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环保 企业家们在行动

时间:2022-04-29 09:38:31

为环保 企业家们在行动

也许没有哥本哈根大会,我们并不会了解到已经有那么多中国企业一直在为环保与节能减排做努力。尤其是一些知名大企业的掌门人,近年来一直在身体力行。从自己做起,从自己的企业做起,一点一点地在为环保尽一份责任与努力。也许有人会说,他们这样做很大程度上是利益驱使。看中了环保产业所蕴藏的巨大市场价值。商人逐利,无可厚非。而且环保事业本来就不应该只是单纯的公益活动,而应该发掘其潜在的商业效益。在实现环保的同时,也为企业创造了价值。这样的环保事业才会生生不息,一直良性循环下去。环保看似一种负担,但更是一种机遇。

王石:不做绿色产品就会被淘汰

王石在谈到对哥本哈根会议的感受时表示:“中国公布的碳强度目标与企业、老百姓都息息相关,而且对国内的影响力大干对国际的。虽然经济发展还是以GDP为主,但中国明确目标之后,不管从宣传力度上、民众观念上和各级政府态度上,一定是向绿色GDP转换。”

“我的直觉是不可能达成对地产行业限制非常直接的协议。可能明年、后年才会影响到地产行业。但无论如何,住宅产业在节能减排方面都要承担相当的责任。1997年我们在100多家房地产上市公司中排第一位。万科必须通过标准化,住宅产业化,才能既保证质量,又保证速度。住宅产业化可以大量减少对木材的消耗,大量减少污染。精装修和毛坯房相比,一套房子至少平均少排放2吨垃圾。2009年中国商品房供应量是600万套,精装修不到20%,它意味着光这一项就要多排放建筑垃圾1000万吨。从全球变暖、低碳经济的角度来看,这对企业来说不仅仅是责任,而且是一种竞争力,不这样做会被淘汰。”

为环保不惜“消灭”自己的企业

“我的目标是消灭掉空调,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远大空调总裁张跃和他的远大集团,最近正扮演着环保节能的倡导先锋角色。靠燃气空调起家的张跃所说的这件事,却是看似与空调无关的“建筑节能”。去年6月中旬,国务院总理考察长沙期间,张跃起草“大力开展建筑节能,应对金融危机及气候变化――致温总理的建议书”,以远大自身经验,向总理力陈当前建筑节能之必要性。同时,联合国环境署委托远大起草的《建筑节能准则》近日完成初稿,预计数月后定稿。该准则的目标是使全球建筑能耗总量,在十年内降低80%。“本建议全部出于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无关。如果说有关的话,那是相反的关系,让自己的空调市场大幅度缩小。”致总理建议书的一角,张跃还特地补充说明。

世界500强都应做环保

应邀出席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的皇明集团董事长黄鸣,在谈到节能减排这个问题时表示:“要完成节能减排这个使命,要解决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全世界的所有经济界都要加入,特别是世界500强都要来投资这些事。”“如果全世界的汽车、房子都做成节能环保的,那时候企业的商机反而更多。如果大家都不去做,500强都不介入,仅仅是一些新型企业来做的话,做起来太累。”他建议全球的热钱、大企业都投入进来,建立一个像互联网似的大平台、大系统,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节能减排。黄鸣认为,企业在考虑做环保的时候,应该这样想:责任有多少,机会就有多少,商机就有多少。承担的责任越大,机会可能就越多,很可能产业领导地位就越大,因此,对于环保问题,企业应该是抢机会、抢责任,而不是把做环保当成一件可有可无,能推则推的事情。

节能环保 要有实际行动

冯仑此前在哥本哈根时曾表示,对于节能环保问题,他最大的感受是必须要行动。

“全球最大的房企在中国,未来10年最大的地产企业也将在中国。”国外媒体疑惑中国企业如此关注全球气候环境问题,冯仑这样回答道。近年来,推行绿色建筑成了冯仑和万通的目标。在北京,万通首批进入中新生态城进行开发。在万通项目以外,万通公益基金出资已开发建设了5个生态社区,并将在北京、天津一线城市推行。此外,冯仑更有推动城市革命的宏大叙事的“野心”――更紧凑的、更高密度的立体城市的研究,在一个城市里发展,用这样多功能复合的超级建筑来解决城市发展的密度太小的问题。

“很多人认为节能环保的东西很贵,和富人有关,事实上并非如此。”全面推行绿色建筑无疑是一场革命,首先面对的就是人们的意识转变问题,而冯仑显然有信心用自己的影响力来引导房地产市场的居住潮流往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

解决环保技术问题是术 改变消费观念是道

自1995年以来,家在北京的宋军每年三分之二的时间在西部,并将经商赚到的上亿元资金全部投入西部地区。宋军认为,中国的生态保护必须走生态产业化道路。十多年来,他一直以自己的努力,尝试证明这个观点。宋军认为,现有的环保理念和消费观念需要变革,而这一切不能仅仅从采用新型技术方面去考虑,我们要整个改变我们的生活,解决环保技术问题是术,改变消费观念是道。我们现在一直处在术的阶段,没有站在道的角度去想。宋军表示,他的企业这十几年来是以土地荒漠化防治为目标,方法是采用经济商业来做这些事情。

据了解,目前,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地区的荒漠化治理得到了中国企业家的大力支持,已募集到数千万元资金,用于在沙漠边缘种植原生态植物,帮助当地农牧民改变种植方式,减少对土地、草原的破坏。协会的努力也得到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认可,联合国希望他们把防治荒漠化的经验与其他面临此类问题的国家和地区分享。

做环保能提升 企业竞争力

作为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的中国企业家代表团代表之一的杨敏德,对于此次环保之行坦言收获颇丰。她并不认为企业做环保会给企业带来负担,相反地,做环保反而提升了我们企业的竞争力,而不是减少。因为,如果一个企业要真的做到环保的话,其实它就是减少了所有资源的浪费,提高了所有资源的利用率,当然就同时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杨敏德说:“2005年的时候,我对公司的同事们说,我希望每年能够减少能源用量30%,把水的用量减少30%,当时大家非常激动,说不可能的,我们的资源的利用是非常有效的,是不可能达到你这个目标的。但是,2005年~2008年,我们的用水减少了40%,能源消耗减少了30%。当然不是说每年都能减少这么多,但是在这3年的过程当中,能够有这样的成就也不简单了。资源消耗少了,成本自然也就降低了,这是显而易见的。”

上一篇:商帮,商人群体次符号 下一篇:余光中 “乡愁诗人”的中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