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青少年中长跑训练措施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04-29 08:02:35

试论青少年中长跑训练措施及对策研究

摘 要 青少年运动员在中长跑比赛实践中无氧功能的比例越来越大,激烈的比赛实践对运动员的速度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文章结合教学训练中的实际情况,分析了青少年的运动训练练的特点,并对其训练的方法手段及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青少年 中长跑 无氧代谢 训练特点

一、青少年中长跑多年训练的重要性

国内外的运动训练实践表明,中长跑要达到高水平的专项运动成绩,必须从青少年抓起,经过长期系统的科学训练才能达到。国外一般是13—15岁开始专项训练,经过8~10年达到国际水平。研究表明,近20年当中,奥运会中长跑前6名的平均年龄没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人体的各种机能能力的提高不是同步发展的,不同的年龄阶段有其运动素质发展的敏感时期。所以,从青少年抓起,正确地进行中长跑训练具有重要的现实性和紧迫性。

二、青少年的多年训练及安排

所谓多年训练一般要在两年以上,基本上围绕某一个重要比赛安排训练。多年训练主要是抓好训练阶段的分及其阶段性的任务指标(专项素质和专项成绩)和训重点。要根据以“短”促“长”、“长~短”相结合的训练指思想,正确确定不同年龄段量和强度的比例关系

青少年多年训练通常划分为三大阶段:基础训练阶(建设性训练阶段),专项过渡阶段(初级专项训练)和专训练阶段(专项提高阶段)。同时,还要确定主要训练手和检查评定方法。

(一)技术训练阶段(建设性训练阶段):通常为3~4年年龄13~16岁(小学、初中阶段)。这个阶段的训练内容,主要是进行全面身体素质的训练。采取体育游戏、其他体育项目和包括部分跑、跳、投项目组成的多项训练手段。积极改善有机体的有氧能力和提高最大需氧量的水平,主要采用长时间的匀速跑和越野跑的方法进行训练。改善跑的技术,必须在各种跑的训练中贯彻。

(二)专项过渡阶段(初级专项训练):该阶段通常为2~3年。年龄一般在16~18岁。这个阶段的练习内容,以全面身体素质训练为主逐渐转向以专项训练为主。在继续提高最大需氧量的基础上提高保持接近临时界速度的能力。在技术训练中,着重抓好动作速率和“高频跑”技术,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渐加大跑的步幅。

(三)专项训练阶段(专项提高阶段):该阶段通常为3~4年,年龄为19~22岁。这个阶段要在强化专项训练的过程中进行,仍要注意全面身体素质训练的安排;并要采取必要的心理训练,加强医务监督和恢复措施,以适应高级训练和参加大型比赛的需要。

三、青少年中长跑训练的主要手段

主要训练手段:中长跑训练的选择是根据专项的项目经验、个人特点和运动水平三大因素来确定的。

(一)越野跑:是青少年中长跑训练的主要手段之一,对改善心脏系统功能、代谢能力、扩大能量储备及提高速度耐力效果显着。

1.匀速越野跑:多选用无氧阀值的速度,每分钟心率在150~160次之间。

2.加速度越野跑(也称有氧代谢接无氧代谢跑):运动员在规定的距离内,每公里的跑速依次增加,最后达到无氧代谢的过程,即心率达到180次以上。该手段对改善肌肉代谢能力、提高氧的利用率和速度耐力非常有益。

3.变速越野跑(又称不同速度变换交替跑):变速越野跑有两种跑的方法,一种是任意变速跑,又称“法特莱克”跑;另一种是定时间定距离变速跑。

4.快节奏越野跑(又称快频率长时间跑):该方法在规定距离内,对跑速只有一个大体的规定要求,但对两换的频率提出具体的要求。例如,每分钟200次或每400米200次等。

(二)间歇跑:间歇跑选用什么间歇形式,取决于运动员的恢复特点、练习强度的高低和训练课的目的。间歇训练法主要有:

1.快速等距离、等间歇时间训练法:例如,(200m+200m)×3—5组(01I练间歇1min,组间歇6—10IIlin)。Orf练要求:第一个200m为自然跑,第二个200m重点突出步长。定出相应的步数指标,随后再固定步数,逐渐向加快步频方面转换和过渡。

2.快速不等距离、等间歇时间训练法:例如,200m+400m+800m+10oOm,间歇3arin。

3.组合间歇训练法。例如(400m×5)×4,每次间歇60s。跑完5个为一组,组间歇组间时间为10rain,共跑4组。

4.上坡变速跑:例如,150m×6×2—3组,训练间歇1.5min,组间歇5min。练习要求:上坡快跑,下坡慢跑。适用于准备的前半段,后半段转入跑道上进行,上坡跑变更为计时计步的后蹬跑。150m×3×2组间歇训练法中间歇恢复的方法,有下面几种:

自由休息:练习者自己选择方式,如走动、静坐、放松练习等,待心率恢复到20~22次/10s。

做规定练习:慢跑、轻重量的快速力量练习、徒手操等。

放松慢跑:快跑结束后,紧接着进入放松慢跑一定的距离,并有规定时间要求。

反复跑:反复跑又称强化专项能力跑,一般选用略低于专项的距离。反复跑之间的恢复时间可因人而异,一般应以恢复后的心率来决定间歇时间。

变速跑:变速跑又称混合代谢跑。该练习对快速跑和慢速跑的速度都有较严格的要求,是改善运动员不同代谢速度的转换能力及培养意志品质的主要手段。

四、结论

有氧耐力是发展运动员混氧代谢和无氧代谢的基础,只有在有氧耐力好的条件下才能很好地进行混氧和无氧能力的训练,因此在训练的方法和手段上要注意长、短距离的结合,做到以长补短、以短促长、长短互补,使运动员得到全面发展。同时还要设法提高运动员的血红蛋白的含量。从理论上讲,血红蛋白含量越高,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携带氧的能力就越强,运动员的耐力就越好;同时血红蛋白是一种复合物,它能消除肌细胞中的部分氢离子,降低肌细胞中的乳酸浓度,有利于乳酸能量的生成和机体的快速恢复。因此,教练员在安排训练负荷的同时,要考虑到产生疲劳的程度以及疲劳的恢复。

上一篇:伦敦奥运会中国女篮与美国女篮抢进攻篮板后二... 下一篇:体育课堂提问的双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