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露仙阁 安宫现洋楼

时间:2022-04-29 04:17:15

从白沙河南街沿着朗溪大道直入途中,一条洋楼鳞次栉比的山村映入人们眼帘,它就是台山市白沙镇朗溪龙安里。山村中的洋楼极具特色,吸引海内外乡亲、媒体、学者纷纷前来参观、考察。岁月流逝,掩映在绿树翠竹中的洋楼风韵犹存。

龙安村位于台、开两市交界处,村上现有17户人家,70多人,但有200多人旅居美国、加拿大及马来西亚、港、澳等地。民国初,台山政局动荡,窃贼蜂起,白沙侨属不得不利用侨汇兴建坚固的房子,旅外华侨众多,龙安里也不例外。为保护自家的安全,从1918到1933年间,旅外乡亲在外国绘好西式为主的中西合璧并具防御功能的碉楼、洋楼结合的房子图纸,并汇款回来,接二连三地在龙安里建起碉楼、洋楼9座。按功能分,其中洋楼7座,鸣盛碉楼为众楼、保安楼为更楼,各楼枪眼密布,设有枪械,尤其是保安楼、鸣盛楼外有钢筋水泥结构围墙、铁门,还设有报警器、探照灯。从建筑结构与材料上分,砖楼、钢筋水泥楼;从建筑形体看,有中国传统的硬山顶、悬山顶式,也有国外流行的希腊式等,因用于防卫和居住楼都具有门口外层设铁门,内坤甸木拉栊,墙身厚实,起到易守难攻作用。旅美殷商黄灿昌的儿子黄立效、黄操德、黄尧德、黄立清均回乡各建一幢5层侨居碉楼。

古洋楼显现侨乡特色。这些洋楼,以西式为主,只有局部保留中国南方农村特色,因他们长期居住欧、美、马,受到西方文化影响,所绘的图纸西式色彩浓烈,一眼望去,楼顶是穹顶、圆顶楼不少,那是罗马建筑的特色,而绝大多数3-5层,都有飘出阳台,门口或楼顶竖着2-4条古希腊清秀的爱奥尼克式的圆柱,看上去颇有气派。在村东黄立效的侨居碉楼,1928年建成,凸显罗马式的建筑设计理念,楼高5层,地处山坑,为房子干爽,有气派,填窝地舌,首层为地下室,有11梯级到二层,二、三层阳台正面是混凝土结构,左右双圆柱,外墙洗石屎米,四层为四方柱式,五层圆形凉亭,尤如一名戴着钢盔威风凛凛的战将,既豪华又有气派。

这些洋楼,防卫能力虽强,但多如牛毛的窃贼,有时也是防不了的,龙安里四周是山,村西近开平市沙洲、鹤仔朗、东山,中间为白沙河,南临台山朗南。昔日,窃贼乘船上岸,龙安里首当其冲,有一秋末的夜晚,几十个窃贼获悉龙安里有老华侨回国探亲,欲进村劫财。鸣盛和保安碉楼发出报警器,两楼的探照灯直射窃贼,枪声齐发,贼匪见状,最终逃跑了。

经历风风雨雨及炮火洗礼的龙安洋楼,早已完成了她在特定环境中的使命了。现在,这个小小的山村宁静祥和,鸡犬相闻,安居乐业了。每每见到扛着长枪短炮的摄影发烧友或是记者进村,他们会津津乐道地讲述龙安过去的辉煌史。客人听过看过后都会连声赞叹,因为现实是摆在眼前的。站在龙安村对面的山坡上,在灿烂的阳光下,龙安洋楼圆形穹顶,一座充满欧陆风情的城堡立现在眼前。饱经沧桑的龙安洋楼虽略显老态,但她还要挺下去,试问这琼楼仙阁还须去何处寻呢?她的价值,有待有识之士去发掘,去包装,使她重振飞扬风采,为侨乡的旅游业增添新亮点。

上一篇:台山地名联语故事 下一篇:台山籍教授雷干城荣膺为美国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