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浓度的甲磺酸罗哌卡因硬膜外镇痛的药效学

时间:2022-04-28 02:17:37

甲磺酸罗哌卡因的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和心肌毒性较低,而且感觉运动分离阻滞良好,如今已成为较理想的硬膜外镇痛药物。本研究拟观察其用于妇产科及下肢手术后硬膜外镇痛的药效学,初步探讨其不同的临床镇痛浓度。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无吸毒史和药物滥用史ASAⅠ-Ⅱ及成年下腹部及下肢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成9组,每组10例。

1.2 麻醉与镇痛方法 麻醉前30 min肌内注射阿托品0.5 mg、鲁米那0.1 g。选择L1-2或L2-3行硬膜外穿刺,头向置管3~4 cm,以2%的利多卡因行麻醉维持,控制平面 T6±1,即行手术。术后保留硬膜外导管,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患者自觉疼痛难忍达(8.6±1.2)时,硬膜外分别推注不同浓度的甲磺酸罗哌卡因镇痛液(0.13%)10 ml,注药时间为1 min。然后即刻接上含有不同浓度甲磺酸罗哌卡因的镇痛泵,总量100 ml,锁定速度2 ml/h(硬膜外麻醉失败或术后硬膜外导管脱落者除外)。

1.2.1 1-7组给予的浓度分别为0.10%、0.11%、0.12%、0.13%、0.14%、0.15%、0.16%。确定VAS≤3为镇痛有效。对镇痛效果与药物浓度进行相关分析,经概率单位转换(probit),用直线回归的方法建立镇痛有效率-药物浓度回归方程,计算药物的Ec50和Ec95值。

1.2.2 根据计算所得Ec95,8、9组分别给予1.5倍和2.0倍Ec95的甲磺酸罗哌卡因,观察镇痛效果,同时以Bromage评分观察运动阻滞等并发症情况。

1.2.3 评分标准 VAS评分:0~10分,代表从无痛到最痛。Bromage 评分:无运动阻滞能自如抬起健侧大腿为0级,不能抬起健侧大腿为1级,不能屈膝为2级,不能屈踝关节为3级。

1.2.4 统计学方法 VAS评分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镇痛有效率以%表示。用统计软件SPSS10.0对镇痛有效率与此药浓度行直线回归分析。

2 结果

各组患者年龄、身高、体重及男女构成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7组术后VAS评分、镇痛有效例数及镇痛有效率见表1。随着此药药物浓度的增加,镇痛有效率随之增加,即有效率与药物浓度呈高度相关(r=0.964,P

根据回归方程计算Ec50=0.108%,Ec95=0.157%

8、9两组术后VAS见表2。8组1例VAS为3.5,其余均≤3 。改良Bromage评分均为0。9组 VAS 评分均≤3 ;改良Bromage评分2例为1,其余均为0。此外,两组均无低血压、心率过缓、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

3 讨论

由于术后硬膜外镇痛具有可控性好、安全性高、并发症少、成本低等优点,目前已成为临床最常用的术后镇痛方法之一,但如不合理使用术后硬膜外镇痛药,仍可能产生较大的不良反应或并发症,如运动阻滞、尿潴留等。本研究测得此药的Ec50为0.108%。但上腹部后胸部手术,由于手术创伤较大,术后疼痛更为严重,术后此药硬膜外镇痛的Ec50可能更高,此外脊髓各阶段硬膜外腔的容积不一样,神经根粗细不均,也可能对Ec50产生影响。

药物浓度-累积反应曲线为s型曲线,在两端曲线比较平坦,而中部比较陡直,因此,所取参数如果位于曲线的中部则更具有更高的灵敏度,所以Ec50所反应的局麻药效能最为灵敏。但临床实际应用中参照Ec95制订所使用的药物浓度以到达满意效果更为合理。本研究测得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下腹部以下手术后硬膜外镇痛的Ec95为0.157%。根据Ec95值,8组和9组分别给1.5倍和2.0倍的Ec95的药物后,VAS评分降到(1.8±0.7)和(1.6±0.5)达到了满意的镇痛效果;改良Bromage评分:8组为0,9组2例为1,其余为0:而且两组均无低血压,心动过缓,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发生。结合本研究结果推论,当本药用于下腹部以下手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浓度超过2倍Ec95时将发生不同程度的运动阻滞。同时也说明,采用1.5~2.0倍的Ec95 浓度(即0.236%~0.314%),可达到最佳镇痛、最小运动阻滞的效果。

上一篇:生脉辅半饱合量西地兰治疗婴幼儿肺炎合并心力... 下一篇:盖诺联合顺铂及5-氟脲嘧啶治疗食管癌术后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