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生成性资源使数学课堂更精彩

时间:2022-04-29 05:41:15

巧用生成性资源使数学课堂更精彩

摘要:生成性资源是教材上没有的,不可预设的动态资源,它是在师生对话、互动、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偶发性、即时性、多样性、感染性。数学课堂上巧用生成性教学资源,一要营造环境,促进“生成”;二要调整预设,重组“生成”;三要捕捉资源。巧用“生成”。

关键词:巧用;生成性资源;数学课堂;精彩

何谓“生成性资源”?生成性资源就是教材上没有的。不可预设的动态资源,它是在师生对话、互动、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叶澜教授指出:“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言行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等,无论是以言语还是以行为、情感方式的表达,都是教学过程的生成性资源。”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因此生成性课堂教学要求广大数学教师善于把握数学课堂上各类生成性资源,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一、生成性教学资源的特点

1.偶发性和即时性

生成性教学资源是偶遇的、随机的,且它是动态的,稍纵即逝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灵活机智地加以捕捉和运用,使其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资源。如果处理不及时,不仅会浪费难得的教学资源,也会挫伤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

2.多样性和开放性

生成性教学资源形式多种多样,具有开放性。从利用价值上可分为:有价值资源、无价值资源,这里的有价值与否取决于能否较好地帮助实现教学目标。对于有价值的资源要加以开发利用,对于无价值资源则要巧妙地采用搁置策略,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无效”仅界定于有限时间的一堂课,从广义上来说,无效生成资源可能很有价值,因此搁置别忘启迪。

3.感染性和价值性

由于生成性资源是在师生对话、互动、交往过程中形成的,通常发生在师生身边或者就是师生自己发生的事情,与常规的教学资源相比,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热情。

二、巧用生成性教学资源

1.营造环境,促进“生成”

有研究表明,生成资源不是凭空产生的,它需要“温床”的培育。这“温床”是什么呢?是优化了的学习环境。这环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硬环境。如多媒体数学课件,集声音、图形、动画、文字、视频于一体的媒体情境,能多重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思维异常活跃,容易产生新异的想法。二是软环境。如心理环境、改变数学教学观念、“弹性”设计数学教学方案、运用延时评价等。课堂教学存在一种心里场,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的心理场能诱发学生的内驱力。教师要营造民主、和谐、积极向上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消除各种不良学习心理的影响,使潜在的能量得以充分释放,个性得以张扬,生成便有可能。教师“弹性”设计教学方案,在课堂匕改变教学观念,转换师生角色,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设计开放性问题,为学生“生成性资源”的重组留下足够的空间与时间,只有学生的思维自由驰骋。才会出现奇迹。因此,教师要善于制造这种“温床”,促使课堂生成资源的产生。

2.调整预设,重组“生成”

叶澜教授对理想的生成性课堂曾做过这样的论述:“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案,而不是一直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在预设与生成这一对关系中,不能把任何一项绝对化,它们是辩证的统一体,是相互依存的。如果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十分精彩的生成;反之,如果不重视生成,那么预设必然是僵化的,缺乏生命活力的。

3.捕捉资源,巧用“生成”

(1)捕捉误点

在教育活动中,错误是重要的生成性教育资源,包括教师的错误、学生的错误、教材的误区。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愿意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真正的数学课堂会因错误、发现、探究、进步的良性循环而充满活力。当一些关键性的有普遍意义的错误,被教师及时捕捉并经提炼成为全班学生新的学习材料时,学生的探究兴趣将被大大激发,因为它展现了学生的思维历程,它可以使理解和记忆更加深刻,它折射了学生学习的难点问题。那些具有规律性的、合理的错误具有教育价值,因为它们具有普遍性,多数学生会遭遇;那些经过思维运演的错误有救育价值,因为它们可以促进学生的理解,强化学生的记忆,并能产生许多非认知的教育价值。

(2)捕捉差异

课堂上有差异,就会有争论。这是学生思维火花的碰撞,是宝贵的教学资源,也是难得的教学生成契机,教师应敏感地抓住并促使生成。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留给学生相对充分的时间,让其进行讨论和相互质疑,引导学生争论,让学生在这种不由自主的情景下,进发思维灵感的火花。这火花像流星一样可能会转瞬即逝,它可能是模糊的,抑或是片面的,当它出现时,教师必须立即去巩固它、补充它,这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生成资源。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把学生看作“对象”“主体”,还要看作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者和生成者,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不仅是知识的“呈现者”、对话的“提问者”、学习的“指导者”、学业的“评价者”,更重要的是教学过程中呈现的信息的“重组者”。只有通过教师对学生“活”起来的“动”的“重组”。才能使教学过程真正呈现出动态生成的创生性质,使数学课堂教学实现师生积极、有效、高质量的多项互动。因此,广大数学教师只有捕捉住数学课堂上的生成资源,把握好生成资源,才能激活学生主体,才能真正使学生焕发出勃勃的生命力,才能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更精彩。

参考文献:

[1]殷晓静.课堂教学中的动态性生成资源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2]叶斓.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究之二[J].教育研究,2002.

(作者单位 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教研室)

上一篇:浅谈低年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下一篇:教育观念也应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