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企业用工、招工存在的困难及未来预期

时间:2022-04-30 05:59:38

当前企业用工、招工存在的困难及未来预期

摘要:2012年以来,经济增长速度的下滑加重了企业用工的压力,同时工业投资增速放缓也降低了企业的用工需求。调查发现,2012年企业在用工和招工方面主要面临两大困难:一是企业人工成本持续上升,其中普通工人和技术工人的月工资均呈现逐季度上升的趋势,二是企业招工难问题仍然突出,并且季节性和结构性特征突出,其主要原因是新生

代农民工的择业期望提高。在此背景下,2012年企业的招工计划逐季度下降,缺工情况则呈现逐季度缓解的趋势。关于对2013年企业用工情况的预计,调查显示,一方面企业人工成上升压力依然较大,近三分之二的企业2013年一季度计划给员工加薪;另一方面,2013年企业用工总体保持扩张趋势,特别是计划招收大学毕业生数量的增长要高于农民工,这也许反映了结构升级的需求。

关键词:企业用工 成本上升 招工难 问卷调查

近年来,伴随着人工成本的大幅上涨,企业的缺工情况和招工难问题日益突出,并逐渐成为影响我国企业发展的重要困难。特别是2012年以来,经济增长速度的下滑加重了企业用工的压力,同时工业投资增速放缓也降低了企业的用工需求。为了解企业在用工和招工中面临的困难及对未来的判断,2012年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每季度组织实施一次企业用工问卷调查,全年共完成四次调查。调查以企业法人代表为主的企业经营者群体为调查对象,参考我国经济结构,按行业进行分层随机抽样。调查采用邮寄问卷的方式进行,每次回收有效问卷1,000份左右。通过部分未填写问卷与填写问卷企业的对比分析,未发现存在系统偏差。为使调查分析更为全面和深入,本报告对企业数量较多、用工占比较大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经济区域进行了分组分析,并采用了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以往的调查数据。

调查发现,2012年以来,企业在用工和招工方面主要面临两大困难:一是企业人工成本持续上升,其中普通工人和技术工人的月工资都呈现逐季度上升的趋势;二是企业招工难问题仍然突出,并且季节性和结构性特征突出,其主要原因是新生代农民工的择业期望提高。在人工成本上升和招工难的背景下,一方面2012年企业的招工计划逐季度下降,其中18—30岁的员工、高中(中专、技校)毕业生、男性员工在招工计划中所占比重相对较高;另一方面,2012年企业缺工情况呈现逐季度缓解的趋势,其中“长三角”地区企业、大型企业和国有企业缺工情况缓解的趋势更为明显。

关于对2013年企业用工情况的预计,调查显示,企业人工成本上升压力依然较大,近三分之二的企业2013年一季度计划为员工加薪,加薪幅度平均为9.6%;企业用工总体保持扩张趋势,其中“京津冀”地区企业、大型企业、国有企业和非出口型企业的用工增长相对较多。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企业计划招收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增长要高于农民工,这也许反映了结构升级的需求。

一、2012年企业用工总体状况

1、企业人工成本持续上涨

2012年以来,人工成本上升已经成为企业发展面临的最主要困难。据4,015位企业家参加的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20t2年年度问卷跟踪调查显示,关于当前企业经营发展中遇到的最主要困难,选择“人工成本上升”的企业家占75.3%,排在所有十九个选项的第一位,而且比重与前两年基本持平。

从人工成本的变化情况来看,调查显示,认为企业2012年的人工成本比2011年上升的占87.8%,比认为“下降”的多87个百分点。从不同地区看,“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企业人工成本上涨幅度要高于“京津冀”地区企业;从不同规模看,中型企业人工成本上涨幅度要高于大型企业和小型企业;从不同经济类型看,外资企业人工成本上涨幅度要高于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此外,出口型企业人工成本上涨幅度要高于非出口型企业。

企业工人的月工资情况也反映了人工成本的上涨趋势。调查显示,一季度认为普通工人的月工资在2,000元以上的企业占58.4%,认为技术工人月工资4,000元以上的占33.1%,二季度这两个数据分别为59.8%和32.4%,三季度分别为60.2%和31.6%,四季度再次上升到63.5%和36%。总体来看,普通工人的月工资呈现逐季度上升的态势,技术工人的月工资在前三个季度略有下滑,在四季度有所回升(见表1、2)。

调查还发现,不同类型企业的工人工资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从不同地区看,“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企业的普通工人的工资相对较高,其次是“京津冀”地区企业,而其他地区企业则相对较低,并且四个季度各地区的波动幅度均不大;

同时,“长三角”地区企业的技术工人月工资相对较高,其次是“京津冀”地区和“珠三角”地区企业,而其他地区企业则相对较低。从全年走势看,“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京津冀”地区企业的技术工人月工资的波动幅度都较大。

从不同规模看,大型、中型和小型企业的普通工人和技术工人的月工资差异不大。其中,大型企业普通工人和技术工人的月工资均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中型企业则相对平稳,普通工人和技术工人的月工资变化不大;小型企业普通工人和技术工人的月工资总体上呈现逐季度上升的趋势。

从不同经济类型看,外资企业的普通工人和技术工人的月工资相对较高,并且呈现逐季度上升的走势;非国有企业的普通工人和技术工人的月工资居中,并且各季度之间波动不大;国有企业普通工人和技术工人的月工资相对较低,并且波动较大,总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走势。

2、2012年企业缺工情况逐季度缓解,缺工主要原因是求职农民工人数减少

调查发现,总体来看,2012年以来企业的缺工情况依然存在,但一到四季度呈现逐季度缓解的趋势。调查显示,在参加调查企业中,一季度有66.5%的企业表示有缺工情况,二季度这一比重下降到55.6%,三季度下降到52.5%,四季度进一步下降到45.1%。

从不同地区看,其他地区企业的缺工情况呈现逐季度回落的趋势;“长三角”地区企业的缺工情况在三季度有所反弹,但四季度再次回落;“京津冀”地区企业的缺工情况前三季度一直呈现回落趋势,在四季度有所反弹;“珠三角”地区企业的缺工情况在三季度和四季度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反弹。从这一走势看,2013年一季度“珠三角”地区企业的缺工情况有可能进一步加剧(见图1)。

从不同规模看,中型企业缺工情况最为严重,缺工企业的比重下降幅度较小;大型企业缺工情况要好于中小企业,缺工企业的比重下降趋势最为明显,不过在三季度时出现了反弹;小型企业的缺工情况介于大型企业和中型企业之间,缺工企业的比重下降幅度最小,四季度时缺工企业的比重要高于大中型企业。(见图2)

从不同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的缺工情况明显好于非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全年走势呈现逐季度下降的趋势;非国有企业的缺工情况要比国有企业严重,但也呈现逐季度下降的走势;外资企业的缺工情况最为严重,并且下降幅度最小(见图3)。

从企业2012年的缺工数量来看,调查显示,2012年多数企业缺工在50人以下;从缺工程度看,2012年多数企业缺工在10%以内,并且总体来看,缺工数量和缺工程度基本上呈现逐季度下降的趋势,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2012年企业的缺工情况逐步缓解。

从缺工岗位来看,2012年三次季度调查的数据没有太大差异:生产工程岗位是缺工最为严重的岗位,选择比重明显高于其它选项,其次是技术研发岗位,比重在四成以上;销售市场岗位排在第三,选择比重在三成以上;综合管理岗位排在第四,选择比重在两成以上;选择其他岗像的相对较少。值得注意的是,选择生产工程岗位的比重在三季度有所下将,但是到四季度又明显回升,这一现象值得关注。

关于2012年缺工对企业生产经营造成的影响,四次季度调查的结果显示,最主要的四个方面的影响是:“影响扩大再生产”、“开工不足,效益下降”、“现有员工超负荷工作,加重员工流失”和“不能按时交货,影响公司信誉”,选择比重均在三成左右。值得一提的是,四季度调查显示,选择这四个选项的比重比前三季度有所上升,而选择“没有影响”的比重则有所下降,这说明随着年底的临近,企业缺工的负面影响有所加大。

关于2012年企业缺工的主要原因,调查显示,选择比重最高的是“求职农民工人数少了,选择余地小”,四次季度调查的结果均超过四成。其他选择比重较高的还有“农民工不少,但符合工作要求的不多”、“企业订单增加或规模扩大”和“工资偏低”,选择比重超过两成。值得注意的是,选择“工资偏低”的企业呈现逐季度下降的趋势,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今年以来企业的人工成本持续上升。

3、企业招工计划逐渐下降,18~30岁的员工、高中(中专、技校)毕业生、男性员工所占比重相对较高

从企业招工计划来看,调查显示,2012年一季度有76.6%的企业计划招收新员工,随后这一数据逐季度下降,二季度下降到70.1%,三季度下降到63.6%,四季度进一步下降到61.1%。调查表明,总体来看,一季度是企业招工需求最旺盛的时期,同时随着人工成本的上升以及企业缺工情况的缓解,二到四季度有招工计划的企业所占比重逐渐降低。

从计划招工人数看,2012年全年七成左右的企业计划招工人数在50人以下,其中一季度为73%,二季度上升到74.1%,三季度上升到77.9%,四季度回落到69.8%。这表明,2012年企业计划招工人数有一定的波动,但总体上多数企业招工人数在50人以内。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一季度企业计划招工人数在50人以上的比重有所上升,这说明随着一季度的到来,企业的招工需求逐渐提高。

关于企业计划招工的年龄层次情况,调查显示,多数企业选择“18~30岁”。其中,一季度选择“18—30岁”的占62.5%,二季度下降到52.4%,三季度回升到65.6%,四季度进一步上升到72.4%。

关于企业计划招收员工的学历情况,调查显示,企业经营者选择比重最高的始终是“高中(中专、技校)毕业生”,选择比重在44.5%~48.1%之间;其次是“大专及本科毕业生”,选择比重在21.3%~23.5%之间;选择“初中及以下”和“硕士及以上学历毕业生”的比重则相对较低。

关于企业计划招收员工的性别情况,调查显示,企业经营者选择比重最高的始终是“以男性为主”,选择比重在45.5%~47.4%之间:其次是“无性别要求”,选择比重在31.8%~34.5%之间;选择“以女性为主”的比重相对较低,在20%左右。值得注意的是,选择“以男性为主”的比重呈现逐季度下降的走势,而选择“无性别要求”的比重呈现逐季度上升的走势,选择“以女性为主”的比重则变化不大。

4、企业招工难问题更加突出,主要原因是新生代农民工的择业期望提高

关于对企业招工难度的预计,调查显示,2012年二季度有56.8%的企业预计下个季度招工“一样难”或“更难”,这一数据逐季度上升,三季度为58.6%,四季度为59.5%。调查表明,2012年二季度以来,企业经营者认为企业的招工难度越来越大。

从不同地区看,“长三角”地区和其他地区企业预计招工困难的比重相对比较平稳;“珠三角”地区企业预计招工困难的比重在三季度有所上升,四季度逐渐回落;“京津冀”地区企业预计招工困难的比重在三季度有所回落,四季度则再次回升(见图4)。

从不同规模看,2011年中小企业的招工难度总体要高于大型企业,其中小型企业的招工难度逐渐上升,中型企业在四季度有所回落,大型企业的招工难度整体呈现下降的趋势(见图5)。

从不同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预计招工困难的比重呈现全年逐季度下降的趋势,并且下降幅度较大;非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预计招工困难的比重基本呈现逐季度上升的趋势,不过上涨幅度相对比较平稳,并且外资企业预计招工困难的比重要明显高于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见图6)。

此外,出口型企业和非出口型企业预计招工困难的比重都呈现逐季度上升的趋势,并且上涨幅度比较平稳。

值得注意的是,一方面企业反映201 2年缺工情况逐渐缓解,但另一方面企业预计招工越来越难,特别是中小企业招工难问题突出,这表明目前企业的用工需求与人力资源市场的供应存在结构性的失衡。

关于企业出现招工难的主要原因,调查显示,选择“新生代农民工的择业期望提高”的企业比重在四次季度调查中均排在第一位,其他选择比重较高的还有:“物价上升过快,导致求职者生活成本增加,预期收益下降”、“劳动力供给总量不足”、“招工岗位技术要求高”、“薪酬待遇低,缺乏竞争力”、“招工渠道单一,力度不够”等。

二、2013年企业用工情况预计

1、2013年企业人工成本上升压力依然较大

关于对企业下个季度计划为员工加薪的情况,调查显示,近三分之二(65.4%)的企业计划2013年一季度为员工加薪,这一数据比今年二季度和三季度的调查结果提高了30个百分点左右;企业预计2013年一季度的加薪幅度平均为9.6%,与二季度和三季度的调查结果基本持平。调查表明,多数企业2013年一季度计划为员工加薪,企业的人工成本仍将继续上升。

从不同地区看,“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2013年一季度计划加薪的企业比重相对较高;从不同规模看,中型企业2013年一季度计划加薪的企业比重相对较高;从不同经济类型看,非国有企业2013年一季度计划加薪的企业比重要高于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此外,出口型企业2013年一季度计划加薪的企业比重要高于非出口型企业。

2、企业用工总体保持扩张趋势

关于对2013年企业用工人数的预计,调查显示,预计“增加”的企业占32.3%,预计“持平”的占47.4%,预计“减少”的占20.3%,预计“增加”的比“减少”的多12个百分点。这表明,总体来看,2013年企业用工仍保持扩张趋势。

从不同地区看,“京津冀”地区企业预计用工人数增加相对较多,从不同规模看,大型企业预计用工“增加”的比“减少”的多23.8个百分点,明显高于中小企业;从不同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预计用工人数增加相对较多;非出口型企业预计用工“增加”的比“减少”的多15.5个百分点,高于出口型企业。

关于企业2013年招收大学生96和农民工的计划,调查显示,计划招收农民工数量“增加”的企业占27.8%,“持平”的占47.9%,“减少”的占24.3%,计划“增加”的比“减少”的多3.5个百分点。其中,“长三角”地区企业和国有企业2013年计划招收农民工数量出现了负增长,小型企业和出口型企业2013年计划招收农民工数量增长也相对较低。

调查显示,2013年计划招收大学毕业生数量“增加”的企业占45.8%,“持平”的占39.1%,“减少”的占15.1%,“增加”的比“减少”的多30.7个百分点,这一数据要明显好于招收农民工的计划。其中,“京津冀”地区企业、大型企业、非国有企业和非出口型企业2013年计划招收大学毕业生数量增长相对较多。调查表明,总体来看,2013年企业计划招收大学毕业生数量增长要高于农民工,这也许反映了结构升级的需求。

从2013年一季度企业的招工计划也能看出企业用工的扩张趋势,调查显示,2013年一季度有66.9%的企业计划招收新员工,比2012年四季度提高了5.8个百分点。

从不同地区看,与2012年四季度相比,2013年一季度“珠三角”地区企业有计划招收新员工的比重上升较多;从不同规模看,小型企业有计划招收新员工的比重上升较多,而大型企业计划招收新员工的比重继续下滑;从不同经济类型看,非国有企业有计划招收新员工的比重上升较多,而国有企业则进一步下滑;出口型企业有计划招收新员工的比重上升较多。

上一篇:诺贝尔经济学奖评述及对中国经济的启示 下一篇:积极调整 适应苏宁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