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组互动教学管窥

时间:2022-04-28 09:07:50

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组互动教学管窥

摘要: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课堂师生互动,能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成长。作为一线的教师,不仅要研究师生互动方面的理论,更需要在实践中进行研究。所以,本文就立足于“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一种方式——师组互动,并在实际中有效运用这个问题来进行实践探索。本文通过案例分析,从三个方面对教师主导的师组互动进行探讨:一、重塑教师角色;二、优化整体设计;三、科学组建小组……

关键词:课堂教学 师组互动

本人从事教育教学三十年来,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从“满堂灌”到师生互动,我都一一作了尝试。在新课程教育理念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即在学习过程中,老师扮演主导者、学习参与者的角色。近年来提倡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是让学生互帮、互助。而师组互动是以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为基础的,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实际的研究课中,还是有成功地组织了有效的师组互动的案例。

[案例]五年级下册第2课《只拣儿童多处行》

课堂教学片段……

师: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发现课文的第六节有这样的话:“春光,竟会这样地饱满,这样地烂漫!它把一冬天蕴藏的精神、力量,都尽情地发挥出来了!”而冰心奶奶原文却是这样写的:“春光,就会这样地饱满,这样地烂漫,这样地泼辣,这样地华侈,它把一冬天蕴藏的精神、力量,都尽情地挥霍出来了!”同学们觉得课文这样改写好吗?(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批判式的解读,让其敢于在教材的“头”上“动土”,在范本这里质疑,甚至在权威面前“挑战”,为小组合作学习设计了有质量的、有价值的任务。)

师:现在请你们四个人讨论。从书上找到根据,四个人讨论的时候,每个人发表意见,还要选一个记录员。记录员只要记一个关键词。讨论完,选一个代表作为四个人的发言人,通过这个人交流,我们班有32人,分成8个学习小组,最后我们看一看哪个小组是最佳学习小组。(教师在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前,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给予学生明确的指导,为学生在小组内的成功合作打好基础。)

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教师选择一组参与讨论。

师:同学们,我们来交流一下吧。

生:文章不是写给儿童看的吗?“华侈”,我们不懂。

生:不懂,正需要学习。我们组认为,“这样地饱满,这样地烂漫,这样地泼辣,这样地华侈”排比在一起,一气呵成,情感贯通。

生:“挥霍”是贬义的,不如“发挥”用得好。

生:“发挥”,是有所限制的,显得有些温柔;“挥霍”是无所顾忌的,显得很洒脱。还是用“挥霍”更显得春光的饱满,饱满到可以大把大把地抛撒。

生:说到这儿,我还注意到课文的第四节“我们站了一会,”读起来,有点别扭,改为“我们站了一会儿”较顺口。

师:学习书本而不迷信书本,崇拜作家而不盲从作家,这是一种优秀的品质。

生:书上写:“春光,把一冬天蕴藏的精神、力量,都尽情地发挥出来了!”我把爸爸、妈妈一生蕴藏的天真、活泼释放出来了!

(能讨论出如此精彩的思想、内容,可以说小组合作学习取得了实效,教师的设计、引导,激发出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创造性。)

课堂实践研究发现,要有效组织课堂教学中的小组活动,实现有效师组互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重塑教师角色

与传统的教师角色不同,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是合作者,以上案例中的老师,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出色。她从设计合作学习活动到参与在整个小组学习活动之中,既是指导者,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并进行指导;也是学习者,要不断地汲取新知识、新思想。

教师是小组学习活动的“首席设计师”。要顺利、有效地运用师组互动方式,教师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全过程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与提问设计是不同的。教师在学生开始合作学习活动之前,要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全过程,包括小组成员的划分,小组学习任务的布置,小组学习成果的汇报形式等。在设计过程中,教师应考虑到影响小组合作学习的各种因素,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教学内容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整体设计,充分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教师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时要“顾点顾面”。教师也要参与小组的合作学习活动,了解小组活动的情况,及时发现小组在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并给予适当的指导。但教师在有限的时间里不可能参与到每个小组中,就要根据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对小组的了解,有重点地,有针对性地参与到一、两组中,不仅参与这一组的学习活动,还要将这一典型小组的学习成果用来指导其他小组。教师还要特别关注学生的闪光点,如果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某些小组特别突出,教师可以在全班内表扬,把他们的亮点介绍给全班同学,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教师是小组合作学习时的“同伴”。有时学生在合作中产生的问题以教师目前的能力无法解决,因此,这就督促教师要不断地汲取新知识,扩大视野。在某些问题上,教师可能还要向学生学习。当今社会,网络等多媒体使人们可以轻而易举的接触到各种知识,教师作为一个个体,时间、精力毕竟有限,无法涉猎所有知识。因此,教师向学生学习是很有可能的,教师不应以此为耻,虚心向学生请教,共同解决问题。此外,教师还可以向同事、家长等学习,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二、优化整体设计

案例中的师组互动是以有价值的学习讨论为基础的,钱老师所布置的小组学习任务,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任何教学活动都要以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小组合作学习也不例外。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是指通过合作学习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它贯穿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全过程,指引着全部的小组合作学习。合作性目标是小组合作学习所特有的一类目标,这类目标的确定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素养,包括尊重、倾听、表达等等。小组合作学习目标应设计的具体、清晰、明确,使学生明白自己应掌握哪些内容,以此来指导小组的合作学习活动。

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是小组合作学习目标的具体体现,它表明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应当做什么。这也是教师觉得师组互动方式较难运用的一个原因,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是要精心设计的。在与教师们的访谈中,大家都有这样的经验: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应是具有开放性的问题。开放性的问题可以促使小组成员相互讨论、探究,交流彼此的见解。开放性的问题也容易使小组成员之间产生解题的冲突,审视问题的视角不同,就会导致对问题不同的理解,通过对冲突的引导,培养学生多视角的看待问题的能力。还要注意小组合作学习任务的可操作性,小学生年龄较小,能力有限,如果任务的操作难度过大,就会打消他们合作的积极性。在小学语文、数学、英语教材中都有这样的内容,教师需要做的是个有心人,善于将这样的内容选择出来,以一定的题目类型表述出来,可以是问答题、选择题、讨论题等,同时可以用多媒体课件、表格等方式辅助任务的表述。问题的表述要语言简洁、清楚明了。

上一篇:浅谈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 下一篇:以爱为源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