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距小帮手

时间:2022-04-28 10:01:55

数码相机为摄影提供了巨大的方便,微距摄影便是受益最大的题材之一。比如可以利用旋转液晶屏从各个困难的角度取景构图,放大画面精细对焦,拍完立即回放查看效果,借助相机提供的白平衡、色调、艺术滤镜等调节功能实现创意等等,都是过去胶片时代难以想象的。因此,近年来开始并喜欢上微距摄影的朋友大为增加,创作出许多优秀的作品,更多影友也正摩拳擦掌准备加入进来。

同时,微距摄影因为拍摄对象的特殊性,对器材装备也比一般拍照要求更多。除了相机、镜头外,一些不起眼的小附件往往也能管大用,甚至是决定拍摄成功与否的必需品。这里我们介绍几种常规装备,有了它们,相信会令您的拍摄事半功倍。

相机支架

当进行高放大倍率的微距摄影时,相机、镜头微小的抖动反映在画面上都会很明显,所以挑选稳定性好的相机支架更显至关重要。一支结实牢固的三脚架是最好的选择,并且要调整灵活,可以适应各种拍摄位置。很多便宜、轻便的三脚架都牺牲了不少稳定性,所以只要拿得动,用重一点的三脚架总是更可靠些。理想的情况是能有几支不同规格的三脚架适应不同的拍摄要求。例如图中金钟的VS-443D和ULTRA VS-453D就分别适合不同相机的使用情况,这类三脚架的绞齿中轴末端把手可以单手控制灵活调节构图,并用摇柄控制伸缩长短,微距拍摄十分方便。它们也适合被用来摄像。

云台也是不可以马虎的重要部件。相机的固定和微调最后都是在云台上完成的。特别是在微距摄影中,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球形云台难以精确定位,尤其最后锁紧时的“点头”现象非常普遍,不如三维云台更适合。像金钟的Super Mag Slider这样专门的微距云台当然是最佳选择,它可以在纵横两个方向上做几厘米范围内的精细调整而不必再挪动三脚架。

Info:快门线很必要

虽然有了稳定的支架,但是还需要结合快门线(或无线遥控器)和反光板预升功能,将拍摄时的震动降到最低。没有快门线,可以用相机的自拍模式(延时较长为好),但按动快门时依然要尽量轻。

反光板及夹具

户外微距摄影经常要在受限制的环境光线下工作,所以必须想出各种可行的解决办法。在有些逆光、侧光等不利光线下,用闪光灯又不自然,容易破坏环境气氛,也可能吓走拍摄对象。这时反光板也许就是你最可靠的帮手。

一个可折叠式小型反光板非常容易携带,可以随便装入衣服口袋,使用起来也很简单。多数反光板还是双面的,一面是白色,另一面是金或银色的,用来制造不同光线效果。

一般影友都是在没有助手的情况下自己拍摄,要一手拿着反光板并调整角度,一手操作相机拍摄,恐怕比较困难。这时,我们要介绍微距摄影夹隆重登场了。它一头可以固定在三脚架腿上,中间是可以万向调节的活动魔术臂,另一头带有夹子,可以固定小型反光板,还可以固定在风中摇晃不定的花朵或枝干,进而也有隔离开画面中不需要的枝叶等多种用途,还可以延长使用。例图中就使用了两个摄影夹,一个夹反光板,另一个固定花枝。

Info:灵活使用

反光板不仅可以用来反光,也可以用来挡住过强的光线,制造漫射光、柔光环境。使用反光板要注意不要离物体过近,避免穿帮或拍出不自然的照明效果。也可以自制反光板,将白纸和锡纸反光面向外贴在硬纸片上,简单也有效。

国产的微距摄影夹几十元就可以买到,一般使用也足够了。用来固定的三脚架最好稍重些。购买时要注意上面的夹具是否都带有橡胶垫,橡胶垫对保护被夹物体非常有用。即使这样,夹器材特别是夹植物较嫩的枝条仍要特别小心。

灯光灯具

自然光不是总那么充足合适,当光线实在无法满足拍摄需要或创意要求的时候,我们还有人造光源来挽救――闪光灯就是解救糟糕光线的最佳武器。和很多人通常理解的不一样,闪光灯并不只是在光线很昏暗的时候才能被使用,实际上大白天它也照样能发挥作用,甚至效果比晚上还好。它能改变主体和环境的光照平衡,还能改变光线性质。只要运用得当,闪光能捕捉到人眼难以得见甚至难以想象的景象。

一些厂家有专门的环形或双头微距闪光灯产品,但动辄几千元,价格不菲,如果你不是主拍微距,只是偶尔“玩儿票”,肯定不大值得购买。其实替代品也很容易找到,两个百八十元的手动小闪灯配上几十元的无线引闪器,再装上富图宝双飞燕闪光灯支架,一样可以满足需要,魔术臂调节起来还更自由。这种支架和闪光灯还是球形头连接,方便多种角度布光。

Info:手动控制闪光灯效果

富图宝双飞燕闪光灯支架也可以配合金钟的Super Mag Slider微距云台使用。这时,指望相机和闪光灯通过TTL自动调整闪光量肯定是没戏了,闪光强度要靠自己根据经验和实拍效果,在灯头上人工控制或调整灯与拍摄物的距离。因为一般无法预测照明效果,相机采用手动模式来尝试各种曝光组合最方便可靠。

柔光罩等小配件肯定会有用处,但是最方便的还是湿纸巾,容易固定在灯头上,一层不够还可以多层使用,出门带几块一点不麻烦,还可以擦汗擦手擦相机。

上一篇:中国古典园林 下一篇:汤晓祥:光影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