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罗纪公园》的靠谱与离谱

时间:2022-04-28 09:39:29

《侏罗纪公园》的靠谱与离谱

2013年8月20日,斯皮尔伯格1993年执导的经典科幻巨制《侏罗纪公园》3D版正式在国内上映。虽然是20年前的老片,但是它仍以非凡的号召力和震撼的视听效果取得了上映三天累计票房破亿的好成绩。

对于当年没有机会在大银幕上观看“恐龙盛宴”的中国观众而言,此次3D版《侏罗纪公园》不失为一场恐龙大科普。尽管严格地说,片中对主人公进行血腥追杀的霸王龙和迅猛龙其实都不属于侏罗纪时代,它们真正生存的年代应该是在白垩纪晚期,但是观众仍然会对恐龙大家族有更多的认识。

另一方面,重温20年前的科幻经典,再对比这些年来科技的迅猛发展,不难发现片中的科幻设定还是很值得一提的。尽管不能要求电影100%的科学正确,《侏罗纪公园》也不乏离谱的科幻设定,但是总体还算经得起推敲。经得起推敲的科幻片才更有看头,不是吗?

琥珀、蚊子、恐龙血=克隆之路?

按照电影的设定,琥珀可以保存蚊子化石,如果蚊子恰好吸过大量恐龙的血,就能从恐龙的红细胞中提取出DNA残片,将这些残片整理成完整的片段,就能够克隆出恐龙这种6 500万年前已经灭绝的物种。

靠谱:考虑到克隆技术近年来的发展,应该说20年前能想出这样一个克隆流程真是不容易。昆虫学家乔伊・库隆推断,蚊子的历史可追溯至1.7亿年前,那么它就可以赶上侏罗纪,何况现在已经发现了来自1亿年前白垩纪的蚊子琥珀化石。Ps:由于受小学课文《琥珀》的影响,(文中写到千万年后湖泊中的蜘蛛和苍蝇依然栩栩如生),大多数中国观众都倾向于相信琥珀确实是很好的“保鲜膜”。

离谱:蚊子都吸食血液吗?错,只有母蚊子吸血。而电影中琥珀里的这只蚊子长有带毛触角,表明它是一只公蚊子。何况,乔伊・库隆指出,电影中的蚊子俗称“大象蚊子”,是世界上唯一一种不吸血的蚊子。对此,斯皮尔伯格解释说,之所以电影中选取“大象蚊子”,是因为它是迄今已知最大的蚊子物种,体型大才能“装”足够恐龙血。当然,不仅是蚊子,琥珀也有点问题。电影里,提取恐龙DNA用的琥珀来自于多米尼加共和国。但是,事实上,这里的琥珀最早的也要比恐龙灭绝晚几千万年。

点评:瑕不掩瑜,再注意点细节就更好了。

恐龙也能单性繁殖?

为了控制公园里恐龙的数量,电影里的技术人员在恐龙胚胎发育时进行了性别甄选,使得恐龙都是雌性。但是,正如片中马克姆博士所说的那样:“生命自有其法”,在影片后半段,主人公在森林里发现了小恐龙孵化后留下的蛋壳碎片,这就是说恐龙找到了单性繁殖的“生命法门”。

靠谱:由于用来克隆的蚊子血太久远,恐龙DNA序列出现了缺失,于是科学家们从南非青蛙的DNA中提取一部分进行填补。而南非青蛙在同一种性别数量过多的时候,会变化性别。因此有了南非青蛙DNA的恐龙可以变化性别,使得部分雌性恐龙变成了雄性,产下了新的小恐龙。这么说似乎也合情合理。何况,几年前被称为“恐龙表亲”的科莫多巨蜥也被发现拥有单性繁殖的能力。

离谱:恐龙可能单性繁殖本身倒没有什么离谱的。毕竟尽管多发生于无脊椎动物上,但目前也发现过数十种脊椎动物能够单性繁殖。不过,单性繁殖有个致命缺陷,那就是种群基因都非常相似,让该物种变得非常脆弱,比如难以面对气候环境变化和新的捕食者。当然,这些在电影中都没有体现。

点评:就当科普下单性繁殖的概念,顺便感叹生命繁衍的强大力量!

恐龙看不见静止的东西?

在一个封闭的小岛,安全设施被破坏,恐龙不再受约束,而且貌似拥有了一定智慧,滞留在岛上的人们如何逃脱必死的命运?电影给出的答案是:“不要动,如果我们不动的话,它(霸王龙)看不到我们。”果然,恐龙从他们面前跑过却没有留意到他们。

靠谱:在电影中或许可以解释为青蛙DNA的介入,使得恐龙拥有了两栖类的这一特性。生物学研究显示,青蛙眼睛视网膜的神经细胞分成五类,一类只对颜色起反应,另外四类只对运动目标的某个特征起反应。而且事实上,20年前科学上也确实无法确定恐龙的视力问题。

离谱:2006年,俄勒冈大学的肯特・史蒂文斯教授受到这部电影的启发,做了一个实验来了解霸王龙可能拥有什么样的双目视野。他建造了霸王龙头部的一个比例模型,并借助一项名为“反转视野”的技术。他的模型研究表明,霸王龙的双目视野范围大约为55度,比现在的雕和鹰视野范围更广,而视野范围越广阔,动物的深度知觉和辨别物体是静止还是伪装的能力就越好。

此外,古生物学家从化石记录中了解到,在霸王龙存活的年代中,它的眼睛变得越来越大而且它的鼻子变得更低、更狭窄,这就使它比史蒂文斯的模型拥有更清晰的视线。当然,更直观的说服力或许是从物种起源来看,恐龙应该更像鸟类,而不是血缘较远的青蛙。

点评:别较真了,总得让主人公有个合理的方法逃出生天吧?

《侏罗纪公园》能否成真?

尽管电影中的克隆方法似乎说得通,但科学家大多不这么认为。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陈大元指出,完整的克隆过程,是先将含有遗传物质的供体细胞的核移植到去除了细胞核的卵细胞中,这一新细胞在体外分裂繁殖发育成胚胎,当胚胎发育到一定程度后,再被植入代孕动物子宫中使动物怀孕。这样,如果要复原已经消失了的动物,那么提供卵细胞以及代孕的就只能是相接近的不同物种。而遗憾的是,恐龙已经没有近亲了。

更致命的难点在于DNA的半衰期。研究人员发现,DNA半衰期为521年。也就是说,每过521年脱氧核糖核苷酸之间的化学键就会断裂一半。就算在-5℃的最理想条件下,最多经过680万年,这些化学键就会分解得一个不剩。悲剧的是,恐龙可是在足足6 500 万年前灭绝的。

上一篇:雇主视角下大学生就业能力状况探析 下一篇:用爱为学生撑起成长的天空