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读并作 天人共生

时间:2022-04-29 03:30:45

春耕是指春季播种之前耕耘土地,寓意着一年生产的开始。培田春耕节是希望通过挖掘乡土历史文化资源,恢复和创新春耕庆典传统,村民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一系列文化旅游活动。

培田――这是一座拥有800年历史的村落,是目前中国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时期客家古民居建筑群,是客家建筑文化经典之作。

培田古村,被誉为“福建省民居第一村”。培田村约有1000多居民,全村都是吴姓宗族。全村建筑之博大、保护之完好、珍藏品之多、文化底蕴之深,为外界所叹服。曲折古街,巷道,互为连通,把错落的明清古建筑有机连为一体,“虽是人工,宛若天成”。

培田春耕节希望通过挖掘乡土历史文化资源,恢复和创新春耕庆典传统,在喜庆与欢乐的节日气氛中,动员本地村民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活跃村庄公共文化,增进村民乡土认同,重拾人们对土地和自然的尊重,让人们在品味乡土美食、欣赏乡土工艺的同时,体悟到人与土地、人与人、人与社区、乡村与城市的和谐融洽之美,激发人们重新认识乡村文明的生态价值,重新建立人与乡村和土地的连接。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也是农耕文化文明史。二十四农事节气之首“立春”,“一年之计在于春”,计在于春即是春耕,有了春耕,就会有春华秋实冬藏,有了耕读并做,天人共生,就会有国泰民安,社会繁荣与和谐。

“耕者有其田,农民有其节”,培田春耕节源于“莳田节”。莳者,插秧也;“春种一粒粟,秋收万斛粮”,春耕是农耕的重中之重,至关重要。“传统时尚化,时尚传统化”,莳田节演绎为春耕节,是重农的升华,它能再度唤起人们对于农业的重视,举办春耕节,就是传承传统。

春耕节的重头戏是庄重神圣的“祭土地”仪式,然后人们会牵着春牛,在锣鼓声、欢歌声中穿越培田古街,来到田间地头试犁,并且有机会栽种自己的树苗或庄稼。

古村落内,伴着十番乐声,村民们舞着长龙、耍着花船,沿着村道巡游,有的还牵着身披大红花的“春牛”,扛着农具,挑秧苗,依次游来,十分热闹。

随后,摆好五谷、鸡、鱼等祭品,在庄严神圣的氛围中,村中长者用客家方言诵读祭祀文,“一撒风调雨顺保万民、二撒五谷丰登富百姓、三撒……”以及纪念古圣先贤,敬拜大地。村里的孩子们身着汉服,手拿书简,朗诵《耕读之歌》,赞美家乡,秉承培田耕读文化。

仪式结束后,人群簇拥着春牛,来到田里试犁开垦,不少游客还纷纷下田,向老农拜师学艺。现场,还有犁田、插秧、抓鱼等农事比赛,以及客家手工民俗体验,包括手工扎染、竹编竹篮和花灯、特色民间剪纸、制作许愿灯等手工制作。

同时,“奔跑吧,培田”、“指压板背人”、“趣味抓鸡”等游戏,让更多的游客感受原汁原味的乡土气息,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使春耕节成为培田一张靓丽的名片。

此外,当地的“祭神农”风俗,距今已延续400多年,这是春耕节的重要内容。这时,村里人都要抬“神农”巡游,以此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春耕节期间,人们有机会品尝培田的美食,欣赏民间工艺和乡土书画,游赏名胜古迹和乡土建筑,与传统农具亲密接触,人们还有机会参加趣味运动会,做风筝,放风筝,在春天的田野里,找回童年的快乐。

上一篇:浅埋暗挖隧道全断面帷幕注浆施工技术 下一篇:青海旅游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