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工程教学实践改革策略

时间:2022-04-30 07:13:22

电子信息工程教学实践改革策略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现阶段电子信息工程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电子信息工程转型下教学实践改革策略展开探讨,旨在为如何促进电子信息工程转型下教学实践改革有序开展研究适用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教学实践;改革

伴随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经济社会诸多领域得到广泛推广,由此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需求逐年攀升,也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质量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对工程实践能力有极大的要求,该门专业注重的是较强的动作操作能力,倘若教学实践与市场发展需求相脱离,培养出来的学生则难以适应市场需求[1]。由此可见,对电子信息工程转型下教学实践改革开展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现阶段电子信息工程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在电子信息工程教学实践中,实践课内容缺失,教学实践模式创造性不足。大多数课程实验项目以验证类实验为主,设计综合性实验相对不足。实验仪器设备未能得到有效利用,实验项目与工程缺乏实质性关联。(2)各门课程实验教学缺乏与其他课程的有效联系,大部分为自身课程内容所束缚。缺少科学的课程内容交叉全面引导,学生鲜有实践锻炼机会,无法取得不同课程知识相互间的联系,对综合性问题缺乏独立思考能力。(3)师资队伍中相关具备工程经验的实践课指导教师存在一定不足情况。受各方面因素影响,高校难以引进有丰富经验的行业人士到校任教,高校教师大多从校门到校门,在校深造期间所接受的多以理论知识、学术训练为主,毕业后未前往企业参加工作实践,工程经验不足。

2电子信息工程转型下教学实践改革策略

全面高校在时展新形势下,要紧随社会发展脚步,不断开展改革创新,在先进理念、成功发展经验的支持下逐步强化电子信息工程教学实践改革,如何进一步促进电子信息工程转型下教学实践改革的有序开展可以从以下相关策略着手:

2.1推荐教学方法改革

对课堂教学组织结构予以革新,引入一系列新型的教学方法,诸如复合教学、教学资源共享、仿真软件教学等教学方法,促进电子信息工程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举例而言,在电子信息工程课堂教学中,可依托设计高水平CAI课件,辅助学生动手实践,实现对教学内容的生动形象呈现,调动起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充分融入进实践操作中,改善教学成效。又比如,在电路设计教学实践中,通过引入以EWB技术为基础的专业化仿真软件,可为学生提供各式各样与电路关联的功能设计及技术,同时引导学生开展一系列仿真电路制定,一方面使学生理论知识得到巩固,一方面使学生实践能力得到培养。除此之外,经由对电子信息工程教学成效开展分段式考核,可实现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实时了解,第一时间发现学生存在的不足,并予以着重解决。

2.2革新教学内容

当今世界,电子信息技术迅猛发展,要求高校要充分结合电子信息技术及社会发展需求,对电子信息工程教学内容开展及时调整,以确保教学和课程内容能够紧随时代脚步。对于理论教学而言,在基于现有课程,增设电路综合设计应用、DSP技术及应用等课程,使学生专业视野得到有效拓宽[2]。对于实验教学而言,开展好教学环节设计,确保学生一人一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充裕的实验时间,使学生可依托实验环节切实领会理论知识。除此之外,还应当多开展设计综合性实验,引导学生相互协作,培养学生实验设备综合运用能力及团队写作能力。

2.3打造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

教师师资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校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鉴于此,高校要想提高自身教学质量,务必要强化打造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首先,依托“传帮带”模式,构建青年教师教学导师制,使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得到逐步提升;其次,依托“校企联培”模式,构建中青年教师走进企业的培训机制,经由企业工程实践,使中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得到逐步提升;再次,依托“外引兼职”模式,聘请业内专家学者加入到电子信息工程教学实践改革团队中,为学生开展工程实践训练提供有力指导,使实践师资队伍教学水平得到逐步提升;最后,依托“科教相融”模式,引导教师积极从不同层面、不同维度推进电子信息工程研究,基于科研项目研究,使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综合素质得到逐步提升[3]。

3结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工程教学体系中,存在重知识学习、轻能力培养的软化现象,主要表现为强调学科基础知识的教授,而疏忽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鉴于此,相关人员务必要不断钻研研究、总结经验,全面分析现阶段电子信息工程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电子信息工程教学实际情况,“推荐教学方法改革”、“革新教学内容”、“打造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等,积极促进电子信息工程转型下教学实践改革的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徐丽萍.转型背景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改革探讨——以安徽三联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J].科教文汇,2017(13):64-66.

[2]宋昱霖,邢宝峻,朱兆梁,赵大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数字通信世界,2016(2):162-163.

[3]满红,应自炉,董超俊,梁淑芬,邓铭.转型发展期优化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7(20):127-128

作者:王建明 李耐根 单位:新余学院中兴通讯信息学院

上一篇:工程量清单计价工程造价管理做法分析 下一篇:配农网工程业主方工程质量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