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nPM体系在制丝线的“破冰”

时间:2022-04-29 08:16:13

TnPM体系在制丝线的“破冰”

[摘要]TnPM(全员规范生产维护)体系是一种全新的设备管理理念,员工对其了解掌握程度不够,未认清其先进的管理理念。延安烟厂制丝车间探索性开展“设备认领”活动,有效“破冰”,缩短了其与员工的距离,运用TnPM体系指导制丝线设备管理,取得良好效果,提高了员工素养,提升了设备有效利用率,降低了故障停机率。

[关键词]TnPM;破冰;有利于;停机率

TnPM(全员规范化生产维护)体系是TPM(全员生产维护)的中国化,基本符合现代中国企业设备管理的创新需求,在各个行业均有所建树。“十一五”时期,陕西中烟各厂陆续进行了技术改造,装备制造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落后的设备管理体系与先进的制造装备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制约着陕西中烟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2011年4月,陕西中烟全面导入TnPM体系,旨在提升中烟设备管理水平,促进综合管理的提升,确保“开疆拓土,智行天下”文化理念的落地。

TnPM体系作为一种创新的设备管理体系,普通员工对其基本内容、技巧工具、评价体系等知识了解掌握不够,未认清其管理理念的先进行和优越性。在推进前期,延安烟厂制丝车间迅速组织全员开展TnPM知识培训,重点放在“n”(规范化)上面,其作用有四,即“四个有利于”:一是有利于理顺上下关系,全面掌握技能,调动员工作用;二是有利于持续改善生产现场的工艺流程、设备状况和产品质量;三是有利于以科学合理的PDCA循环,完善对人员和生产系统的改进;四是有利于鼓舞士气,调动员工参与TnPM的热情和积极性。

虽然延安烟厂制丝车间在2007年已经开始推行6s管理,组织开展了创新改善活动、合理化建议征集,有效提升了现场管理水平,员工素养得到了提升,但导入TnPM体系后,推进过程依然遇到了“坚冰”,如何“破冰”呢?

制丝车间探索性的对18台主机设备进行管理人员认领,其职责如下:

(1)各认领人要定时不定时对所认领设备进行认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及“点检”。

为了维护生产设备原有的功能,确保设备和生产的安全运行,按照设备的特性,通过人的“五感”和简单工具、仪器,对设备的规定部位(点),按照预先设定好的技术标准和观察周期,对该点进行精心的、逐点的周密检查(检),查找其有无异状的隐患和劣化,使设备的隐患(不良部位)和劣化能“早期发现、早期预防、早期修复”,这样的对设备的检查过程,称之为“点检”。它是设备预防维修和设备管理业务的基础,是现代设备管理运行阶段的管理核心,一切设备维修实施的行动,始于点检。

(2)主动参与设备保养,保持设备清洁,符合设备保养标准要求,参与设备保养考核。

各认领人依据《制丝车间设备保养标准》,参与所认领设备保养全过程,清洁设备上存附的原辅材料、灰尘、油污等,做到“铜发黄、铁发白、油漆现本色”,提升设备使用寿命。作为车间管理人员,参与设备保养,有利于了解第一生产现场,有利于调动员工积极性,有利于改善员工与管理人员的关系,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士气。管理人员参与设备保养考核,体现了制度的“烫火炉原则”,即:知烫别碰(警示性),谁碰烫谁(公平性),轻碰轻烫、重碰重烫(适度性),即碰即烫、不秋后算账(即时性),哪碰烫哪(分明性),每碰每烫(一贯性)。

(3)负责对所认领设备“六源”查找工作的指导,“六源”清除工作的参与。

在6s活动中,通过清扫,会使很多的污染源、清扫困难源、故障源、浪费源、缺陷源和危险源暴露出来,解决这“六源”问题,是TnPM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制定了《制丝车间六源活动工作计划》,确定六源活动时间、范围、参与对象、活动内容和考核与激励。明确六源活动流程,即:发现问题——分析分类——问题立项——解决方案——方案实施——效果评价。经过群策群力、精心组织,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广泛参与,共计查摆出六源问题227项,利用科学分析工具对其分门别类,立项后组织实施,既解决了存在的问题,又会让员工拥有明显的成就感,提高了员工的主人翁意识。

效果:

利用设备认领对TnPM体系与车间员工进行“破冰”后,制丝设备故障停机率有了明显的下降,如下表所示。

上一篇:探讨电力企业文化的优化建设 下一篇:壳聚糖及其复合絮凝剂在污泥深度脱水处理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