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我国消费金融公司的发展

时间:2022-04-28 08:13:11

浅议我国消费金融公司的发展

一、消费金融公司的特点

(一)业务范围

2009年7月公布的《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明确指出,消费金融公司提供的两项基本业务就是通过经销商向借款人发放的用于购买约定的家用电器、电子产品等耐用消费品(不包括房屋和汽车)的个人耐用消费品贷款和一般用途个人消费贷款,即直接向借款人发放的用于个人及家庭旅游、婚庆、教育、装修等消费事项的贷款。

(二)经营方式

消费金融公司单笔授信额度一般较小,对每笔消费申请进行审核后发放消费贷款。客户可以在与公司合作的商铺内直接递交申请,并且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其批复,相对于普通贷款而言更加快速便捷,以单笔授信额度小、审批速度快、无需抵押担保、提供消费类贷款的金融服务作为其经营特色。

二、阶段我国消费金融公司发展的障碍

现代金融机构的发展方向,一是大而全的综合型金融机构,二是专业化程度高的小型金融企业,消费金融公司就是后者的代表之一。但是在目前的环境下,一系列的难题令人们对消费金融公司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并不看好。

(一) 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能力较低

消费金融公司的发展与国民消费水平和消费愿望联系紧密。长期以来,我国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困难重重,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相对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高速增长,居民收入增长较慢。近10年来,中国的GDP增速一直保持在8%以上,即使是在近期全球陷入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及时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四万亿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仍旧使得我国经济在2009年实现了V型反转,成功保八。相比之下,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增速在大部分年份都低于GDP的增速。1979―2008年,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9.4%,低于同期经济增长0.4个百分点,特别是农村居民纯收入仅增长6.9%,远远低于我国经济增长速度。

(二)个人征信系统仍存在不足

消费金融公司的灵活快捷优势是建立在完善的个人征信系统的基础上的。截至2008年末,我国的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收录企业和其他组织1447万户,与国外较完善的征信系统相比,覆盖率仍偏低。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收录6.4亿名自然人的信用信息,有信贷记录的自然人1.4亿人。但由于个人信用记录的来源部门是银行系统,工商税务等部门,那些消费金融公司的典型客户――中低收入阶层的信息仍然缺乏。

(三) 竞争优势不明显

相对于其他消费信贷业务,刚刚起步的消费金融公司优势并不明显。消费金融公司贷款与银行无担保信用贷款、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以及信用卡业务特别是信用卡分期付款业务有着很高程度的相似或重合。

三、对我国消费金融公司发展的建议

(一)定位目标客户

由于与既有的一些金融机构信贷业务存在着重合,消费金融公司要发展首先要确定自身的目标客户群。在西方国家已有400多年历史的专业消费金融公司,之所以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有一席之地,正在于它并非与商业银行一样致力于服务中高端客户,而是作为银行信贷产品的一种重要补充,面向那些收入不高、不能从银行获得消费贷款或信用卡额度偏低的年轻人和家庭。虽然在现阶段,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还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限制,但是大众的消费观念已悄然发生改变,消费信贷作为一种贷款金额小、门槛低、非常简单方便的新型服务,适合目前收入偏低的人群提前消费家用电器等耐用品以及支付一些必要支出,因此,应该将主要目标客户定位在具有现代消费观念、重视生活质量、易于接受新生事物的年轻一代和具有稳定收入来源但收入偏低的家庭。

(二)扩大竞争优势

相对于已经被大众所熟悉的信用卡业务,在京、津、沪、蓉四城市首先落户的消费金融公司要抓住自身特色优势,提高百姓对此项服务的认知度。相比与之相似度较高的信用卡业务,消费金融公司信贷的主要优势有:(1)简便快捷。只需身份证明和收入证明,就可获得最高为月收入5倍的消费贷款,手续齐全的情况下1小时之内即可通过审批。(2)利率灵活。消费金融公司的贷款利率实行按借款人的风险定价,利率上限是银行基准利率的4倍。2010年3月北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正式营业,首笔贷款涉及一部市价5880元iphone手机,申请人张先生系某公司销售业务主管,月收入3500元左右,选择12期分期付款。北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给予张先生11.23%的年化利率,高出基准利率两倍多,张先生每期还款额(PMT)约为520元。而现在的银行信用卡的分期付款业务,收取的是客户每期支付或第一期期初一次性支付的手续费,并以前者为主。手续费=交易金额×费率,不同期数的手续费率不同,仅以12期分期付款为例,各大银行月(期)手续费率约在0.5%-0.72% (年化利率6%-8.64%)的区间内,如以上述5880元的商品为例,消费者每期需支付519.4元(手续费29.4元)到532.34元(手续费42.34元)不等的金额。可见,消费金融公司的业务在费用上也是具有竞争力的,消费金融公司有必要使公众走出认为其“门槛低,就一定费用高,甚至是谋取暴利”的误区。相比信用卡分期付款对所有客户制定的统一费率,消费金融公司的贷款利率更加灵活,但并不一定费用更高。(3)按次审批,专款专用,防止消费者过度消费,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信用风险。

(三)发展特色服务

在美国,消费金融公司主要是向那些信用水平较低,不能获得银行贷款或信用卡的人提供信贷服务,是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的重要补充。有别于服务“三农”的小额贷款公司,消费金融公司所面对的人群主要是城市居民,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可以考虑使消费金融公司走进社区,既方便于服务社区,又能及时“抓”住常住居民,特别是年轻住户,建立起小范围、面对面的社区金融服务网络。

(四)完善个人征信系统,有效控制风险

消费金融公司的发展亟需个人征信系统的完善。在国家征信系统的建设过程中,首先,要明确个人征信系统的涵盖范围,对居民的信息收集做到有据可依,有法可循。其次,要保护居民的私人信息,保护消费者的利益,确保个人征信纪录的公正性。同时,加强不同地区、不同部门间的信息共享,使个人信用记录能有效的被消费金融公司所使用,作为控制信用风险的重要手段、确定是否发放贷款和具体的贷款利率的基本衡量标准。

上一篇:论基层建设银行的客户调整战略 下一篇:试论建立会计体系应急机制的必要性及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