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镇果树主要病虫害防治研究

时间:2022-04-30 09:52:02

我镇果树主要病虫害防治研究

[摘 要] 果树病虫害防治是果品丰产丰收的保证。应坚持综合防治,治早治小的原则,在做好预测预报的基础上把病虫害控制在不成灾的水平。

[关键词] 果园 主要病虫害 防治

[中图分类号] S45 [文献标识码] A林州市东姚镇位于我市东南,属太行山东麓低山丘陵地貌,主在栽培果树为核桃和苹果,约占全镇果树面积的80%,经过多年实践,我们针对发生在我镇的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试验研究,取得了很好的防治效果,被我镇果农广泛采用。

一、桃小食心虫防治

此虫除危害苹果外,还可危害梨、枣、山楂和桃等。

桃小食心虫为蛀果害虫,多从果实胴部或顶部蛀入,经2天左右从蛀果孔流出透明的水珠状果胶,不久干涸成白色蜡状物。幼虫蛀入果实后在皮下及果肉纵横潜食,果面上凹凸不平成畸形,俗称“猴头果”。近成熟果实受害果形不变,但虫道中充满虫粪,俗称“豆沙馅”。

1.发生特点

桃小在我镇每年发生1~2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冠下半径1m、深4~12cm土层中结茧越冬。来年6月中下旬为破茧出土盛期,此时有透雨出土顺利而整齐,若遇干旱少雨则出土不齐,盛期推迟。老熟幼虫出土后,在靠近树干的土块、杂草等缝隙处结夏茧化蛹。第一代卵盛期为6月下旬到7月中旬,多产在果实上,经7~8天孵化出幼虫。第二代卵盛期为8月中下旬。一般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第二代幼虫陆续脱果入土结茧越冬。桃小食心虫成虫昼伏夜出,0~2时活动最盛,对人工合成的桃小性诱剂有极强的趋性,可用于预测及防治。

2.防治方法

2.1 地面防治: 在越冬幼虫出土期(6月上旬)在树盘上喷药,隔10~15天再喷一次。施药前除草松土,施药后要耙平。喷药范围要超出树冠外50cm。常用药剂有25%辛硫磷200~300倍液、对硫磷微胶囊剂300倍液,也可用亚农呋喃丹等药。

2.2树上防治:可消灭卵和初孵化幼虫,应在孵化盛期幼虫入果前进行喷药。常用药剂有4.5% 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桃小灵2000倍液,灭扫利2000倍液等。也可用性诱剂诱杀成虫。

2.3果实套袋防治:近年来已被广大果农使用,能有效减少果实病虫害,同时降低果实污染。

二、云斑天牛防治

云斑天牛是危害核桃的重要虫害,该虫除为害核桃外还为害杨、柳、榆、苹果等树。成虫啃食新梢嫩枝皮,幼虫蛀食枝干韧皮部和木质部,使受害树产量下降,树势衰弱,直至干枯死,为核桃树一种毁灭性害虫。

1.发生特点

云斑天牛2~3年一代,以幼虫或成虫在树干内越冬,5~6月出现成虫,6月份较多。成虫羽化后蛀孔脱出,啃食当年生核桃枝条嫩皮,补充营养1个月左右。6月下旬为交尾产卵盛期,卵多产于当地1.5米左右范围内的20~30年生的树干和大枝上。产卵时,雌虫在树皮上啃咬一刻槽,每一刻槽产卵一粒,卵期15天左右。幼虫孵化后,为害槽内皮层或边材,逐渐蛀食皮下木质部,蛀孔排出大量粪屑和褐色树液。8月老熟幼虫在蛀道顶端做一蛹室化蛹,9月羽化为成虫在蛹室越冬。当年幼虫10月中旬在虫道或蛹室内越冬,为害期长达1.5~2年。受害树木严重时,整株死亡,失去利用价值。

2.防治方法

2.1 捕捉成虫:5~6月是成虫发生盛期,力争在成虫交尾产卵前,组织人工在田间、树围捕捉消灭。成虫具有趋光性和夜间活动特点,因此在成虫发生期傍晚,可持灯在树下捕杀成虫。

2.2 人工砸卵:6~8月,及时查卵,在其产卵痕明显地方,用锤砸击,杀死卵块或小幼虫。

2.3 药物防治:树干上出现新鲜虫粪,及时查找虫孔,人工挖杀幼虫;对于深入树干的害虫,以虫孔注药为主,及时从虫孔注入滴滴畏50倍液,然后用黄泥堵塞虫孔,将害虫熏死在树干内。

三、苹果轮纹病防治

主要危害苹果树的枝干和果实,引起树势衰弱,枝干枯死,果实腐烂。

1.发病症状

枝干受害,以皮孔为中心,产生红褐色近圆形或不定形的硬质病斑,中心隆起,病健交界处环裂后病斑呈马鞍状,许多病斑相连后造成树皮粗糙。果实受害后,以皮孔为中心成水渍状褐色同心轮纹斑,中心表皮下可散生黑色粒点,条件适宜的情况下3~5天可使全果腐烂。

2.发病特点

苹果轮纹病以菌丝在病枝、病果上越冬,借风雨传播侵染危害。枝干上的病菌是侵染果实的主要菌源,谢花后的幼果最易被侵染,一般在幼果期不发病,成熟期或贮藏期才发病。若果树衰弱、管理粗放及幼果期多雨等,其枝干、果实最易发病。

3.防治方法

3.1 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树体抗病力。

3.2 休眠期防治:在休眠期刮除枝干上的病瘤(粗皮),清扫病果集中深埋。发芽前全树喷35%轮纹病铲除剂100~200倍液等杀菌剂。

3.3 生长期防治:在果树落花15天开始至8月上旬,每15~20天喷1次保护剂或内吸性杀菌剂,以保护果实和枝干。幼果期可喷洒61%花麦特800~1000倍液或35%轮纹铲除剂400倍液等,果实膨大后可喷施1:2:240倍波尔多液或50%轮炭必克1500~2000倍液。

3.4 果实套袋可防治轮纹病,兼治其它病虫害。

四、苹果炭疽病防治

主要危害果实,也可浸染枝干和果台。

1.发病症状

果实发病后,病斑圆形、褐色、凹陷,腐烂部呈漏斗状、味苦,斑上有同心轮纹排列的小黑点。

2.发病特点

病菌在病枝、小僵果、死果台上越冬。借风雨或昆虫传播,可多次侵染,从幼果期到成熟期均可侵染,果实近成熟期以后开始发病。高温高湿、管理粗放、土壤粘重、地势地洼、肥水不足的果园易发病。

3.防治方法

3.1减少菌源,结合冬剪剪掉病枯枝、病僵果和病果台等,减少初染菌源。生长季节及时摘除病果,清除落果,减少再侵染菌源。

3.2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与磷钾肥,改善树冠通风透光条件,控制结果量,中耕除草,及时排水。果园周围50米以内不种植刺槐树。

3.3药剂防治,与防治轮纹病相同。

五、苹果早期落叶病防治

主要包括褐色斑病、圆斑病、灰斑病和轮斑病四种。发病后易引起大量早期落叶,削弱树势,影响花芽分化和来年产量。

1.主要症状

叶片发病后,褐斑病的病斑暗褐色,边缘不整齐,呈同心轮纹状或针芒状。圆斑病的病斑圆形,褐色,病健交界明显,中央有一个小黑点。灰斑病的病斑为圆形,灰褐色至灰白色,斑上散生小黑点。轮斑病的病斑略呈圆形、较大、褐色,有明显的深浅交错的同心轮纹,多发生在叶片边缘,潮湿时病斑背面产生黑色霉层。

2.发病特点

病菌多在病叶上越冬,也可在被害枝、果上越冬。次年春季借风雨传播,多次侵染。5~6月开始发病,7~8月为发病盛期,10月停止发展。降雨早而多的年份发病早而重,管理粗放,修剪不合理,树势衰弱等均利于发病。

3.防治方法

3.1 减少菌源,秋未冬初彻底清扫落叶和其它病残体,并集中烧掉或深埋。

3.2加强栽培管理,避免偏施氮肥,控制结果量,雨季及时排水,合理修剪,保持树冠内膛通风透光良好。

3.3 药剂防治,与防治轮纹病相同。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7-0116-02

上一篇:高中音乐基于欣赏能力培养的策略探究 下一篇:宜林荒山地造林树种选择及模式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