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基 容人之量 真心待人

时间:2022-04-28 11:33:08

他是心怀梦想、两手空空离家来港的追梦人,

勤劳的双手、吃苦的毅力、真诚的态度、坚守的信念,

一点点累积经验和财富,一步步靠近理想;

他是心怀责任、善良诚挚创办协会的领头人,

包容的情怀、朴实的理论、热闹的场景、温馨的画面,

在不知不觉中携手校友会走过了二十年美好时光;

他是人在香港、心桑梓不忘家乡的参政者,

建言献策、直言不畏、脚踏实地、冥思苦想,

所有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家乡厦门。

奔波、忙碌、出钱、出力,

付出、努力从不言悔,不言累,

只盼事业好、社团好、故乡好。

李永基先生主要职务与履历

瑞景控股(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

香港厦门大同中学校友会创会会长

厦门市政协委员

上世纪九十年代在母校成立教育基金会

无论是个人事业、社团服务还是参政议政,他都力求先做好自己,做好每一件事,脚踏实地。

校友之谊:求大同存小

2014年9月,香港厦门大同中学校友会成立二十周年暨第七届理事就职典礼在北角富临皇宫酒楼隆重举行,谈及此,香港厦门大同中学校友会李永基先生感慨地说:“不知不觉,校友会已经走过了二十年的时光。”

二十年前,也就是1994年的8月7日,香港厦门大同中学校友会在创会会长李永基先生等人的倡议下成立,以“求同存”为核心,旨在“搭建起一个互相帮助、互相照顾的平台,将海内外的厦门大同中学校友凝聚在一起,多些联和交流,与母校建立起一个更加自然和直接的联,支持母校发展”。这样朴素的理想是他创办校友会的初衷,李永基先生说:“香港是一个特别忙碌的地方,大家忙着自己的事业,自己的家庭,为自己的理想奋斗着,在香港的厦门大同中学校友希望能有一个平台,在大家不那麽忙碌的时候,聚在一起,为母校、为社会做点力所能及的事。”这个说不上惊天动地,亦不算崇高的理想,在之後二十年的时间里,如花一般绽放,让整个校友会一片芬芳。

香港厦门大同中学校友会二十年来最让人敬佩和感动的是流动在校友中,浓的同窗情,校友谊,包容心。厦门大同中学在港校友两百多人,校友会中彼此相处单纯,无利益冲突,和谐友好,相互理解和包容,互相取长补短、互相关心,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意见,但是都能将其坦诚地共同探讨,求大同,存小,取得共识,将其付诸於实际行动中,因为大家的目标一致,都是为了校友会,所以整个校友会其乐融融。

在校友会第二十周年庆典上,校友们见面,亲切的握手、拥抱,就像许久没见的老朋友一样,庆典现场,他们自发地轻歌曼舞,设抽奖环节助兴,场面热闹而融洽,共叙情谊,朴实的情感在校友间蔓延开来,让人感觉如家庭般温馨。这场庆典在《团结就是力量》的欢乐歌声中圆满落下帷幕,宾主把盏,皆尽兴而归,曲终人散心未散,杯中酒尽,校友情又浓了几分。

回顾二十年,校友会的发展之路,校友会从会长到会员,平等处之,互相尊重和理解,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有时间的出时间,各尽其能,每一位成员都付出了真心,做好自己,做好每一件事,他们上下团结一心,组织校友联谊、尊师敬老等活动,为母校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心力。上世纪九十年代,李永基先生在母校成立教育基金会,後来会长杨九三等人又纷纷捐款,成立教育奖励基金会,为母校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获得母校师生及社会各界一片誉。

建言青年:勤为先信为本

李永基先生和校友会许多人一样,都是七十年代中期,历经上山下乡运动,怀揣着梦想,两手空空从家乡厦门来到香港寻找机会。他说:“那时候,来香港身上只带着十块钱港币。”就是这十块钱港币,成为了他在香港的奋斗基金。

没有靠山和资金支持,唯有勤劳的双手,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支撑他在香港打拼,“好在香港只要你肯努力,勤奋一点,香港就有机会给你。”李永基先生说。他以在工厂打工开启了奋斗之旅,朝着自己设定的方向努力,正如他所说:“一个人,暂时的条件可能不成熟,但是至少应该有个方向,要知道自己要做什麽,自己能做什麽,然後向着这个方向,自己创造出条件,让条件一步步成熟,一步步靠近目标,实现目标。”在香港积累七年之後,他创办了自己的公司,打拼下一番事业。

进入浩瀚的商海,随着接触面不断拓宽,李永基先生的思维也在不断扩散,然而,其“做事先做人,做生意先做朋友”的理念一直不曾动摇。他的事业发展至今天,都是依靠其真诚的态度而成功。他的许多客户都是以“朋友”的身份来往着,互相信任。诚然,在走出第一步时,互相怀疑,好事多磨,正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时间一长,彼此间知晓了对方的为人,生意往来自然水到渠成。李永基先生广交朋友,到後来变成生意夥伴,偶有未成生意夥伴的,亦不影响彼此间的朋友之谊,正是他口中所说:“买卖不成仁义在。”用真诚换来相互信任,这样的关更加长久和稳固,他与他的合作夥伴都是志同道合的人,友谊与生意共存,获取双赢。

李永基先生的成功不是偶然,是他用勤劳的双手、吃苦的毅力、真诚的态度、坚守的信念换取而来,李永基先生走过的路正是这样,他的奋斗历程是一部励志书,翻阅它、品读它,读出的是他积极向上、目标明确的人生智慧。他的经历就是年轻人最好的借鉴和榜样。

当现在的许多年轻人迷茫、不敢作为、对前途失去希望和理智,甚至一些青年期望乱中取义。建言青年,李永基先生说:“年轻人,理性一些,要靠自己的努力,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创造财富。”同时他亦建议政府,改善现状,将年轻人引入正确的方向。他希望青年把握青春好时光,不虚度年华,脚踏实地地实现理想。

桑梓情深:理关明职责

李永基先生是心怀社会责任的社会企业家,他直言不畏,人在香港四十载,对於家乡厦门的发展,始终满怀热情,时刻关注着家乡的变化,他是厦门市政协委员,建言献策,一心为了厦门好。

记得小时候,厦门的鼓浪屿在他心中是一个穿着破烂的妙龄少女,管衣裳破旧不堪,掩盖不了妙龄少女的美丽与美好,只要还上漂亮的衣服,洗净面庞,定然引起惊艳,而今的鼓浪屿,已经失去了妙龄少女的美好,整顿鼓浪屿迫在眉睫。谈及鼓浪屿,李永基先生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为此,他专门写了提案――《理顺关、明确职责――进一步加强鼓浪屿风景社会管理的建立》。李永基先生直言:“鼓浪屿人文消退、环境杂乱、人满为患等诸多问题已经不容许再耽搁,我建议政府协调相关部门,尽快理顺关,设定一个完整的框架,有一个清晰明确的导向。同时,政协委员及普通市民亦应该与政府部门一起,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正所谓‘一人计短,二人计长’,大家联合在一起,共同治理鼓浪屿,共促鼓浪屿及厦门朝着良好、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让鼓浪屿恢复妙龄少女的美丽。”

他建议鼓浪屿景区内公安、工商、行政执法等部门实行条块结合的双重领导,形成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机制和合力。此外,为应对黄金周期间,上岛人数太多,使得鼓浪屿黄金周人满为患、超负荷等问题,可以实行限流或分流等方式缓解压力。李永基先生的意见中肯,他的每一个提案都切实可行,不虚浮,不夸大。因为每月有近一周时间在厦门,而一回厦门就习惯上鼓浪屿的他衷心希望鼓浪屿好,希望厦门好。

他是团队的一份子,是厦门的一份子,参与其中,他尽心尽力,未来,关注厦门不懈,只要是对厦门好,他都愿意去尝试、去努力。在其位,谋其政,李永基先生立志扮演好每一个角色,做好每一件事,不负他人信任,亦不让自己失望。

上一篇:新“规定”――又一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利器” 下一篇:GPS的数据资料接收装置与计算机间通信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