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饮食行为教育势在必行

时间:2022-04-30 04:30:58

大学生饮食行为教育势在必行

[摘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及走访,发现有很大一部分大学生饮食行为存在问题:不吃早餐、零食代替正餐、过多饮用碳酸饮料,爱吃路边摊,部分女大学生为了追求瘦身,还采用节食、药物等不科学的方法盲目减肥等等。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优秀人才,是未来祖国建设的栋梁。大学生正处在身心发育的最佳时期,合理的饮食与营养对其健康成长极为重要。为了在校大学生有个更健康的体魄,大学生饮食行为教育势在必行。

[关键词]饮食行为教育;大学生;营养均衡

近一段时间食品安全问题报道了很多,随着人们对饮食关注的日渐增多,伟大祖国“未来建设者”的饮食行为成了人们的关注对象。大学生关系到祖国的发展,他们的健康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怎样才能吃出健康好身体呢?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以让你远离疾病,养出健康好身体!

先让我们了解一些具体的数字:

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对236名高校大学生的饮食习惯和膳食构成进行了问卷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饮食健康令人担忧。从饮食规律来看,能够保证三餐规律的仅有33.9%,只有24.2%的学生从不错过三餐中的任何一顿正餐。其中男生的规律性比女生更差,

超过半数的男生不能按时吃早餐。此外,大学生饮食随意性大,六成大学生从不注意食物的营养搭配,其中超过一半的人吃饭主要考虑简便原则,50.4%的人饮食规律受情绪好坏影响。

大学生中很大比例的人群喜欢吃零食,女生比例明显高于男生,吃零食的主要原因是情绪不好或没时间吃饭。55.1%的大学生因为无聊而吃零食缓解情绪,女生更高达70.4%,这与女生自身的心理特点有关,其自我缓解情绪的能力差。吃饭细嚼慢咽的大学生仅25.8%,部分大学生进餐时习惯狼吞虎咽,吃饭速度很快,男生表现得更突出。女生则喜欢边吃饭边看电视或书,吃饭不够专注[1]。

山东省泰山学院调查显示:本校大学生饮食不规律者占31.56%,挑食偏食者占32.23%,经常不用早餐及草率用早餐者分别占15.26%、7.13%,早餐用奶或蔬菜者则不足15%,调查的学生中有近2/3者不关注饮食营养知识,有近50%者不关注公众饮食卫生事件[2]。

重庆工学院调查显示:不吃早餐的占总人数的40.5%,经常食用牛奶及鸡蛋等营养品的大学生仅占总人数的26.46%,经常食用水果的大学生仅占总人数的29.13%[3]。

江月玲对广东省5所高校5000多名大学生膳食情况调查显示:摄入热量普遍偏低,只有标准供给量的75%略多,其中男生早餐热量摄入仅占全天总热量的15%左右,女生为20%左右。有部分学生存在不进早餐,还有的养成上午9:30课间匆匆进餐的不良习惯。蛋白质摄入不足,蛋白质摄入为标准供给量的70%左右等等。

浙江工商大学人文学院的同学在下沙高教园区进行了“大学生饮食习惯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大学生日常饮食没有规律,一日三餐的食量和时间经常不固定,在被调查的

大二和大一学生中,50%以上的学生都没有固定吃三餐的习惯,而且有很大部分学生不在学校食堂用餐;大学生中很多人不重视吃早饭,但是吃夜宵、吃零食的现象比较普遍。

以上信息足可以说明目前在校大学生的饮食行为情况,而且询问过程中发现大一刚入校的学生饮食情况较大二大三的要好些。

不良饮食习惯的危害有哪些呢?

1不吃早餐的危害

早晨起床后,血糖水平会下降。这时如果不进餐或进食低质早餐,体内就没有足够的血糖可供消耗,人体会感到倦怠、疲劳、暴躁、思维无法集中,精神不振,头晕眼花等不适,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大学生如果不吃早餐急忙去上学,容易在9~10点左右产生饥饿感,出现头昏、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甚至面色苍白、出冷汗等症状,不但学习效果不好,而且会影响生长发育。另外不吃早餐,胃长时间处于饥饿状态,胃酸没有食物去中和,就会因过多的胃酸而导致十二指肠溃疡。专家经过长期观察发现,一个人早晨起床后不吃早餐,血液黏度就会增高,且流动缓慢,天长日久,会导致心脏病的发作。

2过多饮用碳酸饮料的危害

碳酸饮料包括各式汽水、调味汽水、可乐、调味可乐、以及各式含气饮料。碳酸饮料含有气体,即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会刺激胃液分泌,胃酸过多容易感觉腹胀,降低食欲,从而减少日常饮食摄入;碳酸饮料含有砂糖,糖只含有热量,其他营养素一点也没有,经常饮用,会积少成多,使体重增加、同时也易养成嗜甜的不良饮食习惯;碳酸饮料的另一成分磷酸会降低体内钙的吸收,影响骨骼生长及身高的正常发育,过量地喝碳酸饮料,其中的高磷可能会改变人体的钙、磷比例,使人骨折危险增加大约3倍;而在体力活动剧烈的同时,骨折的危险也可能增加5倍。

3食用零食的危害

由于学习压力大,有些学生有饮食不规律的情况,以零食取代正餐。殊不知,饼干等零食高脂肪、高能量,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比较少,多吃不利于营养平衡,也容易导致肥胖,饼干中的植物奶油有损于智力。著名营养经济学家保罗・皮尔泽称肯德基或麦当劳等高热食品缺少人体所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人体的建构材料和触媒剂需要摄取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一旦摄取不足,孩子们就可能患上各种疾病。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主任于小冬说过“营养误区的关键是忽视了营养均衡。作为学生的家长们应当认识到,手术刀加上药片治不了孩子们的现代病,食品惹的祸,还要从食品上解决问题,让学生养成健康的、营养均衡的饮食习惯非常重要”。

4蛋白质摄入不足的危害

蛋白质是构建、修补人体损伤的主要物质,参与转送营养,调节体液的酸碱度和传递信息等复杂的生理过程,所以大学生进食中应保证足够的蛋白质,来维持正常生理活动和紧张思维活动的需要。当蛋白质摄取不足时,会出现新生细胞生成速度减慢、生长发育迟缓、体重减轻、容易疲劳、抵抗力降低、贫血、病后康复缓慢、智力下降等状况,影响学习及日后的工作。

既然不良饮食习惯有诸多危害,针对大学生的不良饮食行为,我们该采取哪些教育措施呢?

1、定期开展营养食品科学知识及合理饮食方面的讲座,必要时可以附以有关饮食营养与健康方面的有奖知识竞赛,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在校大学生由于功课压力比较大,很少有时间关注饮食营养方面的知识,所以我们要经常的、不间段的开展相关的讲座,以弥补学生这方面的空白。讲座要考虑大学生的适用性和趣味性,最好能满足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和不同民族学生的需求,我们说讲座不仅是传播知识也是生活习惯的教育过程。讲座内容着重向学生介绍各种食物的营养价值、营养素生理功能、食物来源及其与健康、疾病的关系,帮助学生培养科学的饮食习惯。

2、通过橱窗、广播等形式宣传不良饮食行为的危害及饮食与健康、疾病的关系。

橱窗要每两周更换新内容,广播每天固定有几分钟播出健康饮食的内容。

3、设立青少年营养方面的公选课。

本人所在的赤峰学院设立了《青少年饮食营养与健康》的公选课,每年选课的学生都在320人以上,可见学生对这一领域的渴求。

4、在大学校园推广营养早餐。

不吃早餐的危害上面已经提到,营养学家也认为,早餐作为一天中的第一次用餐,也是一日中最重要的一餐,对学生的营养摄入、生长发育和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4,5]。走访过程中发现,吃早餐的学生普遍对早餐的质量不够重视,早餐的选择随意、简单、省事,忽略了营养搭配。本人建议在学生校园也应大力推广营养早餐,以便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

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正处于生长发育中后期,加上繁重的脑力劳动和紧张的学习,是一生中各种营养素需要量最大的时期。此时,合理的营养对身体健康及学习至关重要,而对营养知识的了解及良好饮食行为的养成,关系到大学生对营养素的摄取、吸收和营养平衡[6]。

就目前在校大学生的饮食行为来看,“饮食行为教育”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应该把饮食行为教育在大学教育中贯穿下来。饮食行为教育即“食育”,是指包括饮食观念、膳食营养知识和饮食卫生安全等一系列营养学的教育。简单说就是普及营养食品科学知识、灌输与培养良好饮食习惯,通过教育使大学生达到对饮食具有自我管理的能力。在我们引导下让大学生的饮食有本可依,有章可循,从而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吃出健康的体魄。从某种意义讲,食育的重要性已经不亚于智育、体育、德育,应当得到充分的关注。

另外有文献报道大学生的亚健康人群比例仅次于干部[7](或白领阶层),位居不同职业人群的第二位。主要表现形式为注意力难集中、记忆力减退、用脑后疲劳、困倦、耐力下降等,不规律的生活是大学生亚健康的原因之一。由此可见饮食行为教育已经迫在眉睫。

为了让大学生有个更健康的身体,本人以为普及饮食行为教育的同时,在大学校园推广营养早餐会取得更好的效果。我相信没有哪个大学生不想拥有一个更健康的身体,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作为教师的我们就要“授人以渔”,通过“食育”引导大学生的饮食行为,从而使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养出健康好身体。饮食行为教育会受到大学生的青睐,让我们为了祖国未来建设者的健康一起努力吧!

参考文献:

[1]大学生的饮食健康令人担忧[EB/OL].http://www.省略/d_docdetail.php?id=1047

[2]王子瑛.从大学生饮食状况看高校开展饮食营养与健康教育的必要性[J].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2009,12(4):26-27.

[3]冯文林,乔小明.大学生营养知识及饮食健康行为的调查与分析[J].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8,6(6):172-173.

[4]刘敏涛,赵俊珠.当代大学生的亚健康状态与对策[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6,8(4):559-560.

[5]大学生饮食观念及外出就餐行为探析[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4,3:60-64.

[6]张勇,罗玲玲.银川高校大学生营养状况的饮食行为调查[J].宁夏医学院报,2003,25(6):436-437.

[7]江月玲.浅谈大学生的营养与健康[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8(27):157-159.

上一篇:县级医院健康教育方法与探讨 下一篇:糖尿病自我管理中的几个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