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京式地毯的视知觉引导

时间:2022-04-28 11:14:54

摘 要:本文以论述了京式视觉语言的三个表现方式:色彩、图形、肌理,进而从选择性优势、平衡感的营造以及整体和谐的呈现详细论述京式地毯的知觉特征。以视觉与知觉的结合,在此理论基础上说明京式地毯对观者的情感与人文这两方面的思维引导。进一步证实了京式地毯的无限魅力。

关键词:视知觉;京式地毯;人文

引言

京式地毯在我国经济贸易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京式地毯作为室内陈设品之一,能够一直保持着强盛的生长力,不仅得益于其卓越的产品质量,更在于其强烈的艺术表现力。这种表现力正得益于其强有力的视知觉引导功能。

一、京式地毯的视觉语言

1.1色彩语言

色彩作为一种艺术语言,“对色彩的认真研究是人类的一种极好的教养方法,因为它可以引导人们感知内在的必然性。”[1]因此,对京式地毯色彩的探究,能够引导人们更好的认识其深沉含义,进而理解它的艺术之美。

京式地毯使用的色线少则五种,多则几十种,色彩古色古香,雅致富丽,暗中有漂,漂而沉稳。其用色上的大胆与和谐不仅为观者呈现出一幅富丽堂皇、高贵典雅的艺术品,更暗示了使用者的权利与富贵。这正如鲁道夫・阿恩海姆所说:“色彩能够表现感情,这是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2]色彩蕴含着能量,采用色彩诗性的语言来渲染气氛、引导人的思维,进而揭示主旨,升华境界。

1.2图形语言

人的视觉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色彩固然重要,但是图形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京式地毯能够出口国外并甚受喜爱,这与其独特的图形语言是分不开的。

京式地毯的图案纹样运用较多的一方面暗含着浓重的政治因素,另一方面因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其思维在京式地毯上体现为图案纹样的文质彬彬、安定祥和以及构图模式的四平八稳。京式地毯的构图形式上呈现出一种四平八稳的状态,讲“理”、讲“数”,采用九宫格、米子格等传统布局模式,即四菜一汤的形式。

“对形状的知觉,就是对事物之一般结构特征的捕捉”[3],京式地毯那固定的构图布局模式正是其结构特征的呈现。作为视觉语言,这一构图形式充分地向世人诉说着京式地毯亘古不变的无限魅力。

1.3肌理语言

京式地毯的色彩与图案是肌理语言,综合运用了观者的视觉与触觉,这与地毯材质及制作工艺息息相关。

从用材上说,采用羊毛制成的京式质地厚实且手感柔软,加之丰富多样的图案纹样,如此视觉与触觉的共同作用,其视觉语言的吸引力是无法估量的。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纺织业迅速发展,纺织原材料的种类越来越多。不同的原材料带来不同的视觉与触觉感受,不同的制作工艺同样阐述着不同的视觉语言。制造过程中采用的织法:平纹、斜纹、缎纹等等;工艺上的栽绒、圈绒等;修剪时的高低、错落等任一种方式都能生成别致的肌理感。

二、京式地毯的知觉特征

2.1选择性的优势

知觉就是人对客观事物能够迅速清晰的感知,这与知觉所具备的基本特征是分不开的。知觉的第一个特征就是选择性。这种选择性依赖于个人的兴趣、态度、需要、个体的知识经验和当时的心理状态,以及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和它所处的外界环境条件。京式地毯作为刺激物,能够挑起观者知觉的选择性,自然离不开自身与观者的共同作用。

图案、色彩以及所处的室内空间环境,使得作为刺激物的京式地毯具备了激起知觉选择性的自身条件。从观者角度考虑,兴趣、需要、个人知识经验与当时的心理状态发挥着较大的作用。一个热衷与中国传统文化,接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必定对中式空间氛围有敏锐的洞察力。

2.2平衡感的营造

中国的艺术形式美追求对称、工整、平衡,例如适合纹样、古代宫殿、道教的阴阳等,对称与工整正是一种平衡感的体现。以紫禁城为例,从建筑学方面讲其建筑结构的对称与工整是一目了然的。殿堂顶部装饰的繁华精致与富丽堂皇在世界建筑史上都是少见的。与天顶相对应的地面,而能起到代言作用的,正是那美妙绝伦的京式地毯。太和殿中铺成的地毯为“九龙金丝地毯”,整体色调为金黄调,营造了一种威严、尊贵的氛围,印衬着皇帝的权利与地位。地毯上色彩的运用,不仅充分发挥了色彩的性格作用,同时也是与天顶色彩的呼应。

当人处于这样的空间内,庄严的平衡感,似乎闭上眼睛也能感知到。如此种种便不难看出京式地毯作为宫殿建筑内部空间中的重要作用。

2.3整体和谐的呈现

一个成功的装饰空间,涉及方方面面,这处空间内所有的物品的组合,统一于一种风格、气息、主题中,因而和谐之感一目了然。地毯作为室内空间的一部分,对整体和谐环境的构建,有着重要作用。京式地毯这一中国传统工艺的瑰宝,自然在中式风格中才能凸显其价值。太和殿内的地毯在营造平衡感的同时,也是对空间环境和谐的构建。其精湛的织造技艺、精致的纹饰图案、绚丽的色彩运用,都是对室内风格的补充与强化。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任何“形”,都是知觉进行了积极组织或建构的结果或功能,而不是客体本身就有的,因此在考虑京式地毯艺术美感的同时,应考虑各种陈设品功能的组合。在整体中保有独特、平衡中又有突破,这才能使观者知觉到和谐的空间氛围。

三、京式地毯的思维引导

3.1 情感引导

“艺术活动给予人的精神慰藉,不同于哲学那样诉诸人的理智,不同于宗教那样诉诸人的意志,而是以诉诸人的情感为主要特征”。京式地毯作为一件艺术品,在制造过程中承载着手工艺者的情感;在使用中承载着居室主人的情感。织造中手工艺者的情感融入,使用中引导观者感知到主人的兴趣爱好、人生品味等等。当京式地毯处于公共空间中,其情感引导作用则是另一番境况。

“当欣赏者从作品中感受到某种情绪活动和意志外射时,实际上已将自己的情绪意趣透射到作品意蕴中了。在欣赏者用一种超功利的情绪把握艺术作品时,其内心的艺术价值框架迅速为作品染上某种适宜的情感色彩,这时使得欣赏者所面对的特定的对象形态,便成了特殊的情绪载体”。在一个中等装潢的新中式空间内,地面上的一块京式地毯,升华了空间氛围,必定让到来者用心感受着这别样的气息,引起观者对祖国文化的敬仰之情,被传统工艺的精湛所折服。

3.2人文引导

“凡有自己文化传统的民族,都不免在艺术活动中,显示出审美选择、审美趣味等方面的独特性,有别于其他民族,尤其在群体性活动中,则更为显然”。京式地毯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的代表,它是中国精湛技艺的展现,是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播,更是中国人民人生态度、人文情怀的映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象征。

我国人民大会堂国家接待厅内的京式地毯,庄重、雄伟、宁静、热情。红色自古就广为国人喜爱,它给人以热情、欢快、端庄、大方之感,红色的运用早已成为一种习惯。此处京式地毯中大面积红色的运用,象征着我国人民热情、大度、端庄的民族心态。京式地毯是我国传统技艺的一朵奇葩,铺陈于国家接待厅内,暗示着祖国历史的自豪与骄傲。是我国整体民族心理的展现。

京式地毯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手工艺,其制成品势必因制作技艺、织造方式、制作者、原材料的不同发出独一无二的艺术之声。现阶段的京式地毯,应充分利用科学技术,让其视觉语言更嘹亮更长久。(作者单位:武汉纺织大学)

参考文献

[1] [德]约翰内斯・伊顿.色彩艺术[M].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6.1(P140)

[2]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3(P457)

[3]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3(P37)

[4] 宋生贵.诗性之魅:艺术美学新论[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12(P6)

[5] 宋生贵.诗性之魅:艺术美学新论[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12(P67)

[6] 宋生贵.诗性之魅:艺术美学新论[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12(P87)

上一篇:广播电台调音技巧浅谈 下一篇:关于集团式企业资金管理风险防范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