学四年,我一直很努力地去寻找专业课中可能的乐趣。但很遗憾,我始终没有找到这些专业课程的任何乐趣,苦苦煎熬了四年,成绩平平地走出了大学校门。

终于毕业了,我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赶快去做官。毕业后的第一年里,我先后穿梭于京蒙两地参加过多次公务员考试,每次不是因为竞争太激烈而名落孙山,就是成绩公布后迟迟没有下文,半年后发现是一个笔试成绩远在我之后的应考者坐到了招考的位置。

迫于无奈,我暂时放弃了赶场式的“公考”。在大学同班同学的帮助下,又经过近半年数十场面试,一家规模尚可,但待遇极低的民企录用了我。

没有一点积蓄,没有一个体面的工作,没有一个体面的位置,我不敢回家。所以在过去的这四年里,我省吃俭用,拼命工作,但节省下来的钱在北京四环内还买不起一平方米商品房。由于没有系统地学过物流管理,且对从事目前这样具体的事情似乎离我当初“做大官报答帮助过我的村民们”的理想越来越远,我对工作一直心不在焉,难以真正投入。四年来,虽然我的考勤纪录上从未有迟到、早退、病事假的记录,但我很清楚,公司付给我的薪水,相对我的真实投入来说,已经算得上是超值回报了,如今,我仍是一名普通员工,工资、待遇都是全公司里最低的,与新入职的大学生基本上没有任何差别。每到逢年过节,家乡人短信询问我是否要回家看看,我总谎称工作太忙,要加班,无暇回家!

我认真总结了一下,我在上大学前运气一直很好,但上大学后,运气就一直很差:学了一个内容空洞,自己好像很喜欢,其实很不喜欢的专业。毕业后考公务员,总是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阴差阳错,屡遭棒喝。找工作,专业不对口,颠沛流离,把北京的公交车基本上都坐了个遍,结果只找到了一个省吃俭用刚好能养活自己的工作。工作中发展不顺,虽然有公司氛围差、领导小心眼等原因,但更多是自己不够热情、投入不够的原因,四年来一直在基层艰难徘徊。如今我已年近三十,家未成,业未就,鬓先斑,梦先寒,漫漫人生路,不知何时有转机,特写信向老师请教,盼能帮我指点迷津!

阿成的情况, 俯首即拾, 多如牛毛,根源在于定位不清,所以对未来的人生之路在恐慌中逐渐丧失自信,应对之策就是本文的标题,准确定位,方能自信人生。于是我提笔,给阿成回了这样一封信。

阿成:

你好!来信已收,谢谢你对我的信任!我首先要对你说的是:请不要为目前的处境太过于惊慌失措,因为你在信中所描述的一切,都是你这个年龄阶段的年轻人所遇到的很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对你信中的感受,我作为过来人,或亲身体验,或耳闻目睹,很理解,有一些谈不上成功经验的感悟,愿与你分享,并盼对你目前的境遇有些许帮助。

首先,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美满的人生,首先应是自信的人生。而自信的人生,不是靠想象,不是靠运气,而是靠周密的策划与果断有恒的行动,这个道理,在《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一书中写得很明白。

在凡夫俗子眼里,运气永远是与生俱来的,只要发现有人在职务上得到升迁、在商海中势如破竹,或在某一领域取得成功,他们就会随便、甚至用轻蔑的口气说:“这个人的运气真好,是好运帮了他!”这种人永远不能窥见一个让自己赖以成功的伟大真理;每个人都是他自己命运的设计者和建筑师。

我承认, 就像人不能没有金钱一样,人不能没有运气。但是,要想有所作为就不能等待运气光顾。我的信条是:我不靠天赐的运气活着,但我靠策划运气发达。我在石油界实施的变竞争为合作的计划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在那项计划开始前,炼油商们各自为战,利欲熏心,结果引发了毁灭性的竞争。这种竞争对消费者来说当然是一个福音,但油价下跌对炼油商却是个灾难。那时候绝大多数炼油商做的都是亏本生意,正一个一个滑入破产的泥潭。

我很清楚,要想重新有利可图并将钱永远地赚下去,就必须驯服这个行业,让大家理性行事。我把它视为一种责任,然而这很难做到,这需要一个计划,一个将所有的炼油业务置于我麾下的计划。

约翰(洛克菲勒的儿子名),要在获取利益的猎场上成为好猎手,你需要勤于思考,做事小心,能够看到事物中一切可能存在的危险和机遇,同时又像一个棋手那样研究所有可能危及你霸主地位的各种战略。我彻底研究了形势并评估了自己的力量,决定将大本营科利佛兰作为我发动统治石油工业战争的第一战场,待征服在那里的二十几家竞争对手之后,再迅速行动,开辟第二战场,直至将那些对手全部征服,建立石油业的新秩序。

就像战场上的指挥官,选择攻击什么样的目标,要首先知道选择什么样的火器才最奏效一样,要想成功实现将石油业统一到我麾下的计划,需要一个彻底解决问题的手段,那就是钱,我需要大量的钱去买下那些制造生产过剩的炼油厂。但我手里的那点资金不足以实现我的计划,所以我决定组建股份公司,把行业外的投资者拉进来。很快我们以百万资产在俄亥俄注册成立了标准石油公司,第二年资本增长了三倍半。但何时动手确是个学问。

富有远见的商人总善于从每次灾难中寻找到机会,我就是这样做的。在我们开始征服之旅前,石油业一片混乱,一天比一天没有希望,科利佛兰百分之九十的炼油商已经快被日益剧烈的竞争压垮了,如果不把厂子卖掉,他们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走向灭亡。这是收购对手的最好时机。

在此时采取收购行动,似乎不太道德,但这的确与良知无关。企业就如战场,战略目标的意义就是要造成对己方最有利的状态。出于战略上的考虑,我选择的第一个征服目标不是不堪一击的小公司,而是最强劲的对手克拉克-佩恩公司。这家公司在科利佛兰很有名望,且野心勃勃,想要吃掉我的明星炼油厂。

在对手决定之前,我总要先下手为强。我主动约见克拉克-佩恩公司最大的股东、我中学时代的老朋友奥利弗・佩恩先生,我告诉他,石油业混乱、低迷的时代该结束了,为保护无数家庭赖以生存的这个行业,我要建立一个庞大、高绩效的石油公司,并欢迎他入伙。我的计划打动了佩恩,最后他们同意以4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公司。

我知道克拉克-佩恩公司根本不值这个价钱,但我没有拒绝他们,吃掉克拉克-佩恩公司就意味着我将取得世界最大炼油商的地位,将为迅速把科利佛兰的炼油商整合在一起充当强力先锋。

这一招果然十分奏效。在以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就有22家竞争对手归于标准石油公司的麾下,并最终让我成为了那场收购战的大赢家。而这又给了我势不可挡的动力,在此后三年的时间里,我连续征服了费城、匹兹堡、巴尔的摩的炼油商,成为了全美炼油业的惟一主人。

其次,机遇总是偏爱有所准备的人,而所谓的有所准备,一要有清晰的目标,二要有立足现实、切实可行的通向目标的清晰路径。在洛氏留给他儿子的信中,他有这样的感叹和感悟。

今天想来,我真是幸运,如果当时我只感叹自己时运不济,随波逐流,我或许早已被征服掉了,我策划出了我的运气。

世界上什么事都可以发生,就是不会发生不劳而获的事。那些随波逐流、墨守成规的人,我不屑一顾。他们的大脑被错误的思想所盘踞,以为能全身而退就值得沾沾自喜。

约翰,要想让我们好运连连,我们必须要精心策划运气。而策划运气,需要好的计划,好的计划一定要好的设计,好的设计一定能发挥作用。你需要知道,在构思好的设计时,要首先考虑两个基本的先决条件,第一个条件是知道自己的目标,譬如你要做什么,甚至你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第二个条件是知道自己拥有什么资源,譬如地位、金钱、人际关系,乃至能力。

这两个基本条件的顺序并非绝对不能改变,你可能先有一个构想、一个目标,才开始寻找实现目标所需要的资源。也可能先有一些资源,接着才寻找这些资源的目标。还可以把他们混合一处,形成第三和第四种方法,例如拥有某种目标和某些资源,为实现目标,你必须创造性地创造一些资源,也可能拥有一些资源和某个目标,你必须根据这些资源,提高或降低目标。

你根据资源调整目标或根据目标调整资源之后,就有了一个基础――可以据以构思设计的结构,剩下的东西就是用手段与时机去填充,和等待运气来临了。

你需要记住,设计运气,就是设计人生。所以在等待运气的时候,你要知道如何引导运气。试试看吧。

按照上述观点,你的人生目标不仅定位不清,而且路径不明,所以你有目前如此彷徨尴尬的境界,实在是必然。

对你来说,你应该认真、深刻、彻底地反省自己,你究竟喜欢什么?你究竟能有机会做什么并能做好什么?在这三者中寻找交集,这才是你的人生目标,全身心投入自己喜欢并能做好的事情,个人价值才有最大化的可能。如果这样做了,潜藏在你心底里的“报答村民做大官”的夙愿极有可能作为一个副产物被轻松实现。这个道理在李开复博士所著的《做最好的自己》一书中有详细的文字依据。

1960年,美国一个跟踪调查商学院毕业生毕业后状况的组织开始了一项为期20年的调查,试图找到下面这个问题的答案:

理想与财富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追求理想的人真的不容易得到财富的青睐吗?

研究人员首先对1500名商学院学生进行了细致的问卷调查,并根据问卷结果把这些人分为两类,其中倾向于追求财富、为财富而读书的人占大多数(1245人,83%),倾向于追求理想、为理想而读书的人所占比例较小(255人,17%)。

20年后,研究人员对当年这1500名被调查者进行了回访。结果,研究人员发现,1500名被调查者中有101人成了百万富翁,而在这101人中,竟有100人是当年选择追求理想的人。

这个故事说明,理想和财富并不冲突,一心追求财富多半会适得其反,而一心追求理想却有可能让财富离自己更近一些。

这就正像网络泡沫破灭后,资深风险投资家伯恩斯(Burns)说的那句话:只有那些从事真心喜爱的事业的人,才会得到真正的财富(Money comes tothose who do it for love)。

这段文字中的两组数据很有意思:一是1245名当初主要为了追求财富、为财富而读书的人,20年后竟然只有1人成为百万富翁,比率为1/1245;二是255名当初主要为追求理想、为理想而读书的,20年后竟然有100人“无心插柳柳成荫”而成了百万富翁,比率为100/255。如果把成为百万富翁作为他们成功的共

同标准,那两者成功的比率之差竟然有488倍之巨!

很显然,为财富而读书与你为报答村民的养育之恩做大官而读书一样,极具功利性,根基甚浅,个人行为必然是重术不重道,自然大多只能高开低走,不甚了了;而为基于兴趣的理想而读书,听起来好像与现实有些格格不入,但在这样的逻辑前提及理念的支配下,个人行为必然是潜心寻道,往往是低开高走,终有所成。

上面说了很多道理,最后给你一些具体的建议吧。

首先,盘点自己,准确定位。盘点自己是准确定位的逻辑前提,具体包括盘点自己的真实兴趣,盘点自己的自有资源及可控资源,盘点自己能“持续达到几近完美绩效的工作领域”等等。根据你的来信及你在课堂上的表现,我认为你一开始因为想做官而去读行政管理本身就是一个方向性的错误,因为你的真实兴趣在理工科,你的自有资源除了你的身体及承载于你身体上的智慧和体力外,别无他物。可控资源虽然有很多,比如你大学时代的同学,你周围的各种公共设施,但这些东西因为与你的兴趣在效应上不能有效叠加,所以你就一直找不到持续达到几近完美绩效的那种成就感。所以自上大学起,你一直没有很好的感觉,就是这个道理。

其次,享受压力,自信人生。根据你的自陈,你虚拟了很多本不存在的压力来折磨自己。人生不能没有压力,但面对压力,需有享受之心态,泰然处之,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关于压力,早在1925年美国科学家麦开所做的一个前无古人的老鼠实验很能说明这个问题:将一群刚断奶的幼鼠一分为二对待:第一组享受“最惠国待遇”,予以充足食物让其饱食终日。第二组享受“歧视待遇”,只提供相当于第一组60%的食物以饿其体肤。结果大大出人意料:第一组老鼠未到中年就英年早逝;第二组老鼠寿命翻番,享尽高年方才寿终正寝,而且皮毛光滑,行动敏捷。更耐人寻味的是其免疫功能乃至均比第一组老鼠高一筹。

后来科学家触类旁通,扩大范围验及细菌、苍蝇、鱼等生物,又发现了惊人相似的结果。于是得出结论:动物终其一生能消耗的能量有一个固定的限额,限额一旦用完就意味着生命终止。吃得多,限额就完成得早;吃得少,魂归地府就慢些。由此看来,适当的压力不但有助于健康,还能长寿,这样,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以享受的心态去面对压力呢?

对你来说,先生存后发展是必然的人生规划。你首先应该解决的是由穷及富的现实问题,而不是由富及贵(当大官报答村民)的远景问题。所以,目前在可供你选择的经商与从政两条路中,经商是上策。经商又有自主创业与给人打工两条道路,很显然,后者是你目前唯一的选择。而你虽然被迫选择了后者,但脑子里想的全是超越现实的东西,绩效不佳,心情郁闷自是必然,你所需要的就是自解绳索,清零归一,全身心投入到目前的工作中去。

上一篇:戴尔是真正的网络直销吗? 下一篇:员工隐私权的法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