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智能化建筑发展与设想

时间:2022-04-29 12:19:27

关于智能化建筑发展与设想

摘要:智能化建筑因其很高的可靠性、舒适性必将成为现代建筑的趋势。目前,智能建筑还未普及化。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设计工作经验,谈谈自己对未来智能化建筑的构想,难免不足之处,望读者多给予指证。

关键词:智能化建筑;设想

2008年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已在北京召开,2010年第16届亚运会在广州举行,同年第51届世界博览会在上海召开,2011年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将在深圳举行。正是因为这些城市近年来在经济建设和城市建设中的节节推进,这些城市共有的特点就是在建筑智能化方面做的突出,才为这些盛会的成功申办奠定了基础。因此,构筑智能化建筑成为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一种新趋势。

1智能建筑的发展概况

智能建筑的发展历史较短,只有20几年的时间。基本上可归结为四个阶段:

1)单功能系统阶段(1980~1985年),以闭路电视监控、停车场收费、消防监控、空调设备监控等子系统为代表。2)多功能系统阶段(1986~1990年),如综合保安系统、楼宇自控系统、火灾报警系统、有线通讯系统等。3)集成系统阶段(1990~1995年),主要包括楼宇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通讯网络系统。4)智能管理系统阶段(1995年至目前),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实现系统化、集成化与智能化管理。

当智能建筑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人们对它的要求越来越高,原来的一些粗糙的设计理念将逐渐不再适应市场的需要,设计院以及系统集成公司在经过近十年的探索、实践、总结后,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由于建筑设计院掌握大量的设计信息,在市场上将会具有更大的竞争力。

2智能化建筑展望及设想

与传统的建筑相比,未来智能化建筑吸引力在于:①户可以分租的方式获得完善的通信设备和办公自动化设备的使用权,非常方便。②迅速获得美联社道琼斯公司提供的国际经济实时信息,及时掌握市场信息。③高效、节能的建筑自动化系统,使用户节约开支,感到舒适、安全、方便。

2.1智能建筑的组成

目前,智能建筑的组成已经基本成型,未来建筑组成在总体上将不会出现大的变化。主要由由楼宇自动化系统、通信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三部分组成。

(1)楼宇自动化系统(Building Automation)

楼宇自动化系统采用传感器技术、图形图象技术、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对建筑的电力、空调、电梯、冷水机组、热力站、给排水、消防系统、保安监控、出入门控制等设备实行全自动的综合监控管理。包括楼宇自动化管理、出入管理、磁卡识别系统、保安监控系统、防火系统以及各种设备控制与监视系统等。它们建立在综合布线系统之上,将完成如下基本功能:各类参数的实时控制和监视、各种动力设备的起停控制与监视、各种设备运行状态显示、设备非正常状态的报警、动力设备的节能控制。

(2)通信自动化系统(Communication Automation)

通信自动化系统提供建筑内外的一切语言和数据通信,主要包括:①以程控交换机为核心的电话,传真等为主的通讯网络。②建筑内的局域网,把建筑内的各种终端、微机、工作站、主计算机与数据库等联网,实现数据通信。③与国内外建立远程数据通信网络。先进的通信自动化系统即可传输语言、数据,还可以传输图象等多媒体信息,不同功能用途的建筑,对通信要求有所不同,应根据应用需求,提供相应的应用系统。

(3)办公自动化系统(Office Automation)

办公自动化系统由高性能的传真机、各种终端、微机、文字处理机、主计算机、声像设备等现代化办公设备与相应的软件组成。主要用于文字处理、办公服务、公文文档等综合管理,以及电子票务、电子邮件、电视会议以及电子数据交换等。

2.2智能建筑的设想

基于1中介绍的发展趋势,需要对智能建筑进行集成化处理,其目标是:

(1)具体目标

①系统设计应是开放的、可互操作式的、能配合各种软硬件接口标准,使各系统之间信息交换障碍降至最低。系统集成可将分散的、相互独立的各类设备子系统,用同一套软件进行统一的监测、控制和管理。使用内置协议可降低开发成本,提高系统可靠性,降低布线和安装费用,为系统网络提供了统一的操作平台。而且易于扩充,易于配置,降低了维护费用。

②系统集成将原本各自独立的各类设备子系统相互结合成为一个统一的大系统,处于不同子系统的信息点和控制点之间可以建立联动关系。这种跨子系统的控制流程,大大提高了智能建筑的功能水平。系统集成通过充分发挥各设备子系统的功能,进一步保障智能建筑的安全、便捷和高效,提高智能建筑的管理水平和品质。

③系统设计应面向用户,使用户易于操作,方便维修,并且将修复系统故障的时间降至最少。不同的节点完成不同的功能,即使某一节点发生故障,也不会造成控制系统的瘫痪,同时还会提供故障诊断信息。系统集成充分发挥了各设备子系统的功能,系统集成实现硬件设备和软件资源的共享,不仅节省了初次投资,更增加了集成的信息量和系统联动功能,系统集成可以使管理人员在任何一台连接到网络中的电脑上,以相同的熟悉的界面来管理各类设备子系统(可以通过软件利用不同的授权权限来控制不同操作人员的操作权限),这样可提高管理效率,降低运行成本。

(2)总体目标

从总体上讲,建筑智能化的目的,是为用户创造一个安全、方便、舒适、合理的投资和低能耗、灵活性以及具有市场意义。按照使用者对建筑物的基本要求,需要集成多少就集成多少,需要集成到什么程度,就集成到什么。

①智能建筑要求具有智商高、器官全、功能强等特点。所谓智商高,就是人们想到的事,智能系统不但都能想到,而且由于它的思维速度快,还应该超前于人们的思维;所谓器官全,就是人类各器官具有的功能它都具备,它能看、听、讲并且能接收、发送、存贮各种信息,还能操作、控制各个机构、系统;所谓功能强,就是它所具有的各种功能,都能被正确、全面、快捷地完成。

②不同类型的智能建筑对智能化的要求应该有所不同并有所侧重,谈高则高,谈低则低,这样才能做到合理投资,把钱花在刀刃上。比如保安自动化系统,它对银行金库尤为重要,一定要灵敏可靠。通信自动化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对商业办公大厦至关重要,如果没有这两个系统,对外联系就会不畅,信息资料就不能被共享,处在这个建筑里的人们就不能享受到信息化社会的好处,这个商业办公大厦也就不能被冠以智能大厦的称号了。对于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智能化商业大厦与智能化建筑的要求不同,与智能化医院的要求也不同,所以,不同类型的智能化建筑,如商业办公大厦、政府大厦、医院、建筑等都有不同的智能化功能要求。

③同一类型的智能化建筑也应视其重要程度、地理环境的不同分别设置不同等级的智能化系统。如要以智能化程度来分级,就应该竖比,即与同一类型比,而不应该横比,即不同类型的智能化建筑之间不能比,这是在确定智能建筑属于哪个档次时必须明确的一个概念。

3.结束语

总之,外来建筑发展可以根据建筑的不同用途,建立综合的计算机和通信设施基础网络,采用先进的传感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将那些分别安装,互不关联的电器设备进行自动控制管理,确保安全可靠运行,这已成为现代化建筑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智能建筑是电子信息技术与建筑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伴随着我国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广泛开展,计算机技术逐步进入建筑已成为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黄身煌. 浅谈我国智能化建筑技术现状与对策[J]. 科技风, 2009,(06) .

[2]吉星,赵飞. 智能化的建筑设计理念分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14) .

[3]雷道芝,况家花. 浅议智能化建筑设计[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24) .

[4]陈明兴. 论高度集成化是建筑智能化发展趋势[J]. 科技信息, 2009,(19) .

[5]杜文忠. 走近智能化住宅[J]. 微电脑世界, 2001,(04)

[6]高庆敏. 智能化住宅设计探讨[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05,(01)

作者简介:陈江平,男,(1981-),2005年毕业于西南科技大学建筑学专业,现从事建筑设计工作,研究方向:建筑方案及施工图设计。

上一篇:企业现金流量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建筑设计中转换层施工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