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图书馆空问再造的启示

时间:2022-04-29 05:56:43

新加坡图书馆空问再造的启示

摘要 “空间再造”是当前图书馆转型与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聚焦新加坡图书馆阅读空间的创新和改造案例,对如何打造“以人为本”的阅读空间进行思考和解析,归纳其值得借鉴的经验包括:与时俱进的空间设计理念,以读者需求为导向,创建和打造图书馆的空间文化品牌,阅读空间设计的要素分析等。可为我国图书馆阅读空间设计、提供优质阅读服务和促进全民阅读提供思路。

关键词 新加坡 图书馆 阅读推广 空间设计 以人为本

1.阅读空间再造是图书馆空间再造的重要内容之一

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兴起,使人们对实体图书馆的存在价值产生了怀疑,但是事实证明,信息技术、网络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最终促进了图书馆的发展与转型,催生了图书馆两个“场所”的融合与建设:实体空间(物理场所)与虚拟空间(网络平台)的建设。一方面,“作为平台的图书馆”要建设成为整个网络化的知识海洋中的一个重要平台或门户;另一方面,图书馆依然是民众阅读思考、研究交流和文化娱乐的场所与空间,是现代及未来社会不可缺少的社会文化基础设施之一。

实体图书馆不仅没有消失,反而在各地蓬勃兴建,并正在实现转型发展。转型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空间再造”,图书馆“空间”由外部空间和内部空间组成。内部空间包括馆藏空间、阅读空间以及各种服务区域。通过对空间的重塑,将图书馆打造成集学习、研讨、创新、交流甚至娱乐的场所。欧美图书馆界已有不少“空间再造”最佳实践和成功经验,如英国伦敦的“概念店”(IdeaStore)和赫尔辛基市图书馆的“图书馆十号”(LibrarylO)。图书馆作为营造书香社会的重要推手,对阅读空间的设计无疑是“空间再造”的重要内容之一,这对于推动和培养全民阅读以及促进对图书馆的有效利用可发挥积极作用。通过对新加坡公共图书馆打造“以人为本”的阅读空间进行解析,可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2.新加坡图书馆打造“以人为本”阅读空间的实践案例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管理局(National Library Board Singapore,NLB)以促进阅读作为首要任务,阅读推广活动已发展成为新加坡图书馆的核心业务之一。通过对作为阅读场所的图书馆的空间创新和改造,提升了图书馆形象,吸引了更多民众爱上图书馆,获得了读者及社会各界的肯定。图书馆已成为民众生活的文化中心,成为推动和参与城市进步、社会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

2.1国家图书馆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新馆位于市中心维多利亚大街100号,其空间设计的用心之处在于阅读空间的可持续和绿色生态理念在实践中的运用。沿垂直方向在顶楼的天台上建有多个绿色“空中庭院”,既美化环境,营造出一种与自然亲密接触的空间,又具有降低建筑温度的作用;其底层大厅和内部公共阅读空间为东西朝向设计,全部采用了大开窗,并通过自动调节光线的遮光板及反射板为室内提供适宜的光线;室内外环境连为一体,将花园引入图书馆内部,在图书馆内随处可见草地和绿树边捧书而坐的读者。图书馆虽处闹市之中,却无喧嚣之感,为读者营造和提供了优美的阅读空间和环境。

此外,为了让图书馆成为激活知识、促进阅读的场所,国家图书馆在公共阅读空间的气氛营造、装潢风格、书柜材质、书架间距、动线设计以及环境的卫生清洁等方方面面,都花了很多心思。例如,为诱导阅读、探索阅读发展,依据每个楼层的馆藏属性,配合了相应的专题展览等,突破传统思维模式,将图书馆视为一个为不同的读者群量身订制的文化空间和阅读园地。并从读者的角度出发,对读者进行细分,征集残障人士、儿童青少年、老年人和社区团体等公众意见,作为空间规划设计的参考。新加坡国家图书馆阅读空间人性化的设计,使得图书馆成为民众乐于亲近的地方,构建了一个满足多元阅读氛围和需求的新天地。

2.2各具特色的公共图书馆

新加坡公共图书馆在空间设计和改造上,依照各个馆的特性进行调整,提供适宜恰当的服务。以下介绍当地几个具有典型特色的公共图书馆,通过管中窥豹的方式,以了解新加坡公共图书馆在阅读空间设计和改造方面的创意和特色。

(1)中央图书馆(Central Public Library)。

位于国家图书馆大厦底层,拥有新加坡图书馆中最多的英文小说收藏和报纸杂志收藏。显著的特色之一是大力促进儿童阅读推广工作,实践中的亮点包括:世界上第一个为孩子探索环境而建的绿色图书馆――“我的树屋”(图1)。从设计、建设到收藏以及各种阅读活动的开展,都以绿色理念为依据,这种独特的阅读空间促进了儿童对有关环境书籍的阅读兴趣,最终培养了儿童的环境素养。树屋的装潢以黄色和绿色为主色调,营造出充满活泼和欢乐的气息。大厅迎面有一棵色彩缤纷的“知识树”特别引人注目,其树冠是用废弃的塑料瓶组成,树桩建成一座平台,孩童可坐在上面看书。图书部采用液晶(LED)节能灯,孩童在节能灯的柔和灯光下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不舒服。“我的树屋”将儿童阅读空间打造成一座充满乐趣的教育与阅读乐园。

(2)乌兰地区图书馆(Woodlands Regional Library)

是新加坡最大的公共图书馆。在馆藏数量和深度方面仅次于国家图书馆。专题藏书“亚洲儿童文学藏书(ACL)”(图2)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国家和国际上的重要收藏”,可说是亚洲文化遗产的珍贵馆藏,体现了亚洲古老文明和多元化的文化价值观、信仰、礼仪和习俗等。图书馆鼓励家长、孩子和研究人员利用这一收藏和阅读空间,通过阅读亚洲传说和童话故事,了解祖先的文明和传统文化,促进对亚洲儿童文学、文明和文化遗产的认识、了解和研究。

第4层的儿童阅读区,特别设计成为“阅读乐园”(图3),为家庭亲子阅读提供了一个有利的环境。“Windows to the World”字样的地球模型,象征着图书馆将为儿童与青少年开启世界知识之窗;而“知识之树”象征培育儿童与青少年灌溉自我知识园地的起点。“阅读乐园”的空间设计分为4个部份,故事世界(The World of Stories)鼓励父母和孩子一起享受阅读的乐趣,语言世界(The World of Language)强调语言的价值,创造力世界(The World of Creativity)用于展示儿童艺术作品,学习世界(The World of Learning)主要提供学习资料和童话故事书等。

该馆座落于购物中心内,在空间设计上运用自然和环境的主题营造出优雅的内部环境。踏进馆内映入眼帘的是一道由2楼直泻而下的水瀑,咖啡座就在门边,落地窗前为音乐欣赏而摆放着舒适的沙发,空间宽敞明亮;结合透明玻璃隔段设计,既具有穿透性且体现设计美感,充分运用空间布局来营造图书馆的阅读氛围;当地艺术家创作的陶瓷壁画和绘画装点着图书馆的墙面,使得图书馆散发出十分优雅的人文、艺术气息。

银发族资讯中心(Silver Infocomm Junction,SIJ)是为50岁以上的人群规划和设计的学习和阅读空间,提供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培训、如何使用社交网络以及如何存取数字资源等的学习空间。

(3)乌节图书馆(Library@Orchard)。

选址也在繁华路段,是新加坡第一个征集并采纳公众意见而设计的图书馆。空间设计过程首次采用“思考设计”模式,通俗说就是集思广益。由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管理局人员和新加坡理工学院师生组成的设计团队,先把初步设计构想制成范本模型(Prototypes)并且公开展出,然后广泛征集公众的意见与反馈,让广大民众参与到了这个公共图书馆的设计当中,充分体现图书馆空间是属于每个人的理念,并向读者提供多元化的阅读选择和大量的学习课程。

馆内有很多独特巧妙的设计,如杂志墙的设计(图4),还有“阁楼+工作室”的双层设计(图5)。这里阅读区域被划分为工作室和阁楼,最受欢迎的设计就是阁楼上的“茧”(Cocoon)。“茧”是只限一个人的座位,这些“茧”是给予读者隐秘的阅读空间的椭圆隔间,让读者在里面可以好好享受独自思考和安静阅读的时光。馆内一共有5个“茧”,都设在阁楼。阁楼里也设置了4个书树(Book?Tree)架子。馆内提倡创新互动,这4个架子就是让读者将一些他们认为有价值或者很好的书籍放在上面,推荐给有兴趣的读者阅读。

图书馆底层有一个小型开放式阅读空间,被称为是一所“下一代”(Next-generation)的图书馆。在这里可举行活动,如播放电影、设计界的人士在此交流等,通过互动激发大家学习和探讨,从而使图书馆成为创意的空间。该图书馆的空间设计被认为非常别致且极具现代感,阅读环境舒适,让人流连忘返。

(4)裕廊地区图书馆(Jurong Regional Library)。

是新加坡第三个成立且是第一大的地区图书馆。在为读者打造出专属舒适的阅读天地方面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地下1层的儿童专区(图6),配置了儿童书柜、儿童家具,馆内装饰色彩明艳、气氛活泼,并提供儿童阅读、创作、游乐的场所,试图让儿童专区成为诱导孩童培育阅读兴趣的乐园。

位于4层的青少年馆,听取了青少年的建议,将整个楼层设计成青少年喜欢的青少年图书馆服务专区(Verging All Teens)(图7),也是新加坡第一个专门致力于为青少年提供服务的图书馆,目的在于期待实现同龄人之间的相互启发,从而激发青少年的创造力。图书馆建设规划时即开放给青少年申请评比,放手让他们打造一个“自己专属的窝”,由青少年自己创造的概念化的单字标签,如绿洲、舞台、多媒体、地球,使得区域很容易识别;与图书馆里其他区域不同的黑色书架,使得阅读空间看起来既有一份古典美,也有一份现代感;涂鸦区、漫画区、讨论区、表演区、可进食区以及静读区等,打破成人的设计品味,处处展现着符合青少年风格的创意,广受青少年朋友的喜爱和认同。此举既是新加坡公共图书馆在空间设计上的创新思维,更提供了图书馆与青少年亲密合作、培养深厚情感的契机。

(5)滨海艺术中心图书馆(Library@esplanade)。

是新加坡首座专门收藏表演艺术作品并提供音乐、戏剧、舞蹈以及影片的专门图书馆,也是世界上少有的设于艺术中心内的图书馆之一。为了促进读者对表演艺术相关主题的关注、阅读和了解,表演艺术厅以村(Village)的概念设立了4个表演艺术村,以此进行四个空间的划分和设计。音乐部落收集古典、当代作曲家以及歌手创作的音乐笔记、书籍、CD以及影片。舞蹈部落收集关于舞蹈的历史与艺术书籍、影片。戏剧部落收藏戏剧作品。影片部落收集有关电影剧本和影视相关书籍。馆内有三间放映室(每间容纳4人),一间项目室(最多4人),一间钢琴练习室(最多3人),和一间静音工作室(最多7人),按小时对外提供有偿服务。此外,还有专业期刊、百科全书等数据库,为用户(影迷、专家、业余爱好者)提供阅读和欣赏。

3.新加坡图书馆阅读空间设计的启迪

图书馆空间的再造是我国图书馆正在转型与发展中重要的建设内容之一。通过对图书馆阅读空间的设计和再造,将赋予图书馆新的活力和能量,有利于促进全民阅读深入开展。新加坡图书馆阅读空间设计案例对我国图书馆阅读空间再造和设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3.1与时俱进的空间设计理念

(1)人文关怀的理念。

长期以来,传统图书馆空间被认为是严肃安静、书刊借阅和学习研究的场所,以“书本位”理念的空间设计将大量的空间用来收藏文献资源。图书馆作为空间的功能也在不断发展和丰富中,已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藏书机构,正逐渐发展为读者交流的空间;图书馆不仅是一个社会文化设施,而且是独特的、深受市民喜爱的城市公共空间。因此,现代图书馆在空间设计上更多地体现了人文关怀,从“书本位”的设计理念转变为“以人为本”的理念。

“以人为本”的核心是“关爱人、发展人”,将人放在中心地位。新加坡图书馆一方面展现便民的服务精神,充分与民众日常生活有机结合;另一方面,让读者感受到贴心、舒心与温馨的阅读体验和阅读享受。宽敞明亮的阅读空间,舒适的阅览桌椅,为读者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让置身其中的读者自在享受知识时光的同时,也享受安全感、归属感和精神上的愉悦,使得新加坡公共图书馆成为当地民众最重要的精神家园。

(2)“场所精神”的理念。

图书馆作为场所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空间”,而且是社会学意义上和诗学意义上的“空间”。因此,对读者而言,图书馆空间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图书馆空间提供并创造了一种独特场所和氛围供人们来交流与共享,激发阅读兴趣,启发人的智慧和灵感,为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实体书店逐渐式微的今天,台湾的诚品书店顾客不降反升,原因主要在于自成立起便将自身定位为一个融合了学习、信息、建筑、戏剧、舞蹈、音乐、摄影、美术、文学、设计的多元空间,也就是“场所精神”。这种场所精神包含了人、空间、活动三个要素。它们合力营造出一种文化氛围和文化空间,这种人与人、人与书的互动气氛是网络平台所无法比拟的。因而成为众多台湾人的心灵港湾。诚品书店创始人吴清友曾说:“诚品书店一开始不是要为了卖书,而是要推广阅读,所以会从人、空间、活动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在书店空间的设计中,将颜色、灯光、布置或者同仁的微笑都考虑进去,都是为了人。新加坡图书馆将诚品书店的“场所精神”及其空间设计的新理念运用到图书馆空间的设计和改造上,提出了“图书馆诚品化”的概念。在具体实践中表现为,除了图书馆设备方面更加现代化外,重点体现了在空间设计方面注重营造人性化、轻松化的阅读氛围,建设更加优质化和生活化的图书馆空间,其结果是大大提升了图书馆的服务品质。

(3)面向终身学习的设计理念。

图书馆作为社会重要文化设施,其阅读空间的建设对于进一步参与和推动社会教育、文化发展和文明建设,促进全社会形成浓厚的阅读和学习的氛围,推广全民阅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面向终身学习的设计理念,要求图书馆不仅仅是阅读的场所,更是陪伴生命成长的“终身学习的场所”。图书馆阅览场所是读者服务的主体空间,打造一个舒适、温暖、具亲和力的阅读空间,对增强读者的归属感、场所感,加深心理体验至关重要。阅读空间的设计体现科学和艺术、技术与人性的完美交融,为读者构建一个温馨、符合现代生活美学、学习阅读功能完善的图书馆。

新加坡图书馆空间设计体现了以“终生阅读、学习型社区、知识国家为愿景”的图书馆发展战略。为了大兴全社会读书之风,新加坡图书馆主动参与社会文化建设,注重以阅读服务为依托,以文献资源为支撑,大力推广阅读,图书馆阅读空间不仅拥有丰富的文献资源,为读者提供温馨安静的阅读区和明亮舒适的讨论交流区,还设计了符合人体工学及不同需求的阅览桌椅,吸引读者将图书馆作为终身学习的场所。

3.2以读者需求为导向

新加坡图书馆阅读空间设计注重读者的参与度,从空间的规划到布置,从设备、家具的陈列到图书的展示方式等,处处蕴藏着以读者需求为导向的空间设计理念。例如国家图书馆在兴建之初,就曾邀集七大公民团体提供意见,充分反映不同类型读者的需求。裕廊地区图书馆在设计4楼的青少年馆时,充分调查掌握了青少年的意见,将整个楼层设计成青少年喜欢的环境,更好地把青少年带进阅读世界。根据读者需求,划分阅读的静区和交流的闹区,形成互不干扰的阅读空间与交流空间,为读者提供不同的服务内容。

调研和了解读者的需求,使得图书馆空间设计的定位更为明确,并整合和引进各种资源,为读者提供更好的阅读体验与交流空间,是对图书馆空间本质的深入认知,也是现代图书馆成长的空间及存在的价值之一。

3.3创建和打造图书馆的空间文化品牌

新加坡各图书馆主动参与到社会文化建设中,结合自身特色和读者需求,突破传统的思维框架,将图书馆阅读空间进行创意设计和改造,创建各自图书馆特色性的文化空间品牌。例如,中央图书馆的绿色图书馆――“我的树屋”、乌兰地区图书馆的儿童阅读区被特别设计成为“阅读乐园”、裕廊地区图书馆的青少年图书馆服务专区、滨海艺术中心图书馆的4个表演艺术村等,都成为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空间文化品牌。通过图书馆的“空间再造”,图书馆空间文化品牌的建设带动了阅读推广活动的发展和壮大,通过定期策划和开展多种阅读推广、展览、演出和创新活动,推动实体图书馆逐渐转型,向集学习、研讨、创新、交流甚至娱乐的多功能方向发展。

3.4阅读空间设计成功的要素分析

如何通过空间设计和环境布置呈现高品质的阅读氛围和特色,总结新加坡图书馆阅读空间设计成功的要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1)营造图书馆空间的人文环境。图书馆阅读空间的设计除了满足基本功能的需求,还要营造图书馆文化氛围。新加坡图书馆一直致力于营造人性化的阅读空间,让图书馆成为读者心灵的家园,既要格调高雅,又要注重特色,将图书文化与艺术景观融为一体,显示极强的感染力与和谐美感。

(2)阅读空间的配置注重用户体验。空间设计和配置的理念和价值取向体现了为读者着想,“以人为本”。新加坡将图书馆空间满足用户体验和用户需求作为图书馆评估的重要指标。注重以细腻手法为读者布置各种不同形式的阅读空间,图书馆里有各式各样的读书会和兴趣俱乐部,供人们阅读、交流、学习和打发时光。寂寞时,和兴趣相投的朋友们在图书馆聚会交流;烦躁时,躲进图书的静谧天地中。①方便适用的设施配置。满含关怀的书架和座椅设计、明亮可亲的阅读空间、丰富的馆藏资源、便捷的检索和查找标识系统等,共同为读者营造出温馨的阅读空间,让读者感觉舒适又自在。②用新技术建设数字化时代的图书馆空间。紧跟时展的脉动,建设科技与人文交融的图书馆阅读空间,为读者创造美好的阅读体验。注意读者对于新的阅读方式和内容体验的新需求,提供新型的电子阅读设备,为读者体验新的阅读内容和方式创造条件。例如乌兰地区图书馆馆内的银发族资讯中心和各种利用数字化和网络化科技建设的创意中心等。③馆内文化装饰及色彩的运用。新加坡图书馆装饰方面处处体现了图书馆文化传播的功能,另外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色彩的应用。馆内布置用色方面根据读者对色彩产生的心理效应,采用不同的色彩系统,吸引读者,总体要求色彩搭配和谐、色调淡雅;利用不同的颜色实现功能区域的分割;此外,采用了色标系统用于图书分类与排架。

(3)空间设计的开放性和发展性。①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来规划服务功能,通过合理布局,充分体现空间设计的开放性。例如,由于不同用户对空间有不同的需求,图书馆在空间设计和管理过程中需要积极与读者进行对话,吸引读者参与。使得不同使用者的需求都尽可能得到体现,都有相应的空间配置。②发展性意味着图书馆空间的功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伴随时代的发展在进化,因此图书馆空间设计需要考虑充足的发展潜力,确保图书馆顺利适应技术的变革。开拓和建设新的阅读空间已成为促进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之一。在空间的短缺或有限的情况下,千方百计灵活利用有限的空间进行改造。

(4)面向未来,面向创新。现代图书馆阅读空间,不仅要求促进阅读,还要能够激活知识,成为用户思考和遐思的空间、创意的空间和创新的空间。

上一篇:重回丹佛之后的随感 下一篇:中文图书评价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