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点名为契机构建良好的高校师生关系

时间:2022-04-30 11:18:49

以点名为契机构建良好的高校师生关系

摘 要:点名既是维持课堂秩序、保障有序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途径。在高校师生关系存在着淡漠化倾向的当下,文章从常见的点名方式出发,提出有效的点名应是真正把学生的名和脸结合起来,了解学生的性格、兴趣、学习风格等,为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服务。

关键词:高校;点名;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4-0290-011

一、引言

相对于中小学的课堂教学来说,高校课堂在呈现出更多自由的同时也凸显出相对涣散的缺点。因此,点名无疑是高校教师保障出勤率,维持正常课堂秩序的重要手段。无奈“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尤其是在公共课程上,一些学生代他人答到,甚至是花钱请人上课。如此一来,在一学期课程结束后,出现任课教师认不出学生,学生不知任课教师姓甚名谁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点名的目的与方式

(一)点名目的

点名是为了达到威慑逃课或者有逃课倾向的学生,从而达到保障出勤率的目的,还是一种认识、了解学生,从而达到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率目的的契机?教师对点名所持有的态度,所采用的点名方式及期望通过点名这一途径所取得的效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点名方式

为防止学生代替他人答到的情况出现,花名册这种双盲的点名方式已逐渐被淘汰出局,高校教师也研究出了为点名镀上“防伪”标志的方法。如,有教师点名采用让学生在纸上写名字后举起来拍照的方法;有教师利用人人网的“圈人”功能让学生在课堂图片中标记自己的名字;有教师采用既可答题、也可点名,一人一编号的电子投票器;有教师采用一人一固定座位的军事化点名;更有教师棋高一筹地专门研发出带有学生照片的点名系统。新颖的点名方式层出不穷,从这些新颖点名方式的出现不难看出,当今的高校存在着教师不自信、学生自律性欠佳、师生关系不和谐等情况。

三、把点名作为构建良好高校师生关系的契机

(一)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师生关系作为高校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之一,与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教学质量也密切相关。第一,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帮助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渡过从高中到大学两种不同教学方式的迷茫期,缓解学生的不良情绪;第二,良好的师生关系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潜能;第三,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大胆地、没有思想包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而这一点对于培养浓厚的学习氛围尤为重要;第四,良好的师生关系从心理上拉近了师生距离,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创新;第五,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达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第六,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自身教学、科研水平提升的重要助推力,能为教师带来更多的科研素材,是实现教学相长的重要途径。

(二)当前高校师生关系现状

尽管良好的师生关系会使师生受益,但受高校师生间相处时间不多、师生间交流因大班教学等因素的影响,当前高校的师生关系却呈现出机械化、陌生化、功利化和自由化等特点,这一倾向在公共课程中体现更甚。在师生关系不健康、缺乏和谐的前提下,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率存在着众多的阻力。把点名和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结合起来,让点名成为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一大助推力,不失为一桩美事。

(三)以点名为契机,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40-45分钟的课堂时间极其宝贵,对于上课人数较多的公共课程教师来说,难以做到平衡保障出勤率和通过理想中的点名方式来认识和了解学生。笔者也担任着三个合班的教学工作,深知其中的不易。但笔者认为,点名的意义在于通过点名,把学生的名和脸对上号,能随堂叫出学生的名字,这样不仅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也能增加课堂互动的有效性。笔者的具体做法如下:第一,请每个合班的同学按照6人一组的方式自由分组,并选定组长,其具体分组要求如下:每组成员按照合班的男女比例选择组员;每组同学中须有成员来自不同的班级,分组后,提交一份名单给任课教师。第二,每次上课前,每组组长组织自己的组员以前后排各三名组员的方式选择座位,以方便课堂讨论和课堂发言。第三,为防止组长或某个组员“一肩挑”的情况发生,每次课前演讲或课堂讨论发言由不同的组员呈现。第四,每次课堂演讲前,演讲人需对自己及组员进行简单的介绍。第五,每次课堂演讲结束后,其他同学可对演讲组的任一组员提问。

通过这样的分组,任课教师不仅能一目了然地看到本班学生的出勤情况,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先记忆每组某一人,再记忆每组其他组员的方法在较短的时间记住所任教的学生名字。值得注意的是,因为公共课程人数较多,记忆学生的名字并非易事,教师可在课堂提问的时候邀请那些记忆较为模糊的学生回答问题,从而达到强化记忆的目的。笔者通过这种把学生名和相貌结合起来的点名方法,不仅保证了所任班级出勤率,还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师生关系融洽,每堂课的课前演讲和课堂发言学生都精心准备、积极参与,对于提高教学效率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结语

点名方式多种多样,但教师在点名时却面临时间不够、不能一一点名、抽点有人代替答到或是点名方式被质疑违反以人为本的尴尬局面。纵然不同学科间存有教学差异,把学生的名和相貌结合记忆的方法却不失为一种有效点名的方式。同时,把学生的名和相貌结合起来的点名方式既是保障出勤率,也是拉近师生距离、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希望此种方法能对有点名困扰的同行有所启发。

参考文献:

[1] 曹砚辉.当前高校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教育探索,2012,3.

[2] 吴永光.从记住学生的名字看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8).

上一篇:对《大学生基础文明素养教育》课堂现状分析与... 下一篇:海南航空 开展一段“走心”的启航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